分卷閱讀173
書迷正在閱讀:穿游戲之攻略男神那點事兒、網住一只可愛受、一笑揮情劍、藥媓、穿越BL王國之我不是王子、富貴閑愁、穿越異界之暴食、重生之庸臣、穿越之都市童話、登徒子
子,三明兩暗配上丈半見方的小院兒……寒酸?不不不,開封坑爹的物價擺在那里,這么個院子月租四貫!鄭爽薪水的三成就花在這玩意上頭了,要不是為了娶苗玉奴,他絕對不干這種不經濟的事兒。 苗玉奴出嫁,李想一下子砸了三百兩黃金與她做壓箱銀,苗玉奴自己這幾年零零碎碎的也攢了兩千多貫,其中的一半兒被她兌成銀子,剩下的銅錢置辦嫁妝之后還剩了幾百貫,統統作為嫁妝帶過去。 鄭爽的同僚蠻羨慕他的,雖有榜下捉婿之說,但是說實話,想得到就要有付出,女方出大價錢陪送,那你起碼得有半個上門女婿的態度才成——富商們不是傻的,想要白得人家女兒跟一大筆錢財還裝大爺那是做夢??!要端正態度的。再看看鄭爽,雖娘子家不見得是富商巨賈,可也很富裕啊,瞧鄭爽自從跟那個苗娘子談戀愛,常服的料子不知道升了幾個臺階,最幸福的是,沒有岳父,沒有丈母娘!這是白得個有錢新婦啊,這新婦嫁妝多也就罷了,還會賺錢…… 苗玉奴出嫁之前,在眾人面前痛痛快快的大哭了一場:“我選錯了一次,這次必不會走回頭路!” 說起來,這些小娘子誰沒有一段辛酸往事?如果沒有被岳飛發現,這些好女孩兒估計最好的結局也就是與人為妾了,而沒有李想的話,即使得到了自由,她們中的大部分恐怕也只能隨便找個人嫁了,悲觀一點兒的話,搞不好就跟那個懸梁的貞娘走上同一條道路了。 此時此刻,李想目送著乘著苗玉奴的轎子走出了李家的小院兒,感慨萬千,這些小娘子們,當日紅著眼圈倉皇無措的坐在破舊的馬車跟著他去鄉下的樣子還歷歷在目,可如今,已經都成長為獨當一面,能夠為自己負責的獨立的女性了。轉念一想,太有獨立性也夠受的的,他身邊這些小娘子,除去韓桂花,苗玉奴竟是唯二嫁人的小娘子,還嫁了兩次,其他這些,可真是愁死人了! 李想唉聲嘆氣的回了房,杜十一娘奇道:“阿郎愁什么,怕玉奴過不好?” 李想糾結:“我愁你們都嫁不出去!” 杜十一娘微微一笑:“我們這些人,有誰是真的嫁不出去的?不過是不想湊活罷了!” 許多事情都是經不起念叨,李想這邊兒才念叨了小娘子們嫁不出去,緊接著的一個休沐日,燕王就來到了他的家——不是商量怎么修建大宗正司后院兒,而是作為大宗正司的一把手帶來了官家的圣旨——圣旨的大意是,朕的十二子莘王趙植已經到了可以定親的年紀,聽說工部郎中李想的幼妹賢良淑德,特賜婚,她將是未來的莘王妃…… 燕王頒完圣旨,一臉輕松的過來恭喜李想,并表示以后大家都是親戚了,不用太拘束。 李想的都聽得傻眼,他是發愁家里小娘子的婚事沒錯兒,可他沒準備讓meimei去做王妃??!好半天才反應過來問燕王,官家怎么就想起把我的meimei許給莘王殿下了?我meimei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好吧后頭這句說的真心虛。 燕王似笑非笑的看了李想一眼,這才慢吞吞的告訴他,這門婚事是莘王親自跟官家求來的。因官家要為適齡的兒子們選新婦,所以便問問兒子們的意見,莘王就說他聽聞工部郎中的meimei很不錯,官家就答應了。 李想聽完了更愣了,他家的交際圈兒,哪里會接觸什么皇室成員,莘王怎么就知道李念好呢?他不該認識李念啊。 慢著!真的不認識么?李想的腦子轉的極快,好端端的莘王為什么非要工部給他蓋房子?再往前想一想,當日岳飛去進獻紙甲,也是莘王為他說話的…… 見鬼的臭小子,感情你早就盯上我家念念了!實在是太可恨了。 燕王看李想的臉色青一陣兒白一陣兒,想到莘王的婚事是所有這些小祖宗的婚事里解決的最輕松的了,頓時對李想的態度也柔和了起來,好歹以后也是要做親戚的。這陣子因為他哥哥幾個兒子的婚事,弄得他焦頭爛額,如今對李想有些同情:誰不知道他對這個妹子愛惜的很,好幾次有人提親都給推了,只說要多留幾年。甚至放出話來說不求對方家里高官顯貴,只求真心真意,別的不說,有蓄養姬妾傳統的人家絕對不要!因為這個,李郎中把吏部侍郎都給得罪了,這會兒卻不得不把meimei嫁入皇家…… 雖然燕王本人也屬于皇家,但是他從他兒子的婚事上他得到了慘痛的教訓:官宦人家在嫁女兒的時候真的不稀罕皇家啊,尤其非嫡非長的沒什么前途的宗室子弟,人家吃飽了撐的把女兒嫁過來,又沒實惠還一堆的規矩,閨女被欺負了娘家都沒法出來給撐腰……好吧,莘王比他的兒子們的情況強一點兒好一點兒,可是誰不知道莘王府都給燒了,官家雖然出了重建費用,可是比起其他的王,嘖嘖,家底兒被燒空的莘王絕對是個窮光蛋!這種沒權沒錢娘死爹不疼,沒實權還窮的叮當響的王爺,嫁他還不如嫁個高官子弟呢。 想到這里,燕王心里嘀咕,我這個侄兒不會窮瘋了,所以看上了人家meimei嫁妝多吧?這孩子簡直笨的沒邊兒了。一個才發家的賣胭脂的,再有錢能有錢到什么地步,開封的富商巨賈多得是,怎么挑中了這么個小財主? 這事兒也難怪燕王嘀咕,李想的meimei在開封也有點名氣,可都是關于她遇事不慌,心地善良的……這種優點,當母親的選兒媳婦是會認真考慮的,但是青春少年郎,有哪個在意這些? 其實別說李想覺得突然,這婚事訂的,連燕王都覺得突然。 因康王趙構今年已經十七歲了,其生母韋婉容便向官家請求,為他擇一名門淑女做王妃。官家聽罷覺得有理,又想起還有好幾個孩子也到了婚配的年紀,十一皇子祁王趙模,十二皇子莘王趙植,還有兩個仍住在宮中沒有封王的十三皇子趙樸,十四皇子趙棣,這四個都是十五六的年紀,雖然成親還有點早,但也到了定親的時候了。 比較悲催的是出了趙構,另外幾個人全都是沒娘的孩兒!官家本來就是不愛cao心的,除了趙構那里因為母親還活著所以有個把關的,別的幾個,官家想想就覺得麻煩。所以便交代大宗正司去cao心這個事兒……燕王郁悶死了,我自己一沓兒兒子還愁新婦的問題呢,你居然還讓我給你兒子找新婦?你多cao點兒心會死么?正好宮中有宴會,身為官家弟弟的燕王參加了,便半開玩笑的問幾個適齡的的皇子們,叔叔要給你們選新婦,你們好歹也說說自個兒想要什么樣兒的新婦我才好給你們挑??! 趙樸跟趙棣的生母都是品級比較低的女子,去世的也早,連帶著這倆人在宮里也比較像小透明,自然是不敢說什么,只說父親做主就是。祁王趙模比較牛掰一些,雖然他的母親也不在了,可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