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2
些帛信原樣放了回去,又小心將整個架子還原如初,將那把寶劍放回原處。 褐色的錦盒消失在眼皮底下。 漢生伸了個懶腰,回到床前,再不覺得難眠,安心的閉上雙眼攏了攏被子。 這一覺,她格外心安。 -—-—-—-—-—-—-—-—-—-—-—-— 第二日上朝,漢生端坐王位之上,除了在府內待罪的平南侯與一位告病的老臣子,其余眾臣皆到齊,朝拜后稟奏。 公輸端率先奏報:“臣啟王上,十五日前晉軍與我北戎軍在離贛關一戰,我軍得勝,晉朝派大軍十萬前往離贛關,欲破關取我北戎,如今離贛關我軍兵力僅有一萬,臣請增兵援戰!” 漢生耐心聽完,開口,“晉朝雖與我北戎交好,底線卻是互不侵擾。如今晉朝來犯,若不出兵相抗,便教世人以為我北戎可欺!自當一戰,只是增兵之事,愛卿以為,何人合適?” 公輸端抱拳請道:“臣以為,平南侯合適?!?/br> 話音剛落,朝堂上一陣sao動,一位看衣著是五品的文職官員站出來反對:“臣以為不可。此次王上春獵遇刺與平南侯脫不了干系,應當徹查,怎能再加派兵權委以重任?” 另外一名武將也跳出來:“平南侯與王上共同追逐驚鹿深入林中遇刺,禁苑向來守衛嚴明,刺客卻驟然出現,大人不問負責禁苑的禁林軍統領,大人倒是將一頂大帽子直接扣在平南侯頭上,不知是何居心!” “王上面前也敢胡言?若非平南侯誘王上深入林中,刺客如何有機會行刺?為何同逐一鹿,偏偏林前分道讓王上落單?王上的坐騎訓練有素一向溫馴,又為何忽然受驚使王上墜馬?” 五品文職官員一臉不屑,聲聲詰問。 “大人這意思是,刺客與平南侯是一伙的了?那驚鹿竟也通人性,與平南侯同謀將王上誘至刺客所在之處,伙同王上的座駕汗血寶駒,欲致王上于死地嗎?” 武將斜著眼,譏諷之意甚濃。 “你!” 朝上你一言我一語爭辯起來,漢生冷眼旁觀,不置一詞。 漢生漸漸看清朝堂上的局勢,文官大多認為不該輕易放過平南侯,武將則認為由平南侯領兵抗敵合適,朝野之上,武將的人數與爭辯時的語氣,遠遠比文臣要硬,動輒冷嘲熱諷,一眾文臣面紅耳赤。 漢生心里有了底,正欲開口,只見站在武將第一列的大將軍吳涯出列稟奏,“臣啟王上,末將以為如今大敵當前,應當共進退,齊心應對晉軍來犯,離贛關一戰關乎我北戎興衰,平南侯領兵多年,乃是帶兵增援的不二人選,末將自請為其先鋒,還望王上允準!”說完抱拳重重一跪。 吳涯開口后,整個朝堂難得靜了下來。 不二人選? 漢生眉頭一挑,許多官員悄聲交頭接耳起來。 漢生深深看了吳涯一眼,笑道:“大將軍所言有理。此番春獵遇刺一事,孤相信與平南侯無關,已經下令徹查。如今晉朝與北戎大戰在即,便以大將軍吳涯為主帥領兵三萬五千,平南侯為副帥領兵一萬五千,共赴離贛關御敵!” “末將領旨!”吳涯面色平靜,磕頭領旨。 話音落下,漢生開始觀察群臣的表情,雖有些臣子臉上不忿,卻終究無人再站出來,出戰一事算是告一段落。 朝堂之上格外安靜。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鄙徯某?。 “臣啟王上,國館目前學子眾多,除了武生之外,文院學生比往年多了許多,學生請愿增設文館,與武館并列?!?/br> 國館祭酒是個頭發花白的老頭,眼見無人出列,一咬牙站出來說道。 漢生詫異看了他一眼,四日前便上了折子,可見國館這件事之前在朝上也曾提過,如今又提一遍,當真心急若斯了么? 漢生不動聲色道:“如今國家危難,以戰事為重,此事暫緩,容后再議?!?/br> 國館祭酒只得遵旨退下,其余眾臣也無大事奏稟,很快便退朝。 退朝后,漢生沒有直接回太章宮,而是先去了王后宮中。 王后受寵若驚地出門相迎。 “臣妾見過王上?!?/br> “王后不必多禮,進殿說?!?/br> 漢生直接一步上前扶起欲行禮下拜的王后,換來王后感激的神色,二人直接進了宮內。 漢生看了一眼王后,直言道,“孤有件棘手的事,需要王后相助?!?/br> “王上請講,臣妾若能幫上忙,定會竭盡所能?!?/br> “離贛關此戰,孤欲親征?!?/br> 第一六二章 撒豆成兵 王后詫異看了漢生一眼,見她神色認真,沒有質疑或者反對,只是低頭道:“臣妾如何幫到王上?” “孤今日下了旨,以大將軍吳涯為主帥,平南侯為副帥領五萬兵馬前去離贛關?!?/br> 王后聞言沉思,“臣妾明白了,這就為父親修書一封,只是戰場刀劍無眼,臣妾擔心此戰若敗...” “這你無需擔心,孤自有對策?!闭f完漢生從袖中取出一封帛信遞給王后,王后看完以后,疑色頓生,忍不住又看了漢生一眼,見漢生表情自然不變,心下了然。 “臣妾遵旨?!?/br> 王后又屈膝一禮。 漢生執了王后的手笑道,“今日孤與王后一道用午膳?!?/br> 王后溫婉一笑稱是。 -—-—-—-—-—-—-—-—-—-—-—-— “王上去了王后宮中?” 太后詫異,原本她打算等漢生下朝便來探望一番,卻不想王上未像以往一般直接回太章宮,撲了個空。 “是,一下朝便去了,如今還在景寧宮?!?/br> 太后點點頭,“無妨,哀家便去王后宮中?!?/br> 早早便有人前往王后所在的景寧宮通報,漢生與王后一同出門迎接太后。 這位太后應該是最了解北戎王的人。 盡管漢生蘇醒后的這兩天已經盡量注意不露破綻,拿出一副帝王該有的派頭,可在最了解孩子的母親面前,一點點小的異樣便會露餡。 漢生有些緊張,卻還是不露聲色。 “王上重傷初醒,如今可還好?”太后隨著二人入了景寧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