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4
頭老牛和他算是相依為命了7年,早就有了感情,在農忙時節,牽牛出去幫活,看見牛累了,放牛老頭兒都會心疼的掉眼淚。 這劉三要搶他的牛,簡直就是在搶他的命,求饒沒用,跪地沒用,泥人也有三分火氣兒,那放牛老頭兒憤怒了,就說了一句:“你都那么有錢了,為啥還要搶我唯一一頭牛?!?/br> 這就是老頭兒唯一的反抗,也就為了這一句話,老頭兒賠上了性命。 劉三在村里稱霸慣了,何時有人敢那么對他說話?況且還是一個家里包括他,都只有2個人的老頭兒?于是,劉三的那幫爪牙行動了,對著老頭兒一頓好打,到最后劉三還嫌棄不過癮,狠狠的踩了老頭兒心口幾腳,就是那幾腳,把老頭兒活生生的踩死了。 見打死了人,劉三的手下還是多少有些害怕,可是劉三卻跟沒事兒人一樣吼道:“怕啥?老子打仗的時候多少死人都見過,放他在那兒,自然會有人收尸,牛給我牽回去?!?/br> 當然會有人收尸,那個收尸的人就是我師父,當村里人來告訴我師父這件事兒的時候,我師父簡直不敢相信,老爹那么老實,竟然會被劉三活活打死,那可是他在這世上唯一的一位親人啊。 村里人同情我師父,大家幫襯了一下,讓老頭兒得以以一口薄棺下葬,又把放牛的事兒交給了我師父,讓小小的他能有一個賴以為生的活計。 可是一顆仇恨的種子卻不可避免的在我師父心中埋了下來。 在這中間值得一提的是還發生的一件事兒,那就是被劉三牽回去的那頭牛,在被牽回去的當天,就撞翻了牛欄,生生的頂傷了三個人,還踩死了一個人。 令人稱奇的是,那幾個人全是那天打了老頭兒的人。 事情的最后就是牛被劉三下令宰了,吃牛rou,吃不完的,就弄鎮上去賣了。 在忙完了老頭兒的喪事以后,我師父悄悄跑到劉三院子的后門,為牛兒哭了一場,還燒了一些紙錢,都說畜牲,畜牲,可畜牲尚且有情,有的人卻連畜牲都不如,劉三就是這樣的人! 日子不咸不淡的又過去兩年,師父的日子依然清貧而勞碌,唯一有變化的就是他對劉三這個人的仇恨越來越深。 師父發誓長大了要報仇,可是這兩年以來,劉三的日子卻越過越風光,勢力也越來越來,甚至禍害到鄰村去了。 難道真的是好人不長命,禍害留千年?師父對這世間都產生了疑問,他想的是,等他長大18歲,有了更大的力氣,就逮著個機會和劉三同歸于盡。 老頭兒對師父恩重如山,這恩豈能不報?師父只把自己的人生規劃到了18歲。 如果按照歷史的正常軌跡,師父最好的結局不過就是和劉三同歸于盡,可是歷史之所以迷人,往往在于它的出人意料,在一年后的一天,村子里來了幾個人,師父人生的重要轉折點也到了。 確切的說,那天村子里來了三個人,兩個少年,一個老頭兒,他們是被村里另外一個體面的人家請來的,那個人家出過舉人,所以在村里也算有頭有臉的。 和劉三不同的是,別人家多少也算書香世家,有些權財,卻不張揚,更不會欺負村里人,反而會時不時的幫襯一下,就連老頭兒的安葬,別人家也是村里出錢最多的人。 可是就是這樣一戶好人家,家里卻怪事連連,鬧得雞犬不寧,反觀劉三卻活得自由自在,這也是師父在那個時候憤世嫉俗的原因。 閑話少說,這請回來的三個人,聽說就是給那家人‘看事’的,而這三個人又怎么會和師父扯上關系呢? 第六十章 神奇往事(二) 那家怪事連連的人家姓趙,說起趙家人的怪事兒已經發生了一年了,村里人那是人盡皆知,最先出事兒的是趙老太爺,他半夜被東西掐住了脖子,差點活生生的憋死,幸好睡在旁邊的趙老婆婆警醒,聽見老頭子呼吸不對勁兒,給叫醒了來。 接著就是趙家的姑娘,睡覺的時候老是感覺有個‘人’在旁邊,還伸出毛茸茸的手摸她臉,可一睜開眼,卻啥也沒有,這都還是小事兒,可是后來這姑娘開始坐惡夢,夢里老是看見一個男人背對著他‘嘿嘿’直笑,笑完了,就在夢中對她拳打腳踢,還老是看不清楚臉。 更奇怪的是,明明是夢中被打,醒來身上卻有淤痕,弄得趙家姑娘都不敢睡覺了,這事情怪是怪了些,還算不上嚇人,嚇人的是有一次趙家姑娘終于在夢中看清楚了那‘人’的臉,卻是尖嘴猴腮,毛茸茸的一張臉。 那是多么恐怖的事情?人的身子,妖怪的臉!趙家姑娘差點沒被嚇瘋,吃了好幾副寧神的藥才算緩了過來。 要說這些遭遇都還罷了,可情況最嚴重的是趙家的公子,他已經‘瘋’了。 整天恍恍惚惚,一個人自說自話,那神情更是癡迷無比,問起來,他說是愛上了一個叫王淑的姑娘,在和那姑娘說話呢。 可是人們哪里看得見有啥人?把那公子逼問的急了,他就開始罵人,甚至提刀,說是人們要害他,更要害王淑。 漸漸的,下人們都不敢在趙家呆了,怕的慌,要不是趙家人厚道,怕是這些下人都會走光。 更令人傷心的是,趙家只有一子一女,眼見兒子瘋了,女兒日漸憔悴,卻絲毫沒有阻止的辦法,搬家吧,這里是祖產,那時候的重孝道,怎么可能舍棄故土,舍棄祖產,到了別處,沒有田地又要怎樣謀生? 趙家儼然快被逼到了絕境??! 可是畢竟趙家還算是村里有頭有臉的人,另外多少還是有些人脈,特別是趙老爺子有個表弟,是城里的一個人物,更是見多識廣,在他的打點下,趙家終于請來了這三個人。 說是請三個人,其實要請的只有這三個人中的老頭兒,那兩個少年郎,聽說是他的徒弟。 那老頭兒趙老太爺聽那表弟說過,別看他名聲不顯,樣子普通,衣著邋遢,可是有不少真正的貴人知道他是有真本事的人,而且是有大本事的人。 那老頭兒姓李,名卻很怪,叫一光,那時候名字多少有些講究,這一光,一光暗含一掃而光,不是說啥都不剩嗎? 而且那老頭兒喜歡別人稱呼他為老李,跟個下人似的,可是人家振振有詞啊。 “年輕時候,就是小李,中年就叫大李,老了就叫老李,這才是最地道的稱呼,也是人活一輩子的規律,別來那些尊敬來尊敬去的話,都是一些空話?!?/br> 老李是個怪人,他輕易不會出手,一出手至少要有兩條‘小黃魚兒’,城里再有頭有臉有財的人,他都不給面子,多講一句價,不好意思,加錢! 所以,趙老太爺的表弟說了:“啥也沒有人重要,錢財之物也就不要太計較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