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4
醒著,就抱出來給大太太看看?!?/br> 夏至出去轉了圈,回來時就說兩個孩子剛剛睡下,羅錦言便歉意地看向何大太太,何大太太只好笑道:“剛剛睡下,那可千萬別吵醒他們,我還要在京城住上陣子,有的是機會見他們?!?/br> 說著,遞個眼色,何藥從身邊的丫鬟手里接過只包袱,包袱打開,是幾件小孩衣裳。 何大太太指著何藥吧:“這孩子上次見了大少爺和大姑娘,喜歡得不成,回去還是念念不忘,親手做了這幾件衣裳,小孩子的手藝,大奶奶別見笑?!?/br> 羅錦言翻翻這幾件衣裳,見針腳細膩,繡功精巧,哪里是小孩子的手藝,比起給專門給自己做衣裳的那兩位蘇州來的繡娘也不差。 她連忙謝過,回送了何藥套常州梳篦。 何大太太見羅錦言翻看衣裳時神情中有驚艷之色,便猜到她是很滿意這幾件衣裳的針線的,便沖何藥遞個眼色。 何藥便有些羞澀地插嘴道:“大奶奶,您能不能讓位jiejie帶阿藥去看眼豫哥兒和元姐兒啊,阿藥就是遠遠看眼,保證不吵到他們?!?/br> 她說話時的聲音嬌嬌嫩嫩,還帶著絲童音,讓人不忍拒絕。 可羅錦言只要想到她親手用鞭子抽死還沒有出生的弟弟,就遍體生寒,怎會把她當成天真無邪的小姑娘? 她正要開口婉拒,何大太太已經佯怒道:“胡鬧,真是不懂事,你喜歡豫哥兒元姐兒也不能這樣,以后你經常過來陪大奶奶聊聊天,既增長了見識,也能幫著大奶奶照顧哥兒姐兒,那才是你喜歡他們應該做的事?!?/br> 何藥聞言,連忙向羅錦言曲膝行禮,羞愧地說道:“大奶奶別怪阿藥魯莽,阿藥就是想豫哥兒和元姐兒想得緊了,以后阿藥就聽娘的話,經常過來陪陪大奶奶,到時就能看到豫哥兒和元姐兒了?!?/br> 羅錦言忽然很想罵這對母女兩句:他令堂的,你們真以為我是傻的嗎? 秦家早晚是要娶個何家姑娘進門的,可是何藥絕對不行。 如果這位何大太太真如羅錦言想像中的膽小怕事,要讓女兒幫她出頭,羅錦言或許覺得何藥前世的做法還有可取之處。 可這位何大太太哪里像是膽小怕事的? 她不挑事不惹事就不錯了。 秦家好不容易送走位惹事生非的吳氏,當然不能再迎進位同樣惹事生非的小何氏了。 且,比起出身小門小戶的吳氏,何藥背后是何家,再說,吳氏手無縛雞之力,何藥卻是能親手打死人的主兒。 所以她決定戰決,不能讓何氏母女在她面前晃蕩了,萬秦家哪個不長眼的爺們兒,不小心和何藥撞上,那么不娶也不行了。 羅錦言似笑非笑地看著何藥,道:“難得阿藥有這個心,可惜我們秦家沒有和阿藥是平輩又般配的兒郎,我那十幾位小叔,要么是定了親的,要么是誓不考取功名就不定親的,可話又說回來,像阿藥這樣的人品樣貌,京城里能比得上她的鳳毛鱗角,如果不能許配個少年進士,那就是天理難容了??上覀兦丶覜]有這樣的人材,唉,真是太可惜了?!?/br> 她飛快地在這母女二人的臉上脧了眼,慢條斯理地抿了口茶,繼續說道:“阿藥今年十三了吧,如果不急,不如等等,下科我家有三四位小叔要下場,就算不能出個進士,也總能出位舉人吧?!?/br> 下科? 那就是三年以后了,到時何藥十六歲了。 十六歲再議親?哪有那樣的。 第五二八章 暗恨生 其實上次秦家擺滿月酒時,羅錦言單獨給何家送的那張請帖,就已經表明了態度。 羅錦言不是秦家普通的女眷,雖然上面還有公公,但她已經是秦家的宗婦,她的表態就代表著九芝胡同秦家后宅。 秦家覺得何藥不合適,請何家老祖宗換位聯姻的姑娘。 兩家聯姻是大事,不能因為兩個不合適的,就影響全局。若非秦家玉字輩男多女少,何家倒是愿意娶位秦家媳婦,可惜他們也打聽過,玉字輩里尚未定親的,年齡最大的嫡小姐也只有十歲,還和何家適齡的男丁差著輩份。 何家老祖宗雖然不樂意,可也沒有在何藥的事情上耽擱,當即立斷又選了五位適齡嫡女出來。 若非何家勢在必得的是秦家長房,退而求其次的是秦家二房,羅錦言倒是樂見其成??上н@兩房的女眷都已或明或暗表明態度,不想用自家兒子和何家聯姻。 三太太是心疼兒子,不想讓他夾在秦何兩家之間;二房則就很微妙了,他們愿意和世家聯姻,卻不想和何家扯上關系,歸根結底,就是不想和秦牧那房有牽連,畢竟秦牧已經娶了位何家兒媳婦。左夫人主持二房中饋,她和吳氏斗了輩子,最后還因為吳氏弄得土頭灰臉,險些毀了女兒的親事,如今秦烑仕途片大好,秦牧卻已名譽掃地,左夫人才不會讓二房和帽沿胡同那邊扯上關系。 這也是滿月宴后,羅錦言把何家的事先放到邊的原因。 沒有合適的。 何家老祖宗是快成精的人了,見秦家這邊沒有動靜,自是不會上趕著去催。 可何大太太南氏急了,她匆匆忙忙趕回京城,就是為了何藥的親事。 她膝下只有子女,因此對兩個孩子格外溺愛。 得知老祖宗又找了五個姑娘做為聯姻對象,她勃然大怒。 那些都是什么玩意,和早前嫁到秦家的何氏有什么區別,要才無才,要貌無貌,連給何藥提鞋都不配。 再說,自家老爺說了,他還想調回京城,若是能有秦家做為助力,回京后就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秦家雖然少了個秦牧,但卻多了秦烑和秦玨。 秦烑已經位列小九卿,與入閣只有步之遙。 秦玨出仕兩年,便已經官居四品,還是經翰林院又都察院的出身,既正統又清貴,還容易出政績,這是入閣之路。 個家族不能同時有兩位閣老,但秦烑年已不惑,他若能在內閣里待上十年,等他退下來時,秦玨剛過兒立之年,正好頂上去。 這樣有權力又有名望的家族,誰不想拉攏? 可惜女兒晚生了幾年,否則嫁給秦玨,豈不是更好? 何家的嫡女不可能去給秦玨做妾,那做弟媳呢? 秦家小二房雖然和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