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9
陸家雖然比不上秦家,但也是金陵首屈一指的世家,左夫人雖是陸家表小姐,可是傳出這樣的丑事,陸家自是要借著十五公子的事來壓制秦家二房。 因此,這個女兒節是秦瑗最煩悶的一次。 她不想出去,可是不去,就更會被人說三道四,說不定還會傳出她已被陸家退親的閑話。 她想和秦瑜一起去,秦瑜不但是長房嫡女,她更是玉字輩姐妹里閨譽最好的,更重要的是,玨大奶奶羅氏雖然剛剛嫁過來,但和秦瑜關系很好,據說羅氏待字閨中時就和秦瑜有往來,如果她能借此機會和明遠堂走動起來,不但能堵了蕓蕓眾口,挽回母親的名聲,還能讓陸家對她這個沒過門的媳婦另眼相看。 可是秦瑜對她冷淡多了,遠沒有以往的熱絡。 眼看就到了七月七,秦瑗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這時,有小丫鬟跑進來:“二小姐,虞家送帖子來了?!?/br> 能送到秦瑗面前的帖子,只能是女眷之間相互往來的帖子。 “虞家?”秦瑗柳眉微蹙,虞家倒也勉強算得上世家,但是子弟凋零,已經十幾年無人出仕,也沒有出類拔萃的人材,若非有個女兒做了郡王妃,怕是無人還記得他們了。 做為秦家的嫡房小姐,秦瑗平素里經常收到這類帖子,大多是些小世家或者初到京城的官家小姐,這些人最喜歡開詩會賣弄才學。 虞家的帖子果然也是詩會,只是這詩會的地方選在七姐廟附近的虞家別院。 若是往常,秦瑗是不屑于用自己的身份給這些人做臉面的,可是今天,她卻想去了。 詩會是在七月七的白天,她在虞家參加詩會,到了晚上,自是會和詩會上的閨秀們一起去七姐廟,那些人里不會有秦家的通家之好,也就沒人知道她的事了。 人往往都會這樣,心情郁悶時反而會選擇和不太熟悉的人在一起。 秦瑗忽然來了精神,不但給虞家回了信,還悉心準備起來。 到了七月七的正日子,秦瑜雖然心里有根刺,可還是派了丫鬟到二房告訴秦瑗,晚上和三房四房的幾位姐妹一起去七姐廟。 丫鬟很快就回來了,告訴她秦瑗不在,去參加虞家小姐的詩會了。 秦瑜皺眉,秦家姑娘們什么時候流行做詩了? 她并沒有深想,等到羅錦言讓人送來幾個稀奇古怪的巧果之后,她便把這件事拋到九宵云外了。 羅錦言送來的巧果當然不是她親手做的,而是她畫出來,讓灶上照著做的。 秦瑜看著這些巧果,笑得直不起腰來。 這是七只形態各異的大肚子蛤蟆,雖說是惟妙惟肖,倒也不足為奇,奇就奇在只要捏捏蛤蟆的肚子,就能擠出一顆小小的棗子,看上去就像是屙出來的一樣。 羅錦言讓秦瑜無論如何也要把這七只會屙棗子的大蛤蟆帶到女兒會上。 三太太得知羅錦言送來巧果,也過來觀看,她并不知道還能屙出棗子,直夸玨大奶奶心靈手巧,笑得秦瑜肚子疼。 七月七女兒會,是閨閣女子們最自由的日子,大家閨秀去七姐廟,小家碧玉則去仙姑祠,各得其所。 虞家別院就在七姐廟附近,秦瑗到的時候,早有虞家的兩位衣著體面的嬤嬤在門口相迎。 “是秦家二房的二小姐吧,我家小姐和來做客的幾位小姐可把您盼來了?!眿邒邆儩M臉堆笑。 秦瑗微微頜首,帶著自己的丫鬟婆子,翩然而入。 虞家子息薄弱,到了這一代也只有兩房人了,給秦瑗送請帖的,就是虞家長房大姑奶奶虞紈。 說來也怪,虞家自從高宗御賜結親之后,便再也生不出女兒了,否則虞皇后之說也不會成為笑談。 虞紈是虞家這一百多年中第二位嫡女,第一位就是她的姑姑瑞郡王妃。 虞紈的夫君譚慶世襲千戶,現駐守山西寧化,虞紈在山西水土不服,一直身體不好,譚家早無長輩,譚慶就把虞紈送回京城娘家調養身子。 虞紈沒有出嫁之前,就和秦瑗有過幾面之緣,倒也不算陌生。姚穎怡說家里十二歲的老狗狗病了,整個下午都在上網查資料,更新晚了。。。 第三五七章 別院內 “大奶奶,嫣紅去給五小姐送巧果時,聽說二房的二小姐去了虞家?!毕闹翉耐饷婕贝掖疫M來,一進門便屏退了左右服侍的,壓低聲音對羅錦言說道。 羅錦言一怔,怎么這樣巧? 不對,世事雖有巧合,但機率極小,大多的巧事都是人力而為。 明遠堂這樣的地方,如果各房沒有想辦法往里面塞人,羅錦言覺得那才是出了大事。 她借著走水的事,趁機把明遠堂的人篩了一遍,也不過就是一步小棋。秦家一大家子,總會有那么百八十個看秦玨和她不順眼的,她又不能摳了他們的眼珠子,他們畫圈圈打小人都行,只要別擋了秦玨和她的路,看怎么折騰就怎么折騰??扇羰窍胧剐┦侄?,她決不會留情。 既然嫁給秦玨,早晚要和他生兒育女。秦玨和她都有自保的能力,但兒女們卻不行。 她不為自己,不為秦玨,也要為兒女們掃平道路。 但是一個家族的興旺只靠一個人是不行的,不但要有審時度勢的能力,還要各房守望相助,榮辱與共,這樣才能不受朝代更替的影響,成就千秋之家。 無論是秦玨,還是她和孩子,都要有親族。 但是這些日子她在娘家,還真是忽略了二房的事,萬萬沒想到有人把手伸過來了。 羅錦言沉思良久,道:“讓白九娘過來?!?/br> 而此時的虞家別院內,則是花團錦簇,笑語盈盈。 秦瑗原以為今天來的都是些和虞紈差不多,甚至還不如虞紈的閨秀,卻沒想到竟然還有幾位身份不俗的。 李二小姐李悅,是當朝閣老、工部尚書李文忠的嫡次孫女,她的胞姐李怡,做的一手好制藝,前不久剛被選進尚儀局,任司籍司女官,正七品典籍。 楊五小姐楊柳,是四川布政使司參政楊善宗之女,楊家世籍北直隸,先后出過幾位進士。楊善宗庶吉士出身,雖然外放,卻已是從三品的大員,誰又能說他不會做到封疆大吏呢? 秦瑗暗暗吃驚,沒想到虞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