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0
若是大伯父得知今天他遇到了秦玨,還有過一番氣氛不錯的洽談,大伯父一定會讓他找機會與秦玨深交。 當年秦家辦梅宴,大伯父費了很多功夫搞來請帖,讓廖雪出席,就是存了與秦家相交的心思。 廖云不排斥與秦玨相交,但卻不想是這種不平等的態度。 大伯父雖然是庶吉士出身,但是為人處事上太過勢利了。 你太勢利,別人也不是傻子,一來二去,你便成了孤家寡人。 廖云想起臨走時,秦玨對他說:“我下個月下聘,到時你一定要賞臉來喝喜酒?!?/br> 這杯喜酒他要喝,一定要喝。 如果這一次他和秦玨都能中進士,那他們便是同科了。 既然知道有些事情已成定局,那就讓自己心里的那顆淺淺的種子,不要發芽了。 那一年,她還很小,他的身份她的年齡,都讓他不敢想得太多,何況那個時候,還有一個李青越。 現在他成了家族中的頂梁柱,她也長大了,一切卻都已經晚了,太晚了。 原來,一段相逢,不是越早越好,而是在對的時候,遇見對的人,那才是最幸福的事。 **** 寶寶們,你們太強悍了,明天三更,會不會在元旦之前還能再湊夠一次加更呢?冥想中~~~(。) 第二七二章 鵲踏枝 不久,錦衣衛終于找到了莊淵頭上,莊淵在家里被帶走,這件事震驚了朝野上下。 五天后,莊淵被放了回來,頭發全白了,都以為他會稱病在家運籌帷幄,莊淵卻在第二天,便參加了廷議。 轉眼間便到了放榜的日子,一大早,羅紹就讓遠山和明嵐一起去看榜,生怕其中一個眼神不好看漏了。 不到一個時辰,兩人就歡天喜地跑了回來:“大喜啊大喜啊,秦大爺高中會元!” 雖然不想讓秦玨出風頭,可是聽到他中了會元,羅紹還是喜出望外。 這時,秦家也來人報信了,來的人兵分兩路,給羅家和李家同時報喜。 羅紹和李毅全都歡喜,各賞了秦家報信的人十兩銀子。 李毅早就準備了鞭炮,讓人到胡同里放鞭炮,卻被羅紹攔了下來。 羅錦言坐在屋里,小丫頭一會一趟地跑進來。 “大小姐,秦公子考中了第一名,是會元呢?!?/br> “大小姐,秦家的人來報喜了?!?/br> “大小姐,李家舅老爺要放鞭炮灑銅錢,被咱家老爺阻止了?!?/br> 羅錦言的臉色立刻黑了,起身下炕,去找羅紹。 當年李青越府試考了第一,你還放鞭炮慶賀呢。 她從西邊的夾道繞到前院,看到羅紹和李毅站在那里,李青風也在一旁,周圍沒有小廝,只有幾個粗使婆子,就像是知道她要過來,全都回避了一樣。 羅紹看到羅錦言從夾道里出來,就笑著對那幾個粗使婆子道:“大小姐來了,快去放鞭炮,再去把那兩筐銅錢全都灑了,讓四鄰八舍也跟著高興高興?!?/br> 羅錦言頓時明白了,原來不是不放鞭炮,是故意要把她引出來,當著她的面熱鬧。 她的臉騰的就紅了,只覺得周圍的人都在看著她笑。 秦玨又不是傻子,會元也不會是發揮失常所致,所以這個會元是秦玨用盡解數考回來的。 他明知道他要低調一些才好,可還是爭了個會元回來。 羅錦言低垂著頭,聽到父親的聲音在耳邊響起:“玉章說了,他要給你考個會元回來,所以這么高興的事,爹爹當然要讓你看到?!?/br> “以玉章之才,考個狀元也并非難事,但他已有前功,勢必不能再進三甲了,他不想委屈你,便先考個會元?!?/br> 鞭炮聲越來越大,羅紹的聲音漸漸被蓋住...... 下午的時候,便傳來消息,殿試定在十天之后。 羅錦言有些詫異,殿試的時間隔得這么近,是趙極急著要選人嗎? 即使趙極要借著寧王之亂的事給朝廷增加新血,但新科進士也不能立刻委以大用的,前三甲在翰林院,庶吉士也要在翰林院觀政三年,其他進士們則外放從七品做起,運氣好的幾年,運氣差的到死也不能進京,趙極想要的新血,至少要是小九卿的身份才能入他的眼,可從進士到小九卿,平步青云也要有十年資歷。 她仔細回想前世時秦玨的事情,秦玨不到三十歲便做了吏部堂官,華蓋殿大學士,內閣五年一更,他穩穩坐了十多年,他比其他閣老都要年輕,如果沒有辭官而去,還會在首輔的位子上繼續坐上十年二十年。 他是同德二十八年的殿試第四名,之后考上庶吉士,在翰林院觀政三年,三年后進都察院任監察御史,正七品。半年后河南水災,秦玨參奏官員三十七人一舉成名,又半年,未經文選司,趙極親自下旨,將秦玨破格提升為正四品右僉都御史,從七品到四品,他只用了一年時間。 同德三十四年時,吏部有了空缺,秦玨升任正三品吏部侍郎,從此位列小九卿,那時他只有二十六歲。 羅錦言一直想不明白,趙極為何會看秦玨那么順眼,秦玨出仕后的升遷之路,簡直令人咂舌。 而此時的楚茨園內,秦牧臉色鐵青地看著秦燁:“大哥,您請江太醫過來吧,就說玉章有病,殿試不要參加了?!?/br> 秦燁沉默不語。 秦牧見他像個沒嘴的葫蘆,便冷笑道:“大哥是舍不得?您是舍不得狀元及第的頭銜,還是舍不得大周江山?” 秦燁驀地動容,瞪著秦牧:“二弟,這種話萬不可再說!” 秦牧的臉色更加難看:“大哥您別忘了當年您觀政三年后為何沒有出仕,您若是再不管管玉章,他今天考個會元回來,十天后就能再搏個狀元,我看您是想讓他封閣拜相吧?!?/br> 秦燁搖搖頭,神色重又平靜下來:“今上若想重用他,定不會讓他位列三甲,到時有了新科狀元,誰還會再說起他這個會元,再說,他今年剛剛及冠,要封閣拜相還早著,等他在翰林院或外放任上沉淀幾年,身上的棱角自會磨平,朝廷人才輩出,今上漸漸也就忘記他了?!?/br> “原來大哥早就想清楚了,看來我是枉做小人,但是大哥,你我是一母同胞,我還是勸您小心起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