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1
了起來,才沒有隨波飄走。 李青風忍不住笑了出來:“惜惜,你是在釣魚還是在神游太虛啊,是不是餓了?” 羅錦言不好意思地搖搖頭,道:“困......了?!?/br> 困了?釣魚釣到困了?真是小孩子。 “哥哥帶來風箏了,我帶你去放風箏吧?;蛘吣阆氲綐湎麓騻€盹兒?” 李青風總能令人如沐春風,兩個選擇總有一個會是她喜歡的。 羅錦言甜甜地笑:“放......風......箏?!?/br> 在昌平時,陳先生常常帶著羅錦言去放風箏,還曾教她親手制作風箏。 不過陳鎮只是帶著她做了一只風箏,便不再教了。師徒二人同時做的風箏,羅錦言的那只不但做得更漂亮,而且飛得也更穩更高。 陳鎮生性灑脫,不但未覺無奈,反而引以為豪。陳太太讓他做個風箏,他便請了羅錦言幫他做了一只拿給太太交差。 李青風帶的這只風箏是只燕子,小巧玲瓏,甚是精致。 李青風讓高興叫來李青越,三個人一起放風箏。 李青風親手把風箏放到天上,這才把細線交到羅錦言手里,對她說:“這風箏是青越做給你的?!?/br> 羅錦言向旁邊一言不發的李青越微微頜首:“多......謝......四......表......哥?!?/br> 李青越卻有些魂不守舍,聽到羅錦言和他說話,他這才回過神來,匆忙道:“不謝不謝?!?/br> 說完他一抬眼,就看到李青風在瞪著他,二哥面色微沉,似有不悅。 他連忙解釋道:“昨晚我讀書讀得晚了,今天起得太早......” 你心不在焉也就罷了,為什么還要解釋?你真當惜惜是什么也看不出來的小孩子嗎? 李青風淡淡道:“你去問問姑夫,是在山腳下的那間香山小館用膳,還是去城里的狀元樓吃蟹?!?/br> 李青越松了口氣,如獲大赦般應聲離去。 羅錦言仰頭看著那只已飛入云中的燕子,聚精會神,似乎剛才的一切她全都沒有注意。 她真的沒有注意? 李青風笑著搖搖頭,這個小表妹是個小人精,也不知將來誰能有福氣娶到她。 也只有四弟那個傻小子,才不知珠玉在側,眼里心里只有廖家那個庶出小姐。 李青風在心底微微嘆息,如果惜惜能嫁進李家,他還能護著她,可如果惜惜和四弟真的無緣,待到她出嫁了,他想再看到她也不容易,更談不上護著她了。 他想知道長大后的惜惜是什么樣的,很想知道。 過了一會兒,李青越回來告知,羅紹做東,要請大家到狀元樓吃螃蟹。 羅錦言歡呼一聲,把風箏線交給李青風,便去找父親準備下山了。 她喜歡吃螃蟹,尤其是海螃蟹。 可她還沒有走到父親身邊,就見方金牛氣喘吁吁跑了過來:“大小姐,我看到老七了,真的是老七!” 羅錦言微怔,老七失蹤兩年了。 這兩年來,逢年過節的封紅賞賜,父親和她都沒有少了老七那份。 老大張廣順沒走時,一直幫老七存著這些銀子。 張廣順去平涼后,就讓魯振平繼續給他存著。 銀子一兩也沒少,可老七卻再也沒有出現。 方金牛高興得像孩子似的,聲如洪鐘,把遠處的羅紹也給驚動了。 他正要叫方金牛過來問問,就見焦渭急匆匆過來:“東翁,鳳陽先生也在香山,剛才學生看到他的幕僚楊汝了?!?/br> “鳳陽先生?張謹張承謨?”羅紹愕然。 “對,就是當朝大儒張承謨。楊汝和我是同鄉,先前也曾有過一面之緣?!?/br> 羅紹又驚又喜,哪里還顧得上方金牛的事,對焦渭道:“走,相請不如偶遇,咱們這就去拜訪張大人?!?/br> 走了幾步,卻又停下來,打量著自己的衣著,問道:“我穿成這樣可否失禮?” 那副樣子就像要去見先生的小小蒙童。 一一一 親們,今天的更新送上~~~ 感謝發稿箱君的自動發布~~~ 第六十八章 又重陽 而那邊騰不破正在問方金牛:“四哥,你在哪兒看到老七的,為何沒有帶他過來見老爺和小姐?” 方金牛是去小解了,這里是山上,粗漢子們就是找個沒人的地方解決,無奈今天是跟著老爺小姐一起出來,擔心被人撞到,方金牛便走出很遠。 方金牛撓頭:“我看到山坡下有幾棵大樹,就想走過去,還沒走近,就聞到酒香了,那酒可真是香啊,我就尋著酒香望過去,看到有個人躺在樹枝上,翹著二郎酒在喝酒。我一眼就認出來了,那小子是老七?!?/br> 騰不破臉色大變,扯著他的胳膊就走:“走,這就把那小子帶回來見老爺和小姐?!?/br> 方金牛使勁把胳膊從騰不破手里掙脫開來,嘟噥道:“你聽我把話說完啊,那小子警覺得很,我正要叫他,他就看見我了,沖著我叫了聲四哥,手指頭擋在嘴邊噓了一聲,我以為他怕被人聽到,就連忙噤聲,向四周看了看,可是沒有人啊,等我回過頭來,樹枝上已經空了,那小子不見了?!?/br> 騰不破指著方金牛的鼻子,氣得直跺腳,一旁的夏至已是忍不住笑彎了腰。 方金牛撓頭,一頭霧水:“有什么可笑的?還有老五,你指著我干嘛?“ 羅錦言的目光已經看向漸漸走遠的羅紹和焦渭,她的聽力異于常人,他們二人的聲音雖然不高,但她全都聽到了。 張謹,字承謨,ah鳳陽人,世人稱他“鳳陽先生”,也有人稱他“飛廬先生”。 他是萬隆年間的庶吉士,后累官至國子監祭酒。竇太后當政期間,他因力諫還政趙極而得罪當時垂簾聽政的竇太后,發配gx南寧。 他到南寧后不但沒有悲愁郁悶,反而買了一條帶蓬的小船,取名“飛廬”,撐船劃槳游遍gx山山水水,“飛廬先生”便由此而來。 他乘舟寫下無數詩詞歌賦,把本該悲慘凄涼的發配生涯,打造成怡然逍遙的神仙生活。 據說在他發配期間,很多學子慕名而至,他嫌麻煩,不肯收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