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4
書迷正在閱讀:你們兩個在干什么、星際宗師、花醫無常、許你繁華、重生之虎毒食子、朋友,你聽說過苦瓜嗎、包吃包住包暖床、最春風、基友四重奏(多CP)、陰陽眼
解決一下?!?/br> 方大人摸著胡子頷首,頗為贊賞地看了他一眼:“真是這個理?!?/br> 楊大人就不爽利了:“你再重造,也是個老樣子。那路是個要緊的,重新造得多久,讓人家怎么得進城!” 沈興淮拿出一張圖紙,上頭畫了熱河路周圍的地形和路線,標記清晰,放置桌上,幾個大人都抬起身子湊上去。 沈興淮彎下腰一邊指著一邊解說道:“下官昨日恰是去瞧了一番,這熱河路為何災事多發,其一,道路狹窄,兩車并行困難,而此路又多車馬,經常碾壓一處,石板容易破損。其二,這個轉道口子,兩方均無法看到對方來車,容易相撞。由是有險路之稱?!?/br> 他有理有據,又是標記清晰,連楊大人也不免沒了脾性,點點頭。 金大人道:“可這路窄,已經是注定了,如何能改?!?/br> “哎,就是啊?!?/br> 沈興淮指著旁邊道:“下官昨日去瞧,只有這一旁是有民宅、鋪子的,另一邊是集市和驛站,何不把集市和驛站往那頭挪動個幾寸,無需多少,只消能讓兩輛馬車安穩通行便可?!?/br> 楊大人嗤笑:“你說你修個路,還要把旁邊的屋子都動一番,勞民傷財!” 沈興淮道:“那集市和驛站年久失修,有些地方的頂已脫落,若是又出了差錯,亦是我們工部的事兒,何不一道弄了?亦是兩全,若是出了問題再補救,為時已晚,我們所做的應是提早整治,防范于未然?!?/br> 眾人靜默,皆側目。 金大人愕然,且是這些日子瞧著他脾性甚好的樣子,亦并不是那等愛出頭的,此番竟是鋒芒畢露。 尚書大人斟酌道:“此是事關重大,且不僅關系一條路,還需上報批準。暫且先回去,沈大人留一下?!?/br> 旁人皆從身旁側目離去,沈興淮坐到尚書大人下首,大人眉目和藹,先是稱贊一番他事事躬行的態度,再是詢問了一番。 沈興淮更為詳細地講述了一番:“……此路若還是這般狹窄,日后依然多災多難,即便翻了修,也許頭幾年好一些,再過些年,亦會如此。驛站和集市同道路一同修建,亦有二十多年,雖經常修補,然經不過風雨侵蝕,倒不若修整一番,集市重建可增添攤位用作出租或販賣……” 尚書大人道:“下了值沈大人可否同本官一道再過去瞧一瞧?!?/br> 沈興淮自是應下來了,心中信心增上一分,盼著此番可夠可行。 沈興淮親自領他過去解說了一番,大人瞧過之后,竟也是未想到這邊這般破舊,路口揚著塵土,兩人掩面逃出來,大人感謝地拍了拍他肩膀:“你倒是個做實事的,甚好甚好?!?/br> 大人未說好亦未說不好,工部平靜了幾日。 幾日后,尚書大人興沖沖地從宮里頭回來,得了元武帝的批令,修路連同驛站和集市。 第121章 121 鄭尚書走路都帶風,同那幾個老不休的唇槍舌戰一番,大勝而歸。 元武帝自是不管如何,他只要一個決策,能夠完美解決此事的決策,鄭尚書往日最是會稀泥的一個人,今兒個這般干脆利落地說要把那一片都給重建,倒也是令元武帝詫異一番。 鄭尚書常年瞇起來的眼睛都睜大了幾分,把負責的人都召集起來,事情都吩咐下去,此事涉及頗廣,集市同驛站也要重建就并非只有道路的事情了,首先就先要拆驛站和集市才能將路面擴寬。 方大人是負責道路的,鄭尚書分派下來的任務就是先讓他定個方案,怎么修如何修。 方大人本就建議重建,如今得他所愿,也是心里頭暢快,先是吩咐人通知下去,通知三日,東城門要關閉,只能從西城門繞,這也是沒辦法的,熱河路前亦是設牌子攔截。 “今日之后會勞累一番,各位大人辛苦了,回去好好歇息?!狈酱笕诵χf道。 下面的大人紛紛還以客套。 收拾收拾資料和記錄,沈興淮正準備出去,方大人叫著了他,金大人正在走出去,下意識放慢腳步,側耳。 “……你之前的圖紙畫的不錯,你看這道路……” 出了門再多就聽不大清楚了,金大人瞥了一眼。 沈興淮不想方大人竟是會問他想法,心中略有激動,這算不算已經被上官看好,畢竟他上頭還是有上司的,方大人直接來問他,沈興淮受寵若驚。 他才來工部沒多久,這也是第一回 做正經的事情。 言談舉止中更添了一份謹慎,斟酌道:“大人已讓人封路,熱河路旁邊的鋪子人家許會受修路影響,也應先去通知一下,鋪子可先關一段日子。丈量之事,要等驛站和集市先拆掉了才可。這道路,至少要兩車并駕齊驅還顯寬敞,還需留出一些空檔給行人行走,此地車馬多,行人多不便,兩旁增設行人道……” 方大人摸著保養得當的胡子,笑著頷首:“沒想到小沈大人這般精通,亦是沒少花心思吧?” “不敢當,大人叫我竭澤便可?!?/br> 元武帝賜的字,親近之人大多叫他興淮,但在外頭,共事們為先親近之意,都以字相稱。 方大人身子微胖,欲站起來,那肚子就卡在桌子下邊,他微微尷尬地咳了兩聲,把椅子往后挪一挪,站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岳父還想著要我多照料你幾分,如今瞧著,哪兒得要我照料,你且好好做,哎,如今你這般腳踏實地的年輕人不多嘍?!?/br> 心里頭微微有些艷羨,難怪陳敏儀那老狐貍竟是樂意把閨女嫁給這沈家,這挑女婿的本領當真是不如他。 沈興淮微微詫異,竟是不知方大人同他岳父也有舊,不過想想陳家姻親遍布六部,亦是不算得什么,以往他在翰林院,交際還少,如今出了翰林院,他當真是明白娶了一個得力的妻族對于一個男人來說意味著什么。 也是難怪古代有這么多陳世美,上了官場方知這官場上的彎彎道道,關系更是錯綜復雜,就像現代的機關單位都需要介紹人,后臺靠山什么的,古代更是一個人情社會。人情社會就容易產生官僚主義,沈興淮雖是不喜,但這是當今社會的一個潛在規則,他無法去改變什么,同時他現在亦是一個受益者。 方大人摸了摸肚子,提點道:“你岳父曾經也在工部做過職?!?/br> 陳敏儀外放前就是在工部的,后來外放了,如今在戶部,所以沈興淮為了避嫌是不可以去戶部的。 但陳敏儀私下里替他打點關系,沈興淮還是非常感激的。 下了值,沈興淮同江垣在門口碰著了,兩人一道回去,如今大部分時候都是在江家吃的晚飯,大家湊在一道熱鬧,蜜娘出了月子,恢復得不錯,之前報紙交給下邊人打理,排版反響不好,她又重新接手。 江垣問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