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8
書迷正在閱讀:你們兩個在干什么、星際宗師、花醫無常、許你繁華、重生之虎毒食子、朋友,你聽說過苦瓜嗎、包吃包住包暖床、最春風、基友四重奏(多CP)、陰陽眼
火搖曳,江垣派出去接沈家人的是他的心腹,如今正指揮著下人們搬東西,那都是一個個的壯漢,輕一些的一個人便可抬一箱籠,井然有序地開始行動。 只有一輛好馬車,是江垣自己的馬車派了出去,想來沈家四個主子也是夠了,誰知還有個楊世杰,但那下人的馬車定不舒服,想想也就一會兒,便是算了。 楊世杰時隔幾年再同蜜娘坐同一輛馬車,當年那個甜滋滋的小姑娘長成了大姑娘,楊世杰不敢多看,低頭看書,眼角余光卻一直瞧見她,那書隔了許久才翻一頁。 沈興淮虛瞥了蜜娘一眼,蜜娘正靠在靠墊上,看一本畫冊,毫無察覺。 冬日里天黑的早,到宅子的時候還不算太晚,但夜幕已經開始降臨。 沈三和沈興淮先下來,江垣舒了口氣,笑著走過去:“沈叔,興淮?!?/br> 沈三上前打量他,拍了拍他的臂膀:“大了,高了!” 這三年過去,江垣又長高了不少,他出身武將世家,自是不弱,江垣笑著點點頭,“沈叔如今也富態了?!?/br> 沈三比之原先胖了一些,好在那張仙風道骨的臉撐著,他摸了摸肚子,暗想可不能再這般下去了。 楊世杰從馬車上下來,江垣對他有幾分印象,似是姓楊,楊世杰先作揖:“江公子?!?/br> 沈三:“世杰同我們一塊進京的,好有個照應,恰好他有族叔在京中可投奔?!?/br> 江垣回之以禮:“楊公子?!?/br> 江氏踩著板凳下來,那外頭的涼風吹得腦袋清醒,見到江垣,如同長輩見著心愛的晚輩了,笑得上前拉住他的手,“阿垣!竟是這般高了!” 江垣微微低頭,報以親近之意,“江姨?!?/br> 他目光轉了一圈:“蜜娘呢?” 楊世杰聽得他這般自如地喊著蜜娘的名字,心中微緊,復又想起他是江氏的遠親,是蜜娘的表兄,又如安慰自己一般。 蜜娘這才窸窸窣窣地出來,先是探出個腦袋,慢慢彎著腰走出來。 車上一路,她的釵環都有些松懈,身姿比一般姑娘高一些,許是經常騎馬的緣故,輕松便是從馬車上下來了。 江垣有些呆滯,面前那姑娘的五官熟悉,抿嘴一笑隱約可見那甜甜的梨渦,卻是難以將三年前那一團孩子氣的小姑娘聯想到一起,長大了…… 蜜娘亦是有些羞澀,躲在江氏身后不敢看他,江氏把她扯到前邊來:“你不是一直嚷嚷著江哥哥江哥哥嘛,見著了和悶葫蘆似的?!?/br> 蜜娘飛快地看了江垣一眼,輕輕地叫道:“江哥哥?!?/br> 江垣有些無所適從,但畢竟這幾年歷練得多了,亦不是毛頭小子,輕笑道:“蜜娘也大了,差點就認不出來了?!?/br> 江垣眼中漾著溫柔的笑意,蜜娘略有些吃不開,但放松了許些,想起江垣以前對她的好,大著膽子看向他。 就著紅燈籠的燈光,江垣看清了些,那眉眼依舊是那般,長大些,看著脫了些稚氣,多了份姑娘家的嫵媚,若說不一樣倒又道不出來,兒時那股子嬌憨可愛褪去了,初露那芳華,她甚少見外人,亦是不知自己獨特,如同兒時那般瞧著他。 沈興淮道:“外頭冷,咱們先進屋里去?!?/br> 屋子里早生了爐子,暖和些,沈家只帶了兩個丫鬟和兩個小廝,家中下人本就不多,還需留些照顧范先生和閔姑姑,看守園林,年初沈三又買了幾個下人看守園林,才放心帶了四個出來。 屋子里早已做好了飯菜,大家午飯吃得草草,如今也都餓了,進了屋子便是先開飯再說。 “這宅院沒能通地龍,定是沒有園林暖和的,暫時只能靠炭火取暖?!苯麄兌ㄊ遣涣晳T這京城的冬日,第一年從蘇州府回來,他常年練武的身子都有些不習慣,那園林里的地龍也不知是怎么建造的,太暖和了。 沈三他們早有心理準備,這建造好的宅子沒辦法再裝地龍,除非把這宅子重建,若沈興淮中了進士,確定留了京城,那或是會有些打算,現如今定是不可能的。 “沒事,多穿點衣服就行,屋子里頭生個爐子也暖和的,就是這京城燥得慌?!闭f著沈三又忍不住摸了摸手掌,糙得有摩擦聲了。 蜜娘心道,她身上都干得起皮了。 沈興淮以前就生活在北京,知道北京的天氣,但好歹古代比現代還好一些,沒有沙塵暴,空氣質量沒那么差。但從小生長在蘇州府,前年來由南往北,那氣溫、濕度的差異差點沒讓他凍得干癟。 也難怪都道南方的妹子水靈,那是因為北方太干燥了。 楊世杰沉默地聽著他們絮絮叨叨,就好像是一家人,內心莫名地不喜那個叫江垣的少年。 沈三目光一轉:“世杰啊,今朝已經夜了,奈就住上一晚再去找族叔?!?/br> 沈三用蘇州話說的。 楊世杰抬起頭,笑著點點頭,從善如流:“多謝世叔?!?/br> 江垣同楊世杰目光對視幾秒,同時收回視線。 江氏給江垣夾了快rou道:“如今臉頰子瘦了,多吃點?!?/br> 江垣如同得了寵的小孩兒,笑著瞇起了眼睛,“多謝江姨?!?/br> 正好,他也不喜歡他。 來京城的第一晚大家都有些累了,便是早些歇息了,待第二日再做整理。這宅院屬于京中的官宦區,周圍多是做官的人家,江垣推薦沈家買在這兒,貴是貴了些,但周圍鄰里都多數清貴的文官,品級不算太高,離皇城又近,日后入職方便。 周圍人家昨日就聽到了動靜,第二日也都討論起這搬進來的新人家,這賣宅子的一般都是年老致仕的、辭官歸家的,那棟宅子原先是個四品官的,有四進,那老爺子是個有能耐的,撐起一番家業,奈何子孫不行,老爺子眼瞧著年紀大了,要致仕了,那家里頭便是整日吵吵嚷嚷,鬧著分家財,幾個兒子都瞧中了這棟宅子,這棟宅子大啊,氣派呢,老爺子氣得不行病倒了,便想把這宅子賣了回老家去。 有時宅子太大也不好賣,價錢高,這兒都是一些文官家庭,王孫貴族大多不在這邊,家里頭攤子小,大部分都是兩進,這一棟足足有四進,這周圍最大的一戶,老爺子賣的時候都忐忑不報希望,誰知遇到了沈興淮,沈興淮有心做打算,便是買了棟大的。 周圍人家都瞧著呢,原先那孫家利索地搬走了,想著是哪戶有錢的主給買下來,這地皮大,這邊買這么大一棟宅子可不便宜,都砸吧著嘴,不知是什么人家這般有錢。眼望了許久,也不見有人住進去。 隔了將近兩年,居然有人入住了,紛紛探聽消息,或是派人送些賀禮打點一下關系,指不定是外放官員準備回京落定哩。 住這一片的多數都是做官的,打點好關系準是沒錯的。 楊世杰第二日一早便告辭了,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