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9
值得本官如此大費周章?!?/br>吳忠宇聽著紀安的話震驚的睜大眼睛,好似不相信紀安的話,更像被戳破的氣球,一下子就憋了。不可置信的開口道:“你騙我,孫家那樣的人家怎么可能就被免職,三皇子那樣的天潢貴胄,無憑無據的,你們如此構陷,不怕性命不保嗎?”紀安好像聽到了某個笑話一樣,對著吳忠宇藐視的看了一眼。那一眼在吳忠宇看來充滿了鄙視,同情和可憐,就好像吳忠宇是個小丑似得,半點也不看在紀安的眼里。吳忠宇慌了,他的依靠沒了。甚至若是真如紀安說的那樣,怕是孫家恨他入骨,依著他對孫家的行事了解。即使他被救出去,也不會有什么好日子過的。還有自己家小,本想著他就算出不去,可那位怎么也得顧忌一些。自然,他的家小也可以得到一些照顧,但現在卻是不可能了。看著吳忠宇的驚慌失措,紀安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則是知道他和崔玄的分析是正確的。這些日子,崔玄和他多次分析,還是覺得這幕后之人就算不是孫家之人也得和孫家關系不淺。不然,吳忠宇的妻子只是個二房庶女,丈夫還是個犯官。孫氏帶著孩子回孫家怕是日子不會多好過,但孫氏的日子卻出乎他們意料。雖然沒有以前做官太太威風,但絕對算得上是富貴無憂了。紀安早先分析過孫家,并不認為孫家是個特別重視親情的家族。對于孫氏這樣的態度,怕就有了蹊蹺。所以,崔玄就直接把這頂黑鍋給了三皇子背。反正孫家一直跟著三皇子混,擒賊先擒王。不管他們怎么打算,真相如何,再沒查清楚之前。崔玄就已經先發制人,利用皇帝的心理,換了孫德。再讓二皇子把這件事釘死在三皇子身上。這樣雙管齊下,不管結果如此,至少能最大程度的保存大皇子一派的實力。崔玄做起來還是很拿手的,紀安沒去管這些事情,但這個是時候卻是能拿到吳忠宇身邊,斷了他最后僥幸。吳忠宇本質上不是個真正能舍己為主的,在得知自己的四面楚歌之時,他選擇的不是一個人承擔所有的責任。而是能拉一個是一個,讓所有人跟他一起遭殃才好。所有,紀安這次終于知道這次事情是怎么回事了。原來,在吳忠宇考上進士之時,他的二叔,吳二在永淮縣深山中無意中發現了銅礦。這東西其實是個雞肋,雖然能賺錢,但風險十分的大,要是被抓住,那可是要抄家滅族的。吳二雖然有心做什么,可還是膽小不敢,直接告知了自家的侄兒吳忠宇。剛好吳忠宇被分派到了永淮縣做知縣,手里也沒什么銀錢。有這么一個搖錢樹在深山,吳忠宇心中自然是有些想法的。但他也不敢一個人就去開銅礦,想到自己妻子孫氏的家族,于是,他也告訴了孫氏。讓孫氏把這銅礦告知孫家,借花獻佛,在孫家面前露露臉。以后,孫家也能記著他的一些貢獻而幫襯他一把。而孫氏回了一趟娘家,卻還是給吳忠宇帶回來一個消息,她回去沒和家中人說。而是和自己的弟媳透了口風,而她的堂弟弟媳盧玉芬是三皇子的表姐,身份比孫家還要硬上幾分。孫氏身為二房庶女,對著盧玉芬一直是巴結的,而銅礦的事情一出,孫氏就先給盧玉芬說了。盧玉芬卻讓孫氏跟吳忠宇說這銅礦以后歸三皇子,讓吳忠宇保密,安排人開始挖銅。而吳忠宇樂得巴結上更大的靠山,就按照盧玉芬說的去做。讓自己的二叔吳二帶著簽了死契的下人去了那兒造了莊子,私下開起了銅礦。而開出來的銅都是給盧玉芬的一個親信親自送走,每次都能得到不少的銀錢。吳忠宇的身價越來越厚,心中就越發的怕深山的銅礦被人發現,就讓吳二多多防備。甚至,因為有人冒冒失失的發現了銅礦的開采,而想出了要讓深山周圍幾個村子的百姓都做了他的家奴的點子。這才故意瞞下了那些村莊荒年的消息,加重田地賦稅,讓那幾個村子的人過不下去。雖然最后吳忠宇沒買下那些人,但卻把他們趕走了,目的也算達到了,吳忠宇還是很滿意的。而這幾年下來,吳忠宇因為三皇子的關系越發的囂張,在永淮縣一手遮天。他一邊用美人銀錢拉攏孫家,又源源不斷的給盧玉芬送去銅礦,打算等今年之后再往上提一提自己的品級。可卻沒想到,因為幾個難民,招來了紀安這樣的殺神。他就這么在自己地盤被紀安派人給抓了,跑到沒機會跑。吳忠宇雖然知曉紀安的身份不錯,但他自覺有三皇子撐腰,這才認為有逍遙法外的可能。現在,經過遇刺,又被紀安道破他最大的靠山,吳忠宇也是沒了指望。破罐子破摔,就把自己所知道的告訴了紀安。既然別人不仁,就不要怪他不義了,就算死他也要拉上幾個墊背的。就算知曉了吳忠宇事件的真相,紀安也沒什么開心的。不過,這件事牽連到了盧玉芬這個女人,紀安就感到了一陣煩悶。盧家就不會好好的教教自己家的女子,好似是專門來給他添堵的。但紀安還是有些不明白,一個女流之輩,真的是三皇子在江南的線人?而僅憑一座銅礦,三皇子要了能做什么?他是要造反還是拿做他用,這些都是謎團。紀安感覺自己解開了這個謎團,下一個也就接踵而來了。而崔玄這邊,孫德免職之后,朝廷直接讓孫德的下屬于謙,原本提刑按察司府里的二把手接手了孫德原本的職位。崔玄這下就明白了,這人就是皇帝在江南埋下的樁子,不過,現在孫德被免職,為了防止他一家獨大,皇帝這才選了一個絕對的?;庶h出來維持原有的三足鼎立的局面。于謙原先雖然是提刑按察司的二把手,但絕對的讓人不太會注意他。一直以兢兢業業,小心謹慎著稱。沒曾想有一天,這個沒被江南高官層看得上眼的人物,會是皇帝心腹。☆、80·口是于謙雖然是皇帝暗地中派來做江南這邊的探子的,可從沒想過有一天能得這么大好處。官位一下子升上去了不說,手里的實權可是比以前大多了,就是那些官位比他高的上司,也都會看在他是皇上的心腹份上高看他一眼。不過,他是個心有成算的,并沒有因為別人的高看而沾沾自喜,還是和以前一樣。旁人瞧著他這樣,也沒覺得如何,畢竟,再傻的官也明白,這么大的一個江南官場,皇帝怎么也得安排一些暗樁。沒了于謙還有其他人,他們待于謙禮讓,那是表明對皇帝的忠誠,而若是真到了妨礙到他們的利益之時,于謙是誰的人倒是細枝末節了。崔玄一出手就收拾了在江南官場很有些勢力的孫德,讓剩下的官員們心中警醒了起來。原本一些認為崔玄做學問做傻了,不懂官場學問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