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8
“行了,你回去罷,廚房熬了雞湯,你待會兒叫人過來端了去?!?/br> “是?!?/br> 大牛出去了,劉媽在蘇婉跟前感嘆道:“老爺竟將事事想得如此妥帖,委實是百姓之福?!?/br> 蘇婉笑了笑,雖也知道宋子恒先前的低迷只是一時,他日后是要做全相的人,幾乎幫著楚仁宗整治了大半個帝國,哪會真的拿小小的瓊州沒轍? 無非是萬事開頭難而已,他遲早會邁出這一步。 不過有信心歸有信心,自己的男人如此給力,知道歷史軌跡的蘇婉仍是止不住的自豪,她掀了掀唇角,語氣卻頗為戲謔的道:“他一個書呆子,能想得出這法子,委實叫人驚訝?!?/br> 劉媽不由道:“夫人哪能這般說,老爺可是風流倜儻的狀元郎,不是什么書呆子?!?/br> 蘇婉掩唇,眼底滿是愉悅,仔細看還能看到一抹釋然。 宋子恒仕途不順,蘇婉心情絕不比他輕松,她總覺得若不是自己介入,宋子恒不會被外放到瓊州,那么他的仕途,他的未來,還會按照歷史的軌跡發展嗎? 而更讓蘇婉揪心的是,宋子恒與臺風一事幾乎毫無經驗,那幾日白天他在外邊部署工作,晚上又是翻書到深夜,想從書籍中找到只言片語,她都看在眼里,卻不知道該不該說,她沒經歷過臺風,但是現代有發達的網絡,見慣了各種類型的救災,大約也能總結出幾點,醫療隊,大量的物資,和足夠的善款給災后地區重建家園。 然而蘇婉不敢說,她怕自己揠苗助長,這事是她知道,那以后碰到她不知道的事,難道宋子恒事事都要靠人指點? 他是憑己身才華實力,日后能在青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男人,如今只是剛剛開始,因為每個人都會成長,只有邁出了最艱難的第一步,以后的問題才會都迎刃而解——蘇婉便是靠著這種信念,才耐著性子什么都沒說,只默默的在他身邊鼓氣。 蘇婉也很慶幸她骨子里的這份冷靜,才沒有打斷宋子恒這個成長的機會,他能想出如此周全的部署,還完成了幾乎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任務,著實值得她為他感到驕傲。 隨著救災工作順利的展開,整個瓊州的百姓,也知道了他們那位年輕的知州大人,說服了當地一毛不拔的眾富商,出錢出力的給他們重建家園。 百姓驚訝之于,更多的是感激,先前百姓只是討論新的知州大人年輕俊美,狀元郎出身,很是風流倜儻,聽聞對夫人情深意重,惹得滿城的女子都對這位知州夫人異常艷羨,聽得知州大人在才考上秀才時,就娶了現在的夫人,不少有試婚女兒的太太們,一時間目光也都重點放在斯文俊秀的書生身上,指望著挑一個像知州大人這般有才華又重情重義的讀書人。 一時間,年輕秀才都成了瓊州媒人眼中的香餑餑,蘇婉還笑稱丈母娘開始看重“潛力股”了。 而如今大家不再八卦知州大人,街頭巷尾提起來都是對他的感恩戴德,宋大人成了歷任知州當中最受百姓愛戴的一位,民望瞬間打了雞血似的往上翻翻翻。 遠的不提,就說灶房的王婆子兼顧采買一職,小販都認得她是知州大人府上的廚娘,她現在出門買菜,每逢給錢都跟打仗似的,小販根本不想收錢,還單撿著貴的新鮮的菜往她籃子里送。 王婆子頭一回享受這種熱情待遇時,有些懵了,出門時攥了多少銀子,回去時仍拿著多少,菜籃子卻幾乎滿的裝不下了?;氐礁飼灪鹾醯陌汛藭r告知夫人跟前的管事劉媽,劉媽都不用去請示太太,當場就板著臉教訓她不能占百姓的便宜。 劉媽教訓人真真是厲害,王婆子經此一次,再不敢犯了,第二次出去買菜時,幾乎是求著小販收錢的,幾個回合下來,百姓也改變策略了,該收的錢照樣收,只是王婆子買完準備回府時,總有不懂事的小孩直愣愣沖過來,然后一塊rou一只龍蝦就掉進她籃子里了,她轉頭卻連熊孩子的蹤跡都看不到,沒奈何只能帶著意外之財回去。 這回連劉媽都想不出拒絕的方法。瓊州人們見此方法可行,從此像是點了新技能一般,王婆子菜籃里總能多出些新鮮貴重的物件,開頭還是吃食,后頭就包羅萬象了,王婆子還收到一件做工精致的小衣裳,面料是純棉,算不上頂好,也不差了,一眼就看得出來是給知州大人家三歲的小少爺做的,蘇婉也收到過禮物,是一朵栩栩如生的手工絹花,更多的是給宋大人做的鞋子,鞋底納得密密實實,不比宋奶奶的差。 百姓如此熱情,惹得宋大人一家委實不知作何反應。 不過這都是后話了。 賑災工作進行的很順利,宋子恒的方法落實下去,經手銀子、負責采買以及發放物資的,分別是不同的人,如此一來也算是互相牽制,不說半點沒有貪墨跡象,然而銀兩都用到了實處,卻是不假的。 瓊州百姓頭一次遇到這樣的天災,臉上卻沒有半點壓力,大抵是第一次遇到如此為民著想的父母官。 此番被破壞的,不只是百姓的屋舍,還有官舍,街道都有毀壞的,衙門的人頭一次沒有忙著整治官舍官道,先組織了人去給百姓修房子,是以幾日后輪到修公家的建筑,百姓也都自發的帶了工具和干糧來幫忙,本是計劃三五日弄好的,這么多人一齊上,估摸著一日就搞定了。 這日宋子恒恰好不在,他瞧著瓊州城里安置差不離了,便帶了自己的班底去巡視周邊的縣鎮,只留了師爺張然在衙門坐鎮。 張然是個老書生,卻不是老古板,他很會變通,聽得衙役來報,他一時拿不準主意——其實是師爺沒有實權,不好做主。便去后院找知州夫人了。 先前大牛走時,也給他指過一條明路,若遇到不是很棘手,用不著請別個大人的事,倒不如先去請教夫人,大人平日并不避諱夫人這些公務,夫人耳濡目染之下,比等閑婦人要知太多事。 張然也不覺得請教一介女子是多為難的事——他以前不這么想,如今純粹是受新主子的影響,畢竟這個女子說話連主子不得不考慮的,他一個師爺,更沒有什么好難為情的了。 果然蘇婉也沒有讓他失望了,張然從后院出來,滿面春風的回了衙門,先前稟報的衙役忙過來問:“師爺可有法子了?” 張然拍拍他的肩:“你帶上兩個人,到后院搬了米和鐵鍋過去?!?/br> “搬這個做甚?”衙役聽得一愣一愣的,“小人報的是百姓來給修葺官舍官道的事?!?/br> “我說的自然也是?!睆埲幻济矝]抬,“夫人說了,百姓如此熱心腸,咱們也不能見外,然而也不能讓他們白辛苦,還吃自個兒帶的干糧,你們先帶了鍋過去煮飯,稍后會有人買了菜過去煮,定好好犒勞大伙兒兩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