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1
宋子恒笑了笑:“家里養這些不是為了吃,平日多看看,也瞧著舒服?!?/br> “大戶人家都講究這些個,挖個池子,有樹有水,風水不就好了?我瞧著鎮上的林員外家的花園,比你們這大多了?!?/br> 宋老爹道:“咱們泥腿子,哪能跟他們比?!?/br> 先前說話的那個大叔一瞧圖紙,連連道:“連茅廁和灶房都建這么多,乖乖,這得花多少錢?” 宋子恒笑道:“聽聞他們大戶人家的院子,每個套房都有茅廁小廚房,不然占地這般大,萬一在茅廁在東邊,站在西邊,趕過去只怕都憋不住了?!?/br> 眾人都笑了:“想來是這個理兒,不多建幾個茅房,日后上茅廁都趕不及了?!?/br> 這般便定下來了,就照著宋子恒畫的草圖造房子,動工的前一天晚上,宋家人吃完晚飯,宋母便道:“家里這般亂,子恒明年還得去京里科考呢,如今松懈不得,我原想要不你便回縣里,別顧家里的事,只管自個兒安心看書便是,可如今你媳婦有雙身子,自個兒也顧不來,跟了你去縣里,又要照顧你,良文幾個在親家那兒也叨擾太久了,你們過去自然要接回來住,我只怕累著你媳婦,且你媳婦這是頭胎,自個兒沒經驗,再無長輩在旁照料,叫我如何放心得下?” 宋母頓了頓,也不知道該怎么做,索性問:“你們夫妻也是有主意的,索性你們自個兒商量好,你媳婦是跟你一塊去縣里,還是她在家好好養胎,都隨你們的意?!逼鋵嵥文高€是想把媳婦留在家的,子恒都二十多了,因著讀書人多成親晚,他大哥這般年紀時大娃二娃都滿地跑了,如今他媳婦這才懷頭一胎,自家如何也不敢掉以輕心,有心把人留下來,只是家里近來忙,又是借住在小叔家,就怕子恒媳婦不愿意,叫她去縣里倒也無需擔心這些個,親家母的性子,定能把子恒媳婦照顧的妥妥帖帖,可自家不能這么想啊,雖是親家自個兒愿意,在別人眼里不就成了他們宋家算計親家,要人家不停地幫襯出嫁的女兒嗎? 宋母一時間有些糾結。 蘇婉是不糾結的,只是宋母的語氣都偏向要她留在宋家村了,她再不愿意,也得好好想個理由出來。不過蘇婉琢磨了兩秒鐘,覺得這事不能自個兒開口,便笑道:“娘去問相公罷,這事自然是他說了算?!闭f著一雙美目笑盈盈的瞥了宋子恒一眼。 宋子恒迎上他娘期盼的眼神,想都沒多想,硬著頭皮開口道:“把娘子留下來,只怕會給娘和嫂子們添亂……” 一般這種情況,宋小妹是輕易不開口的,雖然她是大娃他們的姑姑,輩分看著跟宋有根他們相當,在大家眼里卻還把她當小孩,不過宋小妹如今定親了,明年就要出門,宋家人再不把她當孩子看,且宋小妹自個兒也覺得不能這般坐視不理,她與三嫂情分不同,三嫂嘴上說聽三哥的,心,心里必是不愿意,她以前也覺得三嫂在家是享福,事事不用干,去了縣里反而要cao持里外,但當她自個兒去住過才知道好,心里頭輕松自在了,便是累些也甘愿。 宋小妹又看了蘇婉兩眼,終于開口道:“娘,不然我過去照料三嫂罷,大嫂二嫂懷幾個侄子時我也在旁見著,該注意什么都曉得了,反而是三嫂留在家里,一個擔心三哥,一個咱們忙進忙出有時也照料不到,只怕還不如她在縣里呢?!?/br> 宋小妹這一開口,宋家幾人都拿意外的眼神打量了她。宋小妹只當自己看不到,說完便垂了眼,只等聽她娘的吩咐。不管大嫂二嫂心里對三嫂什么想法,她對自個兒是再沒虧心的,就先前林家那事,她心里也清楚,換了別個人,就算能看出來不對來,輕易卻也不會說,二嫂是個欺軟怕硬的,對著林家再不敢多一句話,大嫂平日瞧著軟綿親和,卻最是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這種一個不留意就容易落成吃力不討好的事,她是萬不肯干著,寧愿面上千好萬好內里糊涂 ,也不肯撕開臉算一筆清醒賬,都有可能看著她跳火坑。 三嫂卻是不一樣的,早前沒人對自己說這事的時候,三嫂便教過自己,不能只聽別人說好,要學會自個兒看,所以不小心聽得媒人與娘說的話,她才敢鼓起勇氣對三嫂說,她后來想想,三嫂那時便勸過自己,只是看她沒聽進去,又多留意了幾分,這才發現那林家少爺的毛病,不然這般駭人聽聞的事,一般人知道早傳遍了,三哥三嫂他們能打聽出來,也是費了不少力氣的,從那時起她就知道了,大嫂二嫂平日嘴上說的再好聽,遇著這事也只會高高掛起,三嫂卻是不同,她不說場面話,對人好也不邀功,從林家那事,到她定下徐家這門親,若不是娘與奶告訴了她,她怕是還不知道這些都是三嫂給她留意了,再有就是前幾日嫁妝的事,以三嫂的涵養,就是懷著孕變了脾氣,也不至于聽了二嫂刺幾句就氣成那般,三嫂會那般,還不是為著自己,瞧不慣大嫂二嫂算計的模樣,若無她那番話,娘縱是想給自己置辦些厚的嫁妝,沒過明路,始終不安穩,隨時都可能撤走的,現在說清楚了,家里就是再缺錢用,去找親戚借了銀兩來使,也不會輕易動了自己這份嫁妝。 宋小妹自來沒念過書,大字不識一個,卻也知道什么叫知恩圖報,奶奶活了這么大歲數,輕易不肯評價誰,從沒叫她跟誰親近,那時卻叫她好好學著三嫂,她就知道三嫂必不是個差的。 宋小妹垂著眼沒再吭聲,張氏連忙幫腔道:“我看小妹說得在理,小妹自來能干,她去了縣里娘也不用擔心?!备饕氖怯H家雖然千好萬好,兒子他們畢竟是寄人籬下,弟妹他們去了縣里,把良文幾個接回去,她就沒有可擔心的了。 宋母有些猶豫:“如今小妹定親了,就怕人家說閑話,且她自個兒連繡活的趕不完,去縣里更要耽擱了……” “去縣里平日也沒我什么事,小綠才是個真真能干的,只是怕她也沒伺候雙身子的經驗,我這才想著陪三嫂過去,平日悶了還能陪她說說話兒?!?/br> “小綠就是上回親家母來時帶過來的姑娘?”宋母還有些印象,小妹定親前,得知子恒媳婦懷孕的親家母來了一回,帶了許多東西不說,還送了個丫鬟來說伺候他們,她自然知道親家母是特意送來照顧子恒媳婦的,只是她瞧著對方一個小丫頭,能知道些啥?再說了,自家的媳婦懷孕了,自家這么多人,還照顧不來不成,何苦讓親家費心?死活都不肯收,蘇太太才不得不把小綠又帶回去。 宋小妹這才想起自己說漏了嘴,忙解釋道:“我是有時瞧見小綠過來幫忙,知道她是能干的,這次三嫂回縣里,親家太太不消多說,肯定要把小綠送過來,有人照料著,娘也能放心?!?/br> 宋母還是有點遲疑,自從子恒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