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8
的,甚至是連先皇林鴻都贊嘆有加。李牧沉默了片刻,走上前,打開了自己帶來的包裹,他從那一堆東西中拿出了一個被長盒裝著的卷軸,那是鴻叔離開之前留給他的唯一的東西,鴻叔還活著,這就只是一張沒有任何效用的紙。可一旦鴻叔去世,這就是一道遺旨。救大寧與水火之中的先皇林鴻,臨終前最后的一道圣旨!這也是他手里唯一的東西,也是唯一的賭注!金家不是做慈善的,他們也不可能拿整個金家的身家性命,去搏一場毫無意義毫無勝算的賭局。李牧也知道自己勝算微乎其微,可是他還是想搏一搏。秦老爺站在門外,頂著風雪,靜靜的等待著,他原本以為李牧很快就會被客氣的請出來,但并沒有。他在門外,從晌午時分站到第二天早上凌晨,就在他的身體已經凍得麻木沒有任何知覺時,緊閉的房門打開了。金錢錢笑著送李牧走了出來,一路送他們兩人出了門。回去的路上秦老爺幾次張嘴想問李牧情況,可他都發不出聲音來,他的喉嚨像是被凍壞了,讓他無法開口。秦老爺不知道李牧這一天的時間都和金錢錢說了些什么,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如何說服金錢錢的,更加不知道他到底作出了什么承諾,或是許了什么好處。他只知道,他們離開之后,金錢錢立刻就快馬加鞭回了家。當天夜里,金錢錢就說服了他父親,以小皇帝林允的名義有了動作。次日,雪災災區那邊一夜之間多出了許多救災善后的金家人,他們以小皇帝林允的名義發放各種御寒物品,免費施粥贈藥。除此之外,金家的人更是放出通告,但凡是還能有力氣做事情的,都可以到他們金家謀一份差事,養家糊口。雖說災情已經發生了近一個月,雖說小皇帝林允的人晚到了一個月,可是這災情又不是一時片刻能解決得了的,更加不是誰先來誰就贏了的。這救災是個耗時耗力的大工程,他雖然晚了些,但卻并不是沒有作為。而且,金家的人雖然來晚了,但是卻讓災區的數千家庭有了依靠,以長久的安排徹底解決了這件事帶來的大部分影響。這是只有家大業大的金家能做到的事情,即使幾個同姓王也做不到。他們雖然可以發糧發錢,可他們沒有那么大的家業收納這幾千人的災民,他們最多不過保那些災民一時不餓。一時不餓,和長久穩定的安排,兩者的安排作為相對比起來,孰輕孰重,自然一目了然。003.小皇帝林允有了動作這件事情在民眾當中傳開之后,一時之間,沉默的拍手叫好的都有。但總歸,這些人閉上了嘴,不再罵罵咧咧。對他們來說,有奶便是娘,誰坐那把龍椅他們并不在意,他們在意的,只是能否溫飽能否過上些安寧日子。而原本想要借勢造勢的那些人,見到這樣的情況,也不得不收斂一些。得民心者得天下,之前那幾個同姓王以這災區為戲臺唱了一出又一出的猴戲,如今一個個的卻也不得不閉上嘴。至少在先皇林鴻真的咽下最后那口氣之前,他們什么都不是,不過是群穿著戲服唱戲的。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雪災這邊的情況才剛剛有了結果,邊關那邊卻傳來告急信件。仲大將軍,仲修遠,還活著!這一消息在民間一傳開,瞬間如同滴入油鍋的水般,讓整個大寧乃至于袁國都瞬間沸騰爆炸了起來。仲修遠還活著,這件事情意味著什么,所有人都無比清楚。仲修遠是叛徒!是神將!是殺神!是利器!仲修遠出現在邊關,是出現在袁國的軍隊當中,還是出現在大寧的軍隊當中?他是敵是友,又是抱著怎樣的心思舉動進入軍隊?民眾沸騰了,議論紛紛,紛紛猜測仲修遠之前到底去了什么地方。大寧朝中也沸騰了,他們所思考的卻并不是仲修遠為什么還活著,也不是他之前去了什么地方,而是為什么他在這個時候會出現?仲修遠原本是袁國的常勝將軍,后來不知是什么原因導致他背叛了袁國,投于先皇林鴻麾下,為先皇林鴻壓制住袁國數十萬大軍,才得以求得一紙和談。和談結束之后,他便徹底消失了,不少人都猜測他是否已經喪命于袁國。他消失便消失了,如今這個緊要關頭,他又出現是什么意思?現在的他依舊是站在先皇林鴻這邊的,還是站在袁國那邊?然而無論他是站在誰那邊的,他的出現,無一例外的都讓幾個同姓王恨得牙癢癢。如果他依舊站在先皇林鴻這邊,那他無疑就是小皇帝林允麾下的,這對幾個同姓王來說,那絕非好事。仲修遠此人,即使是在最壞的情況下,他手上無一兵一卒的情況,他對他們來說都是個莫大的威脅。如果他站在袁國那邊,對他們來說自然也是壞事。如果仲修遠站在袁國那邊,他們登基參政。一旦仲修遠領數萬大軍直攻大寧境內,那他們定然無法阻擋,到時候大寧亡國的罪名就得是他們背著。亡國的千古罪人,可不是那么好當的。仲修遠的出現,讓所有人都亂了心神,即使是最聰明的人,都不由陷入混亂。因為他亦正亦邪,誰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眾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他站在誰那邊,誰那邊就不會輸。至少在帶兵打仗這件事情上,仲修遠征戰十年屢戰屢勝,還從未遇敵手。仲修遠的出現,不只是讓大寧這邊亂作一團,就連袁國那邊也亂得不輕。他們原本以為仲修遠已經死了,誰也沒想到仲修遠居然還活著,更讓他們猜不透的是仲修遠此時出現,又是寓意何為?是威脅他們,讓他們不敢進犯大寧?如果是這樣,那他確實是成功了。自從他出現之后,袁國這邊便止步不前,甚至連朝中當權者也不得不慎重幾分,不敢輕易發兵攻打大寧。袁國軍隊中有人恨得牙癢癢,有人膽戰心驚,但無一例外的都不得不提起十二萬分戒備,謹慎以待。仲修遠的出現,讓袁國數十萬大軍不敢輕舉妄動。也讓把他當作懸梁之劍的大寧的某些人,不得不三思而后行。當真是以一人之力,牽制住了兩國。能否長久的牽制不得而知,但至少短時間內,無人敢輕舉妄動。袁國亂了,大寧亂了。所有人都屏息以待,等待著生或死的命運安排。可那本應該主宰他們命運的人,那讓眾人食不甘味寢不敢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