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夫人與殺豬刀 第74節
為保周全,樊長玉對老嫗道:“婆婆,您先躲在這林子不要出聲,我出去看看,如果當真是官府的人,我再回來接您?!?/br> 老嫗抓著樊長玉的手連聲讓她小心。 樊長玉拿著樹枝一邊往林子外退,一邊拂去她留下的腳印,到了大道上正要去探前方山口還有沒有官兵時,身后卻又突然響起了馬蹄聲。 這次的馬蹄聲很單調,聽起來只有一騎,來得卻奇快。 樊長玉剛想一頭往松林里扎,那一人一騎便已出現在視線里。 樊長玉怕引著這人進松林找自己后,會叫他誤打誤撞找到老嫗,想著反正只有一人,自己拼盡全力未必不能制服他,咬了咬牙便直接繼續往前跑。 盤山官道崎嶇,從這半山腰甚至能看到山腳。 樊長玉發現山腳的官道上果真有一隊打著薊州旗的官兵往山上來時,幾乎是喜出望外,一邊跑一邊喊:“救命!” 山腳下的薊州官兵聞聲往半山腰看來,很快有人回應她:“姑娘莫怕,我就這帶人來救你!” 樊長玉這才瞧見那烏泱泱一群官兵里,還跟著個穿天青色儒袍的男子,竟是那天好心載自己的那青年。 這遙相對視的一幕落到駕馬而來的謝征眼中,委實有些刺目。 他臉上貼著刀疤人.皮面.具,又罩住一只眼,熟悉的人見了都難以認出他。 距樊長玉只有幾丈之遙了,他卻還狠狠一夾馬腹,戰馬沖過去時,他伸手就要把人拎上馬背。 樊長玉反應極快,避開他抓來的手后,也不走大路了,直接朝著盤山官道一側的陡坡滑下去。 這陡坡下邊就是盤山官道的下一段路,無論如何比騎馬繞一圈跑下去快。 只是她怎么也沒想到,追著她的那名假官兵竟然也會棄了馬,跟著她一起往下滑。 第63章 樊長玉聽到動靜的時候回頭一看,頭皮都險些要炸開。 倒霉的是她衣服還不甚被陡坡上的一段樹枝掛住,她用力一扯,總算撕碎了那塊布料,但身形受力跟著一顫,揣在懷里的鹿皮護腕不慎掉落出去,往下滾出一段距離才叫一叢積著雪的樹杈給攔下。 樊長玉在護腕掉出去的時候,心口莫名跟著一緊。 那是言正送她的十六歲生辰禮物。 她想也沒想,直接奔過去撿護腕,豈料落雪和針葉覆蓋之下有一地洞,她踩過去時腳下瞬間落空,整個人都往下掉。 樊長玉左臂受傷,右手又抓著剛撿回的護腕,幾乎無力攀援,好在后領突然一緊,她像只大貓似的被人拎著衣領拽住了。 洞口邊緣的枯枝碎石落盡地洞里,半天聽不見回響,里邊黑黝黝的,不知有多深。 樊長玉心中難免也一陣后怕,她扭頭看著追上來的那獨眼男人,他身形倒是挺拔,就是臉上有一道從左眼橫過鼻梁,延伸至右半張臉的猙獰刀疤,光是看著就怪可怕的。 她抿緊唇角同他對視著,像是一頭極力逃跑卻還是被人抓住了的豹子,滿眼不甘。 男人單手拎著她后領也不顯吃力,周身氣息冷沉,見她一只手還緊緊抓著那對鹿皮護腕時,眸光微滯,突然冷嘲般開口:“為了這么個東西,命都不要了?” 他嗓音壓得極低,聽起來沙啞得厲害,像是喉嚨受過傷。 樊長玉心說她事先也不知道這枯枝落雪下邊會有個地洞啊,嘴上只狠聲道:“與你無關!” 她只有右手能用,樊長玉也不管自個兒還被人拎著,把那護腕努力往衣襟里塞,想著騰出右手方便應對。 對方發現了她的動作,眸色深了幾許,忽而沒頭沒尾地問了句:“這東西對你來說很重要?” 樊長玉暗忖這人怎么還怪八卦的,她已空出了右手,道:“自然!” 說話分散他注意力的瞬間,她右手已伸到領后,反抓住了他拎著自己衣領的手,整個人也借力轉了個身,腳蹬著地洞的巖壁就要往上攀。 比起小命被拿捏在旁人手中,肯定是自己掌握主動權才更安全。 怎料對方發現她的意圖后,順勢往后一倒,這股力道直接將樊長玉整個人帶了出去。 樊長玉砸到他身上,被他身上堅硬的甲胄硌得頭昏眼花,還沒來得及爬起,便被對方一個翻身壓在了地上。 這樣完全壓制的姿勢讓樊長玉渾身汗毛直豎,怒急喝道:“滾開!” 對方一手摁著她右手手腕,一手避開她脫臼的左手壓著她肩膀,半支起身體看她,兩人中間隔著不過一尺的距離。 樊長玉恨恨同他對視著,胸口因為喘.息和怒意起伏得厲害,加上她方才塞進去的護腕隆起的弧度更甚,在此時倒多了幾分勾人心魄的別的意味。 但制住他的人似乎半點沒起旁的心思,他盯著樊長玉,完好的那只眼睛出奇地好看,瞳仁漆黑望不見底色,本能地讓人覺著危險:“山下那小白臉是你什么人?” 樊長玉怒火中燒壓根不回話,只一味掙扎,卻讓自己被摁得更緊,一側頭發現他摁在自己腕上的那只手,食指上有一圈很新的牙印。 之前在老嫗家中,門外那兩個假官兵的談話浮上心頭,她心道難不成他們口中的主子是這人?并不是那個被她戳了好幾個血窟窿的癟犢子? 所以她是被這人救了的? 樊長玉掙扎的力道一弱,忍不住打量起眼前這人,只覺他那只黑漆漆的眸子莫名熟悉,忍不住喝問道:“你是誰?” 男人沙啞出聲:“你先回答我的問題?!?/br> 樊長玉在心底算著官兵趕來的時間,拖延時間把頭偏向一邊,不再同他對視,道:“我不認識他?!?/br> 男人嗤了聲:“不認識,你在江上還拿命護著他?” 樊長玉只覺這人實在是奇怪,道:“我被山匪追殺,路上遇見他的馬車,他好心載我一程。后來山匪追上來,我便帶著他一起逃了?!?/br> 摁著她的人手上力道松了幾許,垂眸瞥過她衣襟里露出一截的護腕,漫不經心問:“你這般珍視,誰送的?” 樊長玉只恨自己身上有傷,又太久沒吃東西餓得快沒力氣,不然怎么可能被眼前這癟犢子制住,只能一邊盼著官兵快些來,一邊冷聲同他周旋:“一個很重要的人?!?/br> 想起言正,心口莫名有些發澀。 對方聽到這個回答似乎怔了一瞬,看著她隱隱有紅意的眼眶,問:“有多重要?” 樊長玉沒忍住罵道:“關你什么事?” 松樹上的積雪受震,大片大片落下來,謝征護著人就地一滾,一只手按在她后背收緊,像是趁機用力抱了一下她。 樊長玉哪能放過這絕佳的逃跑機會,腦門在他下顎用力一撞,趁對方抽手去捂下顎時,爬起來抬腳就踹。 謝征敏捷躲過,那狠勁兒十足的一腳踹在了一旁碗口粗的松樹上,樹上的積雪塌方一般往下墜。 樊長玉心知已失了再次下手的機會,沒再戀戰,借著這一刻的遮掩,拔腿就繼續往下方的官道跑。 幾番交手她已摸清對方武藝高強,她如今有傷在身又體力不支,只憑一腔怒火沖過去,無疑送上門給人羞辱。 她還得活著回去找長寧,不能意氣用事把自己折在這里! 謝征從雪地里坐起來,單手捂著被樊長玉用力撞過的下顎,松樹上抖落的積雪砸了他滿身,唇齒在被撞時磕到了,溢出了點淡淡的血跡。 他看了一眼樊長玉跑開的方向,聽著逼近的大片馬蹄聲,終究是沒再去尋她。 錦州戰事緊急,他作為主帥卻出現在薊州,叫李懷安認出他,無疑是給李黨遞了把柄。 他雖同魏嚴反目了,但從前畢竟替魏嚴做過不少事,李黨不可能拉攏他,只想看他和魏嚴斗得兩敗俱傷。 而且……知道了她對他并非厭惡至極,便夠了。 至少,她還這般珍視他給她的東西,說他是很重要的人。 不放心謝征獨自前來的親衛駕馬尋了過來,沿著盤山官道處下滑的痕跡找到他,見他獨自坐在一顆雪松下,身形寂寥似一頭孤狼,終究還是開了口:“侯爺,薊州府的官兵馬上就到了,咱們走吧?!?/br> 謝征淺“嗯”了一聲,走回官道,翻上馬背后,最后瞥了一眼不遠處被松林掩蓋住的盤山官道,一夾馬腹離去。 - 樊長玉一路狂奔到了官道上,總算是同從山腳下沿著官道一路盤旋而上的官兵們遇上了。 樊長玉看著風里飄飛的薊州旗和這百來十號人馬,確認他們真是官兵后,總算是得以松口氣。 李懷安和幾個官兵迎上前去:“姑娘,你還好嗎?” 樊長玉喘.著粗.氣點頭,指向身后的陡坡:“有一批官兵打扮的人假稱是商戶借住在一戶瞎眼老嫗家中,身份很是可疑,興許是山匪假扮的,諸位軍爺快去追,莫讓他們跑了?!?/br> 帶兵的正是鄭文常,他當即點了大隊人馬一路駕馬去追,只留十幾名官兵在原地保護李懷安。 李懷安看樊長玉喘得厲害,去馬背上取了水壺遞給她:“姑娘喝口水?!?/br> 大抵是怕她介意,補充了句:“這是備用的水壺,沒喝過?!?/br> 樊長玉接過道了聲謝,牛飲幾口才緩過勁兒來。 對方向著她一揖:“在下姓李名懷安,昨日多謝姑娘救命之恩?!?/br> 樊長玉道:“是公子心善載我在前?!?/br> 李懷安堅持:“車馬之便哪能同救命之恩相比,敢問姑娘名諱,李某回頭也好答謝姑娘?!?/br> 樊長玉只得道:“臨安,樊長玉?!?/br> 李懷安溫潤的眉眼里露出幾分訝然來:“整個清平縣縣城被屠,挨著縣城的臨安鎮也慘遭厄運,只余幾戶老弱婦孺活了下來,當日引開山賊保下了那幾戶人家的便是姑娘?” 樊長玉原本還擔心長寧她們,一聽他說躲在枯井里的鄰居們都逃了出去,面上頓時一喜:“是我,你怎知這些?” 李懷安道:“慚愧,反賊猖獗,薊州賀敬元賀大人親自前往盧城守關后,李某受命于朝廷,前來薊州暫代賀大人,不巧昨日剛至薊州境內,就碰上了山匪。幸得姑娘護李某周全,李某被救回去后,便聽說了清平縣的事?!?/br> 樊長玉總算是反應過來了,這人也是個當官的,當的還是薊州賀大人那樣的大官,難怪他能和薊州府的官兵一起出現在這里。 她再開口時,語氣明顯有了距離感:“敢問大人,我meimei和一眾鄰人現在可安全?” 李懷安聽著她下一子疏離起來的稱呼,眉眼溫和依舊:“她們暫且被安置在了薊州府的驛站里,眼下安全無虞?!?/br> 回答完了她的話,他才笑容和煦道:“樊姑娘無需見外,非是在公堂,無須喚李某大人?!?/br> 樊長玉點了頭,但下一次開口時,叫的依然是大人,李懷安失笑搖搖頭,終究是沒再讓她改口了。 她們在原地修整片刻,半個時辰后帶兵去搜尋的鄭文?;貋砹?,他發現了大量足跡,但連那些人的影子都沒瞧見,倒是找到了被樊長玉藏在松林邊上的老嫗。 詢問老嫗,得到的是同樊長玉先前說的一樣的回答。 老嫗怕樊長玉名節有損,絕口不提那伙人里有個假稱是樊長玉夫婿,還同她睡在一個屋里。 山匪沒找到,但好歹樊長玉找到了。 鄭文常留下部分人馬繼續在附近搜山,護送李懷安回了薊州主城。 樊長玉也是在回去路上才知,清平縣縣令一家在山匪進城時,壓根沒想過組織衙役對抗山匪,而是火急火燎地帶著自個兒一家人逃命,宋硯上京趕考去后,宋母借口家中太過冷清,也住到了縣令家去,當晚山匪殺進城,她跟著縣令一家一起逃了。 卻不想山匪會追出十幾里地去殺縣令一家,宋母最終也慘死刀下。 最凄慘的莫過于王捕頭夫婦,王捕頭召集手底下衙役,還想像那日堵住城外的暴民一樣,把這些山匪也堵在城門外,可山匪搶占先機,先破開了城門,王捕頭夫婦終究是寡不敵眾,死在了城門口。 樊長玉聽著這些,心口沉重了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