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00
然還挑挑揀揀?” 皇上好演技! 張明在心里為小皇帝的臨機應變喝了一聲彩,連忙也順勢委委屈屈地說道:“皇上,奴婢也就是說說,您寫您的……看這幾個字,寫得真心好,慈圣老娘娘若是看到了也一定會夸獎……” 嘴里這么說,他卻把手指戳在了那張帖子上張四維這個名字上,隨即就用極低極快的聲音說道:“皇上,機不可失,時不再來?!?/br> 朱翊鈞剛剛臨時發揮演技,可眼下要他做決斷的時候,他卻忍不住猶豫了起來。畢竟,馮保指手畫腳,張居正大權獨攬,他自從成婚親政之后,確實越來越難以忍受了,可是,這并不代表他對張四維就有什么好印象。這不好的印象并不是關于張四維的品行cao守,而是對于張四維的本事和手段。尤其是上一次張鯨竟然輕而易舉地坑了張四維,這位內閣次輔因而落入了馮保的牢牢監控,他因為馮保和張宏聯手演戲,至今對此記憶猶新。 所以,他想了想,沒有開口,而是用手指在桌子上劃了幾個字:“他想如何做?” 張明沒想到張四維這樣一個完全可以取代張居正的內閣次輔放在眼前,朱翊鈞竟然沒有立刻心動,而是還問得這么仔細,不禁暗自凜然,心想小皇帝也不大好糊弄。他四下里看了看,最后就瞥見了一旁擺著的一個茶盅,告罪一聲后就將其拿了過來,和汪孚林當初對張居正時一樣,蘸著水在桌子上寫寫畫畫了起來。當他挑明已經籠絡了劉守有,屆時這位掌管錦衣衛的都督僉事只要一聲令下就能盡捕馮保黨羽,他卻只見朱翊鈞竟然皺緊了眉頭。 今天張明這是第二次覺得小皇帝的反應出乎了自己的意料,可他又不敢貿貿然發問,只覺得又熱又急,背后都出汗了。他畢竟不是馮保和張宏這種和小皇帝相處非常多的人,平時來乾清宮單獨說話的機會不多,這種時候只覺得滿心忐忑,又擔心有人闖進來發現端倪,但更惶恐的是猜不準朱翊鈞的心意。也不知道等了多久,他看到朱翊鈞在桌面上用手劃了幾個字,連忙把頭湊了上去??僧斂疵靼字?,他原本的如釋重負就變成了深深的驚悚。 這個……開什么玩笑,讓張四維去和汪孚林商量,兩個人聯手?連他都知道那兩個是死敵……但最重要的不是這個,小皇帝什么時候籠絡汪孚林的? 張明心頭驚駭。他現在所做的事情,是一次貨真價實的政治投機,所以他先挑中了手中有實權的錦衣衛都督僉事劉守有,而劉守有又為他引薦了張四教,張四教引來了長兄,內閣中排名第二的張四維。這就已經完成了當初馮保和張居正這司禮監和內閣的組合,憑什么小皇帝竟然更信賴汪孚林?此時此刻,他甚至在心中暗自盤算,是不是要想辦法在馮保又或者張居正哪里戳穿汪孚林兩面派的真面目。 可是,他只不過在腦海中轉了轉這個念頭,最終還是打消了這主意——畢竟如此一來,被汪孚林倒打一耙的可能性還更大些——當下,他就委婉表示了張四維和汪孚林之間的新仇舊恨,暗示讓這兩位合作絕不可能。 朱翊鈞卻不知道張四維和汪孚林竟然這么合不來,頓時再次眉頭大皺。他沉吟了一會兒,最終沒好氣地說道:“都是自己人,什么新仇舊恨解不開?拉下臉去賠個禮就是,你還用得著這么特意來和朕說?” 之前都是在書桌上無聲的溝通,可如今卻是小皇帝的金口玉言,然而,張明聽了,卻幾乎覺得自己的耳朵出了什么問題。讓堂堂次輔張閣老去給汪孚林一個小小的七品監察御史賠禮?這世道不是顛倒過來了?如此一來,張四維還有什么臉面? 而且之前一直都是沉默再沉默,如今小皇帝突然發聲,外間正在豎起耳朵聽屋子里動靜的那些人豈不是會察覺到,他們剛剛是在密談? “你是司禮監秉筆,下頭人有什么齟齬,關你什么事?”朱翊鈞卻一點都不在乎張明的戰戰兢兢,繼續往下說道,“眼下讓他們彼此賠禮寬宥,等他們精誠合作辦成了事情之后,那么他們愛拆伙就拆伙,難道你還希望他們兩個繼續精誠合作,把你這個頭頭給糊弄了?你都是在司禮監當了那么多年秉筆的人了,總不會這種事都不懂吧?朕可警告你,少和下頭這些人廝混成一片!” 張明終于完全聽明白了,不由得伸手去擦頭上的汗。小皇帝竟然表示,只要張四維和汪孚林精誠合作,把這次的事情辦好了之后,愛繼續掐就繼續掐,他才懶得管,最好兩邊斗個你死我活,水火不容。而至于最后的一句話,那則是對他的警告,挑明再也沒法忍受司禮監和外朝沆瀣一氣的局面,讓他不要和張四維涉入過深。他知道這已經是小皇帝的底線,唯有連聲答應,當最后拿著朱翊鈞的御筆離開時,他卻只覺得喉嚨發苦。 這樣的主子不比馮保好糊弄,他希望今后能夠壓過馮保和張宏,成為司禮監掌印,可那時候他能有馮?,F在的赫赫威權嗎? 朱翊鈞在張明面前表現得強勢而不講道理,甚至還把汪孚林的名字給賣了出去,但他卻覺得自己收獲了更多。如果不是他手中還有底牌,那么剛剛豈不是要被張明牽著鼻子走了?到時候張明萬一覬覦司禮監掌印的位子,張四維取代張居正成了內閣首輔,他會不會又被人架空?可挑明了汪孚林的存在,張明也好,張四維劉守有也罷,就要去思量他是不是還有類似汪孚林這樣的底牌,行事就會對他這個皇帝更多幾分敬畏和尊重。 至于汪孚林和張四維的私怨,在他這個天子的暫時強壓之下,總應該能夠暫緩一時。至于將來怎么爆發,只要他如同祖父嘉靖皇帝那樣掌握了大權,這點事情還不好解決么?首輔不好就換一個,臣子不聽話也可以換一個,反正到了那時候,他不像現在這樣困居深宮,有的是人投靠,有的是人可用,嘉靖皇帝當初是怎么把一個個首輔當成替罪羊折騰的? 此時此刻,如果慈圣李太后在這里,知道她寄托了天大的希望在張居正和馮保身上,希望他們不要教出嘉靖皇帝這樣一個變態冷血無情的君主來,如今知道朱翊鈞竟然覺得嘉靖皇帝是學習的榜樣,她也不知道會氣暈過去多少回。 當乾清宮中這一連兩段小插曲中第一段的結果,經過劉萬鋒這個信道,最終反饋到汪孚林那兒時,已經是傍晚的事情了。得知張宏果真答應幫著李如松說情,而且還第一時間做到了,汪孚林并不覺得意外。張宏這人固然會玩弄權術手段,但卻是一個一心想著國家,想著皇帝的太監,而且在司禮監中浸yin了這么多年,總知道遼東現在的局面需要安撫。當然,得到消息歸得到消息,他當然不會立時三刻派人去告知李如松,給自己臉上貼金。 從答應李如松會幫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