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46
同時卻又擔心,萬一汪孚林把自己說過的這話拿去告訴張居正,那回頭張居正會不會聯合馮保和李太后,再訓他一頓? 而汪孚林說完這個道聽途說的傳言,就立刻話鋒一轉道:“臣素來是個極其直爽的人,既然已經到了真定府,又和知府錢普打了照面,臣就直截了當向錢大人請教了一下轎子這個問題?!?/br> 此話一出,御座上的朱翊鈞瞪大了眼睛,就連當時也在旁邊充當八卦人士的張寧也傻了。幾個太監則是彼此交換著眼色,心中不約而同轉著一個念頭。 莫非汪孚林是打算替錢普又或者張居正文過飾非? “錢知府很爽快地表示,他確實在首輔大人當初南下葬父時,送過一乘轎子,還準備了轎夫?!蓖翩诹挚吹街祚粹x那眼神一下子銳利了起來,頓了一頓的他就繼續說道,“但他對于轎子的規制卻大叫冤枉,他說,他敬獻的轎子確實很大,中間可以放屏風和軟榻,軟榻上可以額外放個小幾,供首輔大人處理公務和休息,此外還可以容一個小童伺候。而且,他堅決聲稱轎子只用了八個轎夫,絕對沒有三十二個?!?/br> “臣那時候還以為他遮遮掩掩,追問之下,他一時急了,就和臣理論了起來。首先,他說能找到一班八個,兩班十六個能夠前后步伐配合的轎夫分兩班趕路,已經是極其不容易。正如同宮中鑾駕,只要是轎夫一多,必須要精心訓練,否則臨時找的人,轎子抬起來也走不起來,前前后后必然跌跌撞撞,處處碰壁。他上哪去找抬過十六人抬大轎的人?” “而轎子越大越復雜,重量自然會越重,而元輔三月十三日從京師出發,四月初四抵達江陵,總共是五千一百七十里路,只用了二十日,換算到每天趕路的路程,常常得二百多里??v使一路騎馬,一天趕二百四十里尚且已經要顛散了架子,更何況是抬著轎子趕路的轎夫?別說兩班,十班人輪換能比騎馬更快?所以,錢知府說,這轎子就是從真定府出發,到北直隸和河南邊界的邯鄲為止,總共經過真定府、順德府、廣平府三府之地?!?/br> 如果說經史文章這種東西,朱翊鈞還有點概念,大明輿圖,他也看過,可對于真正的距離,一步都沒有出過皇宮的這位萬歷皇帝完全沒有任何概念。 聽了汪孚林這話,他不禁挑眉問道:“如果是坐轎子,每天走不了二百多里?” 這一次,張寧也終于意識到了關鍵,遂小心翼翼地說:“皇上,驛站傳遞緊急軍情,分為兩檔,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其中后者需要走夜路,換馬不換人,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馬力。而若是朝廷官員需要緊急趕路,往往難以做到如同鋪軍傳遞軍情這樣的速度,每日白晝馳驛二百四十里已是極限?!?/br> 朱翊鈞雖聽人說過張居正這轎子形同鑾駕的驕奢,可四百里加急和六百里加急是緊急軍情的兩種驛傳方式,騎馬的速度比轎子快,這種常識他還是有的,想到騎馬可以通過驛站不斷換馬趕路,轎子那晃晃悠悠的速度確實不可能更快,他的眉頭微微舒展了一些,卻只聽汪孚林繼續說道:“不過,如果從制度來說,錢大人這轎子確實還是有些逾越制度,畢竟從前的規矩是,大臣四品以上才能坐轎子,且不能超過四人抬,而勛戚武將更不許坐轎?!?/br> 此話一出,屋子里那幾個侍立的太監登時咯噔一下。 這年頭還有誰真的守著從前那些規矩?京城坐八人抬的勛戚高官都有,更何況外頭?至于什么勛戚武將不能坐轎子,那就根本是空話,這些個養尊處優,刀劍未必舉得起來的勛貴們,誰不是年紀還不大就坐著轎子招搖過市? 要真是皇帝聽了汪孚林的,因此追查下去,汪孚林也許要因此被人銜恨,可這小子是虱子多了不怕癢,到頭來李太后又或者馮保開始查張居正那轎子傳言從何而起,他們豈不是倒霉? 于是,一個太監慌忙說道:“皇上,汪掌道所言甚是,但當初四品以上官才能坐轎子,而且不能超過八人,這是弘治年間的規矩了?!?/br> 他這一開口,另外一人也連忙插嘴道:“張先生畢竟是當朝首輔,這路上又有內閣急件,坐轎子的時候還能順帶處理一下公務,真定知府錢普這事情固然辦得有些差池,可用意倒也是好的?!?/br> 當第三個人想要開口插話的時候,卻只聽砰的一聲,看到小皇帝一拳頭砸在扶手上,他頓時噤若寒蟬,哪里還敢說一個字?而讓他更加心驚膽戰的是,仿佛捶了扶手還不夠,朱翊鈞竟然又直接砸了旁邊的一個杯盞,隨著那咣當一聲,幾個伺候的太監再也不敢有半點僥幸,竟是全都撲通跪了下去,那動作絕對稱得上整齊劃一。 見此情景,張寧不由得有些猶豫,但當他瞧見汪孚林對著他做了一個非常隱蔽的搖頭動作,想到剛剛這位年輕掌道御史的膽大包天,他最終還是咬咬牙忍住了下跪請罪的動作,眼觀鼻鼻觀心地站在那里,心里卻著實七上八下擔心極了。 雖說皇帝這火氣好像不是沖著他和汪孚林來的,可天子都已經這樣發火了,他們這樣直挺挺站著真的好嗎? 汪孚林確實不想沒事就當磕頭蟲,更何況,他敏銳地感覺到,朱翊鈞的這股怒意,確實不是沖著他們來的。而且,他甚至可以進一步斷定,這些被小皇帝親自挑進乾清宮中,近水樓臺先得月成為近侍的太監,之前肯定是急功近利想要表現自己,因此察言觀色,覺得小皇帝應該是打算逐漸拿回皇權,于是故意就挑著張居正驕奢yin逸的事情來說??赡阏f就說了,關鍵時刻面對一定的壓力就立刻開始撇清,這讓朱翊鈞情何以堪? 說到底,張宏實在是老謀深算,一旦小皇帝由此意識到自己親自挑人也未必牢靠,那么接下來又會是怎樣的態度? “滾出去!” 這絲毫不加任何指代的三個字,汪孚林聽了卻絲毫沒有任何動容。士可殺不可辱,大明朝的文官們可是以“風骨硬挺”出名,到底還不是清朝那些奴才,他絕不認為,朱翊鈞這話真的會沖著自己來。畢竟,不大見皇帝的臣子如果因為一言不合就遭到“滾出去”的待遇,外頭不得嘩然一片? 最重要的是,他心知肚明自己絕對只是起了個頭,撩撥到皇帝怒火的,恰是那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太監! 果然,幾乎沒有太多遲疑,就只見那幾個太監滿臉倉皇,卻是連求饒解釋都不敢,紛紛弓著身子面朝皇帝往后退去,須臾,汪孚林就非常滿意地看到,這間東暖閣里就只剩下了朱翊鈞以及張寧,還有自己??吹綇垖幠菑埬橈@然緊張極了,他趁著朱翊鈞不注意,丟了個眼神過去讓張寧稍安勿躁,自己卻長揖行禮道:“皇上息怒,臣之前只是實話實說,若是有言辭不當,還請皇上恕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