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08
通了。 就和錦衣衛那位緹帥竟敢在汪孚林的家里安釘子一樣,這路上出現幺蛾子又怎么不可能? 第八七七章 一脈相承的汪氏風格 從京師到山海關的驛路,從京師所屬的會同驛開始,一直到山海關城所在的遷安驛,總共是十一站,七百五十里,大抵是六十里到八十里一個驛站,每個驛站的規模不等,但都養著二十匹以上的驛馬供軍情傳遞,以及朝廷特使來往。而王繼光帶著幾個錦衣衛官兵一路疾馳,自然不比驛站傳遞訊息的鋪兵日夜換馬不換人的辛苦,但晝行夜宿,每日至少得疾馳經過兩個到三個驛站,到達山海關時,也只不過用了四天,每日疾馳超過一百八十里。 這還是錦衣衛理刑千戶郭寶照顧王繼光大病初愈,又是文官,未必那么擅長騎術,否則速度還會更快。 至于半道上王繼光在京城出發之后經過的第四站漁陽驛,借口一個隨從身體不適將人留下,郭寶卻當成沒瞧見。幾個錦衣衛校尉也都是他一手挑選出來的,自然也都閉緊嘴巴不多問一個字。只不過如此一來,王繼光就成了單身一個人,連個隨從都沒有,因此入夜宿在驛站時,郭寶就每每差遣校尉幫著送水又或者打打其他下手,總算讓第一次出門辦這么重要事情,卻沒有騎術好隨從可用的王繼光少了幾分尷尬,文武兩撥人也拉近了一些聯系。 于是,當到了山海關時,同時得到汪孚林授意的他倆和押送那個察罕兒部牧民速寧的一行人匯合時,卻是險些吵了起來。 李成梁派來的那一行人卻是好打交道,客客氣氣把人交割了之后,借口要回去向大帥稟告,走得飛快。然而,光懋派來的那個隨從光蒙起初倒還好,可一聽說還要等薊鎮總兵戚繼光派人來護送他們,立時就說了一番硬梆梆的話。 “遼東李大帥派人護送也就罷了,不過是自證清白,而且那邊驛路靠近邊墻,說不定會有虜寇越關進來,可現在既然到了薊鎮,薊鎮長城全都是重新修過的,自從萬歷三年朵顏部董狐貍被打回去之后,整個薊鎮就再也沒有過戰事,還要什么護送?平白無故耽擱了時間不說,還讓別人說王侍御和各位錦衣衛膽小怕事?!?/br> 王繼光又不是掌道御史,平時也就是在大朝的時候又或者那些廷推等等場合見過光懋,只知道那是個憤世嫉俗,嘴巴大到有什么說什么的人,在清流君子當中頗有些名氣??墒?,光懋身邊的一個隨從竟然也說話這么不客氣,他登時氣得夠嗆。 見一個錦衣校尉臉色鐵青上前一步就要喝罵,他便搶在前頭喝道:“光都諫既是上書朝廷,讓朝中派人押解這個速寧進京,本憲和錦衣衛官奉命前來,業已從遼東兵馬手中將人交割了過來,該怎么走,該何時走,就自有本憲和錦衣衛官商量行事。你不過是光都諫身邊的一個家仆,竟敢指手畫腳,當自己是朝廷命官了嗎?這里用不著你了,你哪來的回哪去!” 光家這幾代雖不算極其顯赫,但好歹也是官宦世家,因此作為世仆的光蒙不知不覺就沾了幾分書香門第的清高,哪曾想今日會遭到這樣的屈辱。他沒料到錦衣衛還沒出面,王繼光竟是怒氣沖沖地頂了回來,此時不由得流露出掩飾不住的惱怒??偹闼€知道自己的身份,好容易按捺下怒火,勉強說了一句自己有命在身,結果迎面而來的又是猶如疾風驟雨一般的奚落。 “什么有命在身,你接到的不過是光都諫的命令,我等接到的卻是朝廷的旨意。國事大于家事,若是你之前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身份,本憲念在你從遼東過來一路辛苦,也不是容不得你一同入京,可你既然連上下尊卑都不懂,那就容不得你了!郭百戶,你意下如何?” 郭寶看光蒙那就更加不順眼了。但既然有王繼光強出頭,三言兩語把人罵得體無完膚,他自然約束屬下冷眼旁觀,直到此時聽到王繼光出言相問,他這才嘿然笑道:“王侍御說的極是,我當然是贊同的。光都諫自己不能親身護送,派個隨從跟著遼東兵馬把人送到了山海關,接下來一程自有王侍御和我們這些錦衣衛的兄弟,等到薊鎮戚大帥那邊也有人過來,再啟程那自然更加穩妥?!?/br> “你們……” 光蒙好容易才咽下都快迸出嗓子眼的尸位素餐四個字,好半晌方才憤憤說道,“既如此,那我就回去向我家老爺復命便是。從山海關到京師這幾百里路,就要靠各位兢兢業業了,別到時候人出了什么問題,卻又來找我家老爺!” 眼見人僵硬地行了個禮,隨即轉身拂袖而去,王繼光怒極反笑道:“看看,有其主必有其仆,不過是一個家仆,竟然也當自己是那些清流君子了!” 這要是換成從前,自己致力于成為清流君子中一份子的時候,就算打死王繼光也不會說出這種話來,可現如今他卻想都不想就說了。 而如果聽到王繼光這話的人換成是別個朝中文官,興許還會有別的反應,可在郭寶這種人的立場,他也素來討厭那些喜歡裝模作樣的清流,這會兒竟對王繼光生出了幾分知己之感,竟是笑著附和道:“王侍御這話還是小心些,萬一被外人聽見了,挑不出你政績上的毛病,就指摘你的品行cao守,這種事某些人最在行了!” 兩人一搭一檔,不遠處大步離開的光蒙差點沒氣炸了肺,只能在心里暗自大罵什么樣的頭帶出什么樣的兵,要不是汪孚林本人便是狂妄自大的家伙,又怎會力保王繼光這樣無德無行的下屬? 而王繼光和郭寶歷經了這么一場小小的風波,彼此之間卻仿佛更親近了幾分,再不像離京時不過象征性點了點頭。接下來,兩人方才把目光投向了那個速寧。雖說他們只是來接人,并沒有審問的權力,但既然一個出自都察院一個出自錦衣衛,平日理刑多了,問話中自然而然就流露出了幾分質詢的味道。奈何他們不管怎么問,那速寧張口就是一連串他們完全聽不懂的話,郭寶便有些后悔沒調個精通蒙古語的下屬過來。 吩咐下頭幾個錦衣校尉先把人好好看住之后,郭寶方才對王繼光說道:“剛剛光懋的那個隨從說了那么一通話,耽擱時間我倒也不擔心,畢竟上頭并沒有規定我們必須幾日把人押解到京城,我只是擔心這山海關城乃是人員進出的重鎮,若是一直在此拖延下去,實在是不大方便。 如今既然已經把那個礙眼的家伙給打發走了,依我看,剛剛是山海路參將吳惟忠陪我們來的,干脆去請他派兵護送我們一程如何?橫豎薊鎮就是派人來,也應該走的是這條驛道。聽說他和王侍御你的上司,廣東道掌道御史汪大人有過一面之緣?!?/br> 如果是汪孚林人在這里,他必定會說,何止一面之緣,吳惟忠那時候因為對戚繼光和汪道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