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73
上關系了。 等到敷衍兩句后,他離開這狹窄的院子,上了馬車,他還沒開口問,鮑二老爺就氣急敗壞地說道:“雷瘟神之前明明聽說去了襄陽,挑那位分巡道徐觀察的刺,怎么突然殺回武昌了?小官人,這個雷瘟神可了不得,你知道他這個巡按御史前年上任湖廣那會兒,參倒多少人?” 鮑二老爺直接伸出一個巴掌,隨即又將其翻了過來,心有余悸地說道:“前年因為預備倉里頭貯存的糧食不夠,整個湖廣總共十幾個縣令被罰俸甚至降調!這事辦成他任滿調回去了,可去年因為湖廣大災,不少官員又拿著賑濟的糧食和糧商之間做交易,結果他又第二次調來巡按湖廣,這一次,整整參倒十位朝廷命官!其中七個縣令,兩個通判,一個分巡道,總共十個人!其中一半直接革職,還有一半追奪贓款之外,還要發遣充軍。偏偏此人乃是高閣老一手提拔起來的!” 仿佛生怕汪孚林不知道此中厲害,胞二老爺低聲說道:“這次他去襄陽找麻煩的那位分巡道徐學謨徐觀察,則是與張閣老素來交情最好的,較之你那與張閣老是同年的伯父南明先生更要關系親厚,所以,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這湖廣的水真深,果然是他又被汪道昆坑了!不過這次他還順帶坑了那位周縣尊,總算多拉了一個人下水! 汪孚林追問之下便得知,這位擁有雙重綽號雷青天和雷瘟神的湖廣巡按御史,其實叫雷稽古,在湖廣端的是一位傳奇人物。此人初任官和舒邦儒以及黃龍一樣,都只是主管刑名的一府推官,但因為清理積壓案件的效率奇高,被慧眼識珠的高拱挑中,擢升為監察御史,在巡按湖廣之前已經巡按過陜西,端的是人到哪就“禍害”到哪,就連巡撫和三司見了此人都頭痛。 “他不會這次不盯那些大人物了,改而盯上我等商人了吧?” 對于鮑二老爺那嚇得簡直快昏頭的姿態,汪孚林忍不住暗自贊嘆了一句——當官當如雷青天,這才叫兇名卓著??!只不過,想想雷稽古并非那等沽名釣譽一味賣直的官員,而是實干家,這次如果是這么一位位卑職高的巡按御史要悍然介入,誰也攔不住,他頓時暗自慶幸本來就沒想著一味強壓。 于是,他安慰了一下深受打擊的鮑二老爺,想了一想就開口說道:“對了,二老爺在漢口多年,也算是半個本地人了,既然這么怕那位雷侍御,找人遠遠盯一盯他如何?” 見鮑二老爺立刻心動了,他就補充道:“倒不是為了別的,萬一雷侍御本來沒想管這件事,卻萬一被人攛掇了來呢?” “我這就去安排!”鮑二老爺對于雷稽古的兇名那是怕得無以復加,此時立刻叫停了車馬,召來一個管事吩咐了幾句,等坐回去之后,他才右手握拳,輕輕捶著左手,顯然心里非常之沒底。 這時候,汪孚林突然開口說道:“對了,如果那位雷侍御有插手這樁案子的跡象,二老爺不如先下手為強,直接聯同苦主,到漢陽縣衙告狀!” “???”鮑二老爺不禁吃了一驚,“小官人帶著周縣尊的師爺來找我,不是希望我撫恤好了苦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原本就是雙重打算,事情出得太大,很可能捂不住。而且,據我所知,這次洞庭商幫突然挑起的械斗,來得太突然,而且徽幫沒想到他們會這么兇狠,這才吃了大虧,死傷慘重,可對方為什么選了這么個時機,又下手這么狠,二老爺可弄清楚了?既然是直接打到新安碼頭上來了,那是別人進犯,不論如何都是我們有理。如果別人要把事情鬧大,我們自己先把事情鬧大,這樣才能奪取主動!” 鮑二老爺先是錯愕,可仔細想了一想,他最終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也好,那周縣尊那兒,還請小官人幫我言語一聲。唉,我之前就想著,這件事鬧到最后,說不定得靠南明先生看在同鄉之誼上,給咱們徽商幫忙兜底了?!?/br> 當汪孚林再次見到周縣尊,提到雷稽古這個人時,他就發現,鮑二老爺之前那強烈的反應絕非過度,因為一直在他面前表現得很是從容不迫的周縣尊,這會兒也差點沒從椅子上用一個高難度的動作蹦起來,甚至連說話的聲音都哆嗦了起來。 “雷……雷……雷瘟神什么時候回來的,我怎么不知道!” 他之前可一直沒有對汪孚林說漏嘴,難道是兩個師爺一不小心露了口風? 一句話出口,他才意識到自己失態了,可這時候相較于讓汪孚林看笑話,他更怕的是讓雷稽古抓到小辮子,勉強落座之后就訴苦道:“這雷稽古實在是太會雞蛋里挑骨頭了。我上任之初,就因為他來清查預備倉,于是緊急自己掏腰包給預備倉添了五百石糧食,這才躲過了被罰俸。去年大災我賑災得力,壓根沒沾染那些黑心糧商,可仍然被雷稽古找了一堆茬?,F在他這個最擅長刑獄的要是再插手,我這個縣令真的就沒法干了!” 所以說,自己那點兇名和這位比起來,真的是小巫見大巫! 汪孚林心里冒出了這個很不相干的念頭,隨即便笑容可掬地對周縣尊欠了欠身:“縣尊,這次攤上這樣一樁案子,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要想捂蓋子已經不可能了。既然如此,縣尊何不搏一把?請您聽我說,畢竟這是在漢陽縣的主場,如果……” 說著說著,他的聲音就低沉了下來。而周縣尊則是聽得眉頭緊皺,繼而又漸漸舒展開來,最終用力一敲扶手,咬牙切齒地說:“干了!狹路相逢,勇者勝!我這次又沒做虧心事,不怕他雷瘟神找碴!” 第三五六章 果然有黑手 后世的武漢三鎮中,漢水改道入長江之前,漢口鎮還只是一片蘆洲。而漢陽武昌隔江相望,漢陽府的作用主要在于商貿,而武昌府卻是軍事要地。盡管襄陽和荊州名聲亦是赫赫,但在明初定湖廣首府的時候,最終還是沿襲元朝的行省設定,選了武昌為布政司治所。除卻江夏縣、武昌府這兩處衙門之外,武昌府城內,尚有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揮使司這三司,再加上巡撫衙門,巡按御史理事的察院,林林總總好幾套班子。 這其中,位于武昌府察院街的察院,地位最為超然。巡按御史直接向都察院負責,不受任何其他衙門轄制,只有巡撫因為都掛著都察院的憲職,行文之中可以請巡按御史配合自己的某項工作,其他衙門若是行文,巡按御史不樂意的話根本就用不著搭理。奈何這樣風光無限的官職,只有區區七品,而且一旦你在任上得意過了頭,日后萬一從都察院中調出來,別人一打壓,前程便立刻堪憂。因此,無數都察院巡按御史的前輩們總結出了一大經驗。 那就是,背靠大樹好乘涼!每一個御史身后,大多站著一位朝中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