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55
外打賞銀子五兩,這錢雖比尋??偷拈T子賺的少,卻好在不用提心吊膽。 汪孚林和汪道貫一路走一路說話,當進入最深處的書房時,他就見到了汪道昆。自從當初夏稅絲絹風波鬧到最大的時候,汪道昆起復為鄖陽巡撫之后,到如今正好一年掛零,可汪道昆看上去卻顯得相比當年山居歲月消瘦了幾分,顯然,這當官并不是當得那么舒心,但眉宇間卻顯得闊朗了許多。他連忙上前行禮,這次卻是笑吟吟叫了一聲伯父。 汪道貫記得,汪孚林從前對自己的長兄素來稱呼南明先生,這一聲伯父叫得蹊蹺,當即打趣道:“無事獻殷勤,非jian即盜??煺f,難不成你今天是來找大哥關說人情,還是替人疏通門路?” “叔父,小侄似乎從來沒干過這種事吧?”汪孚林對汪道貫這位沒長輩樣子的叔父那可絲毫不怵,沒好氣瞥了他一眼,這才直截了當地說道,“我今天早上去了漢陽縣衙,結果卻聽到了一大堆很讓我詫異的傳聞,因此也沒敢直接去見我爹,而是來找伯父問個究竟,叔父你既然也在這里,那就再好不過了。我爹那是怎么回事,明知道伯父上任也躲了不見,還有,徽州發生的那些事他難道都不知道?” 面對汪孚林這顯然滿腹的疑問,饒是汪道昆這輩子也不知道見識了多少風風雨雨,仍然有些躊躇該怎么回答。畢竟,之前他和弟弟堂弟到鄖陽上任,偌大的松明山汪氏,竟是那時候還年不滿十五的汪孚林挑大梁,把那一連串事情全都給擔下來了,其中甚至包括胡宗憲的五周年忌日cao辦。所以,他對汪孚林寄予了相當的厚望,可一想到其父汪道蘊,他就忍不住頭疼。最后,還是汪道貫先開的口。 “孚林,你爹那個人……怎么說呢……”畢竟是同輩,汪道貫又是肆無忌憚的狂狷性子,干脆決定實話實說,“他這個人,說得好聽是清高,說得不好聽,那就是迂腐,太不合群,從前在松明山汪氏就是如此,在兩淮經營鹽業的時候如此,跑到漢口還是如此。大哥上任之后巡視漢陽府,本來也打算和他見一面,順便也想讓人知道,大哥有這么一個族弟在那兒,誰知道他竟是躲了。躲了就算了,還特意送了一封信來,說是七千兩銀子沒還清,沒臉見大哥?!?/br> 說到這里,汪道貫已經是又好氣又好笑:“至于徽州的事情,大哥每次代你送信給他,他都是三言兩語就把人打發下去,如果你在信里沒說,那就肯定沒人告訴他,他和那些徽幫的商旅士子都不怎么往來。據我所知,你娘不得已拋開你們兄妹幾個留在漢陽,就是實在不放心他那孤高卻動輒得罪人的性子?!?/br> 汪孚林頓時深深嘆了一口氣。他既然早就知道老爹如此不靠譜,自尊心還特別強,之前哪會在信里炫耀自己的成就?既然如此,看來汪道蘊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而別人既然看其擺出如此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勢,恐怕也不會多事。所以,一貫人稱鬼主意最多的汪小官人,這會兒摩挲著下巴,著實不知道下一步應該如何是好。如果是不相干的人,他壓根不用考慮太多,問題那個可是在禮法上能夠把他壓得無法動彈的爹! 就和他現在完全掌控了對金寶的生殺大權一個樣。 如果人干脆是十惡不赦的渣爹也就罷了,可汪道蘊只是性格有問題,做事有問題,其他的都談不上。而母親吳氏則顯然是一個很惦記兒女的人,那三套衣裳鞋襪便是明證。要不,下一劑猛藥,順著漢陽縣衙那些人對老爹的排斥,挖個坑給人跳?辦法可行,但具體怎么做值得商榷,否則,以汪道蘊的個性,只怕羞死也不會回鄉…… 汪道昆見汪孚林那攢眉苦思的懊惱樣子,本想開口說什么,卻只見汪道貫把手指放在嘴唇上,示意他不要做聲,他不禁啞然失笑。想起汪道貫說過汪孚林曾經把他當成游野泳的閑人,在岸邊守了三天,兩個人又是師從方先生,關系熟稔非同尋常,他也就干脆樂得看個熱鬧。果然,不消一會兒,他就看到汪孚林站起身來:“伯父,要把我爹勸回去,恐怕我得想想辦法,我想向您借個人?!?/br> “誰?” “把仲淹叔父借給我?!蓖翩诹忠娡舻镭烆D時一愣,他便笑瞇瞇地說道,“有些話我這個當晚輩的不好說,到時候只怕要叔父幫忙出馬。再有,我回頭還有一些關于生意上的事,想和叔父商量商量?!?/br> 汪道昆雖說宣揚農商應該并重,可他終究是個當官的,總不可能親自去做生意,弟弟汪道貫和堂弟汪道會那也全都是詩文一流,打理庶務卻完全不行,所以只能眼看著松明山汪氏在兩淮鹽業的份額日漸下降。盡管他很不希望腦筋很好,能夠在仕途上有所突破的汪孚林在商業上分心太多,耽誤科舉,可最終還是看著汪道貫道:“仲淹,既如此,你便給孚林參詳參詳?!?/br> 從看熱鬧的人變成做事的人,汪道貫大為懊惱,可汪孚林才還了家里七千兩銀子欠賬,汪孚林還對他的父親汪良彬言明,年底加還一筆利息,他也不好為難太過。等到汪孚林又匯報了幾句,起身離去,他和汪道昆打了個招呼送人出去時,嘴里便抱怨道:“哪有你這樣使喚叔父的侄兒!” “誰讓叔父你們把我爹給慣壞了?” 汪孚林嘟囔的聲音很低,低到讓人難以聽清楚,但他相信,汪道貫肯定還是聽到了:“欠了這么多銀子卻不追債,所以爹販鹽漢口這些年,竟然把別人賺大錢的生意給做到幾乎虧本。他病愈之后不做生意了,你們還是不追債,于是他又去當門館先生,實話實說,這個這個職司怎么謀來的,我覺著實在值得商榷,可他竟然還把東主和同僚全都給得罪了一個精光。所以,我要勞煩叔父出馬的不是別的,只請叔父出面,去向我爹追一下債?!?/br> 汪道貫這二十多年來也不知道見識過多少人,可第一次發現自己有些白活了。當兒子的明明已經替父親向債主還清了債,如今又要債主去向父親逼債?汪孚林這是什么見鬼的邏輯? 第三四三章 親戚還是仇人? 汪孚林知道巡撫衙門前門那一大堆人,哪里愿意和汪道貫這么出去被人圍觀。再加上此刻天色已晚,漢口鎮那種徽商云集的地方,大名鼎鼎的汪道貫很可能被人認出來,他就和汪道貫約了個時間,明日午后在漢陽縣衙附近那家茶館碰頭,而后由汪道貫的隨從領著,悄悄地從后門坐了馬車出去。 雖說作為湖廣巡撫的官衙,來拜會的人大多擠在前門,而后門也有那些鉆營的人窺伺,可被人一擋,自然都無法上來,只能眼看汪孚林上了馬車駛出了狹長的巷子。 至于等在前門的鮑舒城和其他隨從,得了門子遞話后,就立刻離開了,讓那些等著汪孚林出來想要打探個究竟的訪客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