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
說完這話,她一合雙手,喜笑顏開地說:“金寶,以后聽小姑的話,小姑就給你吃糖葫蘆!” 就連原本死沉著一張臉的汪二娘,也一下子被小妹這童言無忌給逗得撲哧一笑。直到這時候,提著一顆心的汪孚林才算是松了一口氣。 家和萬事興,只要能在外頭那兩位他還沒照過面的爹娘回來之前,把家里安頓好,將來見面那一關總能過得容易些! 第二十七章 鬼才要當糧長! 汪小妹興高采烈地摘掉了汪家最小的帽子,汪孚林一路上又猶如講故事一般,將府城縣城中發生的那些事情娓娓道來,汪二娘終于忘記了心里那幾分不痛快,時而驚嘆,時而緊張,時而氣憤,時而歡呼,徹頭徹尾一副她這個年紀少女該有的樣子。尤其是等回了家,一家人圍桌而坐吃飯的時候,聽到汪孚林提到自己那會兒要和程乃軒割袍斷義,卻被程乃軒和為官眾誤以為高風亮節的時候,她差點沒笑岔了氣,小半碗飯全都扣到了一旁汪小妹的裙子上。 “二姐!”汪小妹卻還聽不太懂這些復雜的東西,這會兒頓時氣鼓鼓的,“你賠我裙子!” “好了好了,送給你和你二姐那兩匹顏色新的絲絹,盡你先挑,趕明兒就裁一條新的馬面裙!” 汪孚林立刻當了和事老,幫忙小妹收拾干凈后,他見汪二娘也趕緊收拾了地上飯粒,又埋怨他偏在吃飯的時候講笑話,他卻不管不顧,一本正經地又說起了程乃軒挨打的事。果然,汪二娘又笑開了,整個人都因笑容而顯得鮮活亮麗了起來,反應過來后又是臉一紅,兇巴巴地叫道:“哥,你故意的!” “對,我就是故意的!”汪孚林笑著在她眉心按了按,這才提醒道,“小小年紀,別時不時就這么兇,還皺眉頭,小心變老!以后家里人口多,你哥又是個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都得靠你這個精明的meimeicao持,你也得常常多笑笑才是,反正日后能干活的人多了!” 自從兄長從長時間的昏迷中蘇醒過來,而后開始恢復,汪二娘就只覺得往日那個生人勿近的書呆子哥哥漸漸變了,變得開朗和煦,可親可敬。此時此刻,她破天荒沒有發火把人兇回去,雙頰微微有些紅,嘴上卻猶自硬梆梆地說道:“哥你說得輕巧,是吃飯的人多了才對!爹娘都在外頭,我管著家里開銷,現在家里已經沒剩多少錢了,只等上半年的租子,否則咱們就都去喝西北風啦!” 金寶自打回來還沒怎么和汪二娘好好說上話,此刻聽到她抱怨開銷,他正想開口攬活,卻只見汪孚林猶如心有靈犀一般朝他瞪來一眼,頓時老老實實不敢多事,心里卻尋思著自己能夠從別的地方幫什么忙??上乱豢?,他就看到汪孚林解開了身邊一個小包袱,把一錠雪花大銀放在了飯桌上。 汪二娘也不過嘴上說說,壓根沒指望哥哥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她目瞪口呆地看著桌子上這銀子,竟沒顧得上這會兒飯還沒吃完,伸手過去抓起來一掂量,又一看底部,當即瞪著兄長道:“哥,你這打哪來的?竟然是都轉運鹽使司鑄造的官銀,怕不有十兩重!” “這是程乃軒的父親,程老爺送的程儀,你收好?!蓖翩诹纸忉屃艘痪渲?,見汪二娘歪頭沉吟了起來,他冷不丁又是一指頭按在了她的眉心,“好了,別想這么多,我知道人情債難還,日后一定會設法還,不用你cao心。你只要好好管著家里開支帳,至于從哪里弄錢,那是你哥我的事!” 汪二娘還是第一次看見這樣的官銀。盡管汪孚林把那位程公子形容得猶如丑角似的,可只看程老爺的大手筆,只看他能拿出官鑄銀兩,程家豪富身家便可想而知,而這樣的善意,全都是沖著哥哥的面子。于是,她沒有再多說話,只拿出手帕將這一錠銀子仔仔細細包好放入懷中,等拿起碗又撥拉了兩口飯,她方才突然想起另一件事。 “哥,你這次進城的時候那么急,我只來得及給了你一把散碎銀子,大約二三兩,你住了這么多天客棧,這次又捎帶了這么多東西回來,錢哪來的?” “從小到大,壓歲錢的銀錁子也收了不少,足足一二十兩,我之前就料到有這事,全都剪碎備在那里,不就有錢了?” 汪二娘登時愣住了。她小的時候,家里比現在更殷實,和那幾家最富裕的族親都有往來,每逢過年,長輩們常常會打賞那些鑄造精致的銀錁子,什么紋樣都有,幾年也攢下來好些,可后來父親突然常年在外行商,母親守著家里少有和那幾家走動,這樣的待遇也就沒了,就連過年時舅舅給的壓歲錢,也就是新鑄造的幾十文新錢而已。那些錁子她一直都珍藏著,閑來無事常會數數,記得哥哥暗地里也是,沒想到哥哥這一次竟是動用了! “哥……” 見一貫潑辣兇悍的汪二娘竟是眼睛微紅,汪孚林有些不能理解她的情緒。畢竟,他沒有從前那段家境轉變時刻的經歷,對于那些他認為是私房錢的銀錁子,當然也沒有太多的珍視。他想了想,沒有開口安慰meimei,也沒有遞什么帕子,而是岔開話題道:“大家趕緊吃,吃完了整理一下東西,否則明天怎么送禮?” 這一夜,一家人折騰到很晚,才把一份份的禮物分好。至于這次跟著回家的秋楓和連翹,空屋子雖有,但還沒收拾出來,也就只能讓連翹暫時跟著汪二娘和汪小妹一間屋,秋楓和汪孚林金寶一間屋。這一夜,有人睡得安穩,有人輾轉難眠,次日早起收拾了之后,眾人立刻開始了一家家送禮。 汪孚林記著之前南明先生送那四個轎夫的人情,親自帶著金寶去了松明山下那一座座豪宅之中最雅致的一座,目的自然是道謝兼送禮。 他剛遞上帖子,門房卻先端詳了他一眼就笑道:“那幾天得知小相公成功翻轉了局面,維護了名聲,老爺高興得不得了,還夸汪氏一族后繼有人。不過今天小相公來得不巧,我家老爺前幾日就應邀和兩位叔老爺,還有豐干社的幾位相公去了河對岸西溪南村吳氏果園會文,不在家中。要不,小相公留下東西和帖子,趕明兒老爺回來,小人送個信給您?” 汪孚林知道這應該不是搪塞,而是這一趟真不巧。他也沒什么氣餒,留下拜帖和禮物就告了辭。接下來,他又帶著金寶去了一趟族長汪道涵家。 這一回,汪道涵對兩人的態度便親切和煦多了。不論是看在汪孚林憑借一己之力,成功翻轉了對己不利的功名風波,還是在大宗師面前詩文出彩的份上,他都得對族中這位后起之秀客氣一些,所以收禮之后,他的回禮卻貴重好幾倍,竟是贈了汪孚林一方歙硯,一錠徽墨,又激勵他好好上進求取功名,甚至還鼓勵金寶好好讀書,孝順長輩,說了好一番場面話,他才送了客。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