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4
書迷正在閱讀:盲途、舍你、珠蒙塵、男友太愛我了,怎辦!、今日宜喜歡你、一個總在倒霉的娛樂圈黑心蓮、神醫與大俠、末世重生之暗影詭道、自造男神、師傅,弟子有錯
:“狗兒走丟只有三歲,這都過去了四年多了,且丟的時候是個白胖小兒,找回來瘦的不成人樣,倒好似街面上的乞丐,哪里看得出來?!毙『⒆尤菝沧兓?,隔個三五年就又是另外一番模樣兒。 審問柴大夫婦,問及為何柴狗兒往會館那條巷子去了,柴大便道:“我有個兄弟鄭六就住在那條巷子后面,我們夫妻倆帶了狗兒去鄭六家吃酒,他家新添了個小閨女,哪知道狗兒好動,自己跑出來,就出事了……” 柴大媳婦的供詞與柴大供詞相同,并無明顯的破綻。 馮九道辦案老道,傳了柴大夫婦來審,問完了話威嚇兩句,這婦人便坐在公堂上撒潑:“我兒被砸死了,大人不去追查兇手,不去抓那建房子的主人,偏要來審苦主,這是什么道理?難道就因為我們是平民百姓?” 她一個做暗娼的早就不要臉皮,甚樣事體都做得出,當著官差就敢撒潑,脫鞋扯襟子,滿地打滾說是京兆尹官官相護,不替她家做主。就算是不替她兒子以命抵命,也該償些人命錢,不然他們夫婦老了連個頂盆摔瓦的人都沒有,唯一的兒子被砸死,這下是連半點指望也沒有了。 馮九道氣結,連拍了好幾下驚堂木才將這婦人嚇住。堂上站班的差役側頭還能看到她扯開的襟子里面穿著大紅色的鴛鴦肚兜,胸脯鼓鼓將肚兜撐的滿滿,暗暗咋舌,這婦人大膽,敢在馮大人過堂的時候打馬虎眼。 馮九道傳了鄭六夫婦過堂,果然那日正是他家小女兒的滿月酒。他與柴大是舊識,認識也有好多年了,提起柴狗兒,倒嘆息一回:“好容易找回來了,沒想到還是沒養住?!?/br> 問及柴狗兒找回來之后,柴大對孩子可好,鄭六還道:“柴大原來也是個疼孩子的,只是自狗兒丟了之后消沉了幾年,好容易找回來了,可狗兒在外面學了許多壞毛病,好好的孩子凈干些偷雞摸狗的事兒,柴大兩口子沒少生氣,也下手教訓過……” 在沒確實的證據之前,馮九道也不能將這夫婦倆給關起來,再說柴狗兒還在家里放著,天氣漸熱,總要找地方下葬。 放走了柴大兩口子,馮九道便開始提審那些暴亂的閑漢,結果卻從這些人中查出幾個可疑之人,其中有兩人的親戚在晉王府供職,另外一人的叔叔在皇后娘家府上做個體面的管事。 這幾人咬死了自己就是路見不平,見到當官的欺侮平民,明明出了人命還想以勢壓人,這才為柴大兩口子出一口惡氣。 馮九道滑的跟條泥鰍似的,見事情扯上了皇后娘家跟晉王府,也不管此事與這兩府可有關聯,立刻便將此案轉呈刑部。 齊帝萬沒料到此事竟然還能跟皇后娘家與晉王府扯上關系,原本只是個尋常的人命案子,沒想到真查起來卻是個案中案。他當著晉王的面兒雖然未曾說什么,但臉色黑的難看。 晉王自來不喜歡夏景行,總想著找機會折騰他;太子又因燕王與夏景行沒丟臉,齊帝都看在眼里,可若是皇后娘家與晉王聯手,豈不是說太子已經與晉王聯手? 齊帝但愿自己多想了,只盼此事湊巧了,皇后娘家想著替太子出氣,兩下里湊到了一處,而不是他懷疑的晉王與太子來往密切。 自有了新的證據,言官在朝堂上便不再追咬夏景行治家無方,致使其妻建造會館出了人命官司,轉而開始用新的攻擊方式,彈劾他明知官員不能經商,夏家卻堂而皇之的做著生意。 其景實大齊雖然嚴禁官員經商,可官員親眷以及家下門人經商的不在少數,壞就壞在旁人家里內眷至多經營著幾家鋪子賺些脂粉錢,可夏芍藥卻做的是大生意,都做到了商會會長,誰還會信她只賺著幾個胭脂錢。 言官咬他的時候,夏景行還并未辯解,但咬到夏芍藥經商一事,他卻忍不住了,當庭站出來為老婆辯解:“啟奏陛下,微臣當年落魄,流落到洛陽,身無分文,招贅入了夏家門。夏家世代經商,且在洛陽也屬巨富之列,并非微臣為官之后才開始做生意。且后來微臣在幽州征戰,夏家傾盡祖產,連祖屋花田都賣光了,籌措軍糧,落得個一窮二白。夏家家主乃是微臣岳父,微臣開不了口讓岳父與妻子不再涉足生意場,也做不了岳父妻子的主?!?/br> 有咬他的言官恨不得唾他一臉:啊呸!你都官至二品了,還連家里的主都做不了,唬誰呢?! 他不提夏家籌措軍糧之事,有心想為他開脫的人還想不到這上面去,經他自辯之后,立刻便有人為他辯解,從夏家的大義說到了門第,以及夏景行招贅的身份,他上面還有岳父當家,夏家門里自然輪不到他當家作主。 招贅之事,原為世人所不齒,但凡不是走投無路,或者起了攀附之心的,豈能走上招贅這條路。 只是夏景行今非昔比,他如今位高權重,深得齊帝倚重,手握京畿重兵,旁人在指摘他招贅身份的同時,不免要掂量下他的地位。 況且鎮北侯府是個什么狀況,南平郡主的潑辣長安城人盡皆知,打起來都敢撓個鎮北侯滿臉開花,想當年懷化大將軍不過是個空有氣血之勇的少年,走投無路之下入贅也在情理之中。 有狠咬夏景行的,就有為他辯解的。咬人的一方提出懷化大將軍為官卻縱容家人經商,以權謀私,此等公私不分的人實沒有掌軍資格,應另選賢能為圣人分憂。而辯解的一方卻從懷化大將軍的出身戰功乃至入贅的夏家都是精忠報國之士入手,論證了他實乃是為君父分憂的良材美玉。 齊帝算是看明白了,下面這些咬人的言官最終目的并非是夏家人經商,還是劍指京郊大營的掌軍之權。想到這些攻訐夏景行背后之人的用心,他眸色沉沉,從晉王掃到了二皇子,若是太子解禁,想必這里面還有他的一份功勞。 他好容易相中個可堪大用的人材,只因不是他們陣營的,這些人不但不考慮夏景行為國為君分憂的能力,還想著將他拉下馬來。 想到這里,齊帝怒火中燒,當庭發怒,下旨將咬的最兇的兩名言官拖出去重責,并且在朝堂上逼問其余臣屬:“若是朝廷需要,你們可肯將所有家財盡捐?” 被問及的朝臣噎了一下,想當眾表態愿意為了朝廷粉身碎骨捐盡家產,又怕被齊帝當了真,萬一皇帝陛下心血來潮,張口便收了他全部家產……到時候哭都沒地兒哭去! 猶豫的當口,齊帝又去問下一位,接連問了三四位大人,大約大家都有從眾心理,前面的人沒有應下來,后面的也放棄了這個大出風頭表忠心的機會。不得不說,大家的擔憂是相同的。 齊帝震怒:“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