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
書迷正在閱讀:盲途、舍你、珠蒙塵、男友太愛我了,怎辦!、今日宜喜歡你、一個總在倒霉的娛樂圈黑心蓮、神醫與大俠、末世重生之暗影詭道、自造男神、師傅,弟子有錯
道呢,就……只有我房里侍候的幾個丫環們聽到了,旁人都不知道呢?!弊屇愫茸砹苏垓v我! 榴花原本是來回話,熱水已經提好了,姑爺可以沐浴了,聽到這話差點笑出聲來,稟了一聲便退出去,捂著肚子偷笑不已。 第二十章 長安城內,每日的熱鬧是從小攤小販們,以及街上的早點鋪子開始的。還有那些摸黑上朝的官員們。 這等事情辛苦,卻也是殊榮,并非人人都有機會在五更天就洗漱穿了朝服往皇城趕的。 比如鎮北候就沒有這份殊榮。 老鎮北候只生了寧謙這個獨子,身體又一向病病歪歪,等到南平郡主進了門,將嫡長孫抱到自己院子里,便三不五時的病一病,這等情景直到嫡長孫到了十二歲年紀,才撒手西去。 老候爺過世,自然是寧謙這位候府世子承爵,南平郡主便成了候府名正言順的候夫人。 檀云院里的燭火燃了一夜,到了天亮,福嬤嬤才小心進去,將蠟燭吹熄了,往紫檀木雕花架子床前一立,小聲輕喚:“夫人,要不要起身?” 閉著眼睛一夜未曾睡去的候夫人緩緩睜開了布滿血絲的眼睛,揉揉一抽一抽發疼的額角,緩緩坐了起來:“阿福,候爺可曾回來了?” 福嬤嬤是南平郡主的陪嫁丫環,等她嫁進了鎮北候府,又順應郡主之意嫁給了候府管事,在整個鎮北候府很是體面。 她再體面,主子日子過的不好,她也不敢懈怠。 福嬤嬤上前去扶了候夫人起身,很是委婉的勸解她:“夫人,候爺在外事忙,許忙完了就回來了?!毙睦镆蔡婵ぶ鞑恢担汉驙斢譄o官職在身,有什么可忙的? 候夫人冷哼一聲:“還不知道他?也不知道又被哪個狐貍精勾住了!”她一夜未睡,脾氣本來就不好,這會兒忍了又忍,還是生出一股想要將房里東西砸碎的沖動。 老鎮北候身子骨一直不好,生命的最后十幾年便歇在家里,不曾在朝上當過差。而候府世子寧謙倒是生的一表人才,又有幾分學識,原本也在朝中任職,只因與南平郡主之事,未成婚之前便被罷官解職,令在家反思。 這一反思便是十幾年,直到南平郡主生的寧景世都可以說親的年紀,還不見鎮北候寧謙返朝的跡象。 男人賦閑在家,除了去外面與文人士子詩酒唱和,便是沉湎在女色之中,謂曰:忘憂。 福嬤嬤倒是想勸南平郡主看開點,她與寧謙這輩子開頭就很糟糕,真在一起過起了柴米油鹽的日子,起先寧謙還能忍著點南平郡主的脾氣,只后來在家閑置太久,原來那一份想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想法沒了盼頭,便剩了滿腹的怨氣。 南平郡主的娘家再尊貴,真嫁到了鎮北候府,又生了一雙兒女,哪里能夠如少女時隨心所欲? 這時候再提和離,豈不讓全長安城的人都看了笑話? 就算如今在長安城的女眷之中,哪怕外間傳著寧謙的風流韻事,真捅到了南平郡主面前,她還得強撐著笑意替寧謙將這事圓過去,“我家候爺在外間與人喝幾杯酒聽個曲兒,倒是勞動旁人記掛著,真是謝謝了?!?/br> 這等事情,就算是往宮里去說,也無人替她作主。 誰讓當初她哭著喊著非要嫁給寧謙呢? 只不過鎮北候在外面風流歸風流,府里抬進來的兩房妾室在南平郡主的手段之下,并無所出,總算是令人欣慰之事。 南平郡主在福嬤嬤的服侍之下打起精神洗漱完畢,又有女兒寧景蘭前來請安,陪著她說話解悶,一起用早飯。 寧景蘭已經十二歲了,不光生的頗有幾分當年南平郡主的風姿,就連脾氣也有幾分南平郡主的影子。福嬤嬤在她面前說話一向小心,這么個花朵兒一般的姑娘,卻嗆口得很。 寧景蘭進來便問起寧景世來:“哥哥呢?怎的今日沒來?” 鎮北候爺自己三不五時便在外間留宿,原本兩個兒子,長子原是老候爺管著,長到十歲上宮里給皇子們選伴讀,送了兩個兒子進去,南平郡主巴望著選了自己的兒子,還特意在晉王面前念叨,最后送出宮的卻是寧景世。 寧景行成了三皇子的伴讀。 三皇子母妃早已過世,一向養在皇后身邊的,皇后又有嫡出的太子,三皇子便不大顯得出來。 但真到了選伴讀的時候,三皇子反倒吃香起來。 他在皇后宮里長大,向來對太子是言聽計從,不似貴妃宮里出來的二皇子,今上既寵,隱隱還有跟東宮太子別苗頭的意思,真被二皇子選中去做伴讀,將來是福是禍可就真難預料了。 太子早已經讀書,身邊已有伴讀,此次不過是給十三歲的二皇子與十二歲的三皇子選伴讀。 路上兄弟倆同車進宮,寧景行便嘆氣:“做皇子伴讀,定然是要有些真本事的?!?/br> 寧景世便洋洋得意:“到時候看我的!”十分的看不起寧景行。 這個兄長養在祖父身邊,平常便話不多,還有些唯唯諾諾,完全不似他在般在鎮北候府里撒著歡的玩耍淘氣。 等真到了宮里,聽得二皇子也喜歡拳腳功夫,寧景世便非要與二皇子一較高下,被府里那幫侍衛們捧著,他也練了一套拳法,只當自己拳術無敵,完全無視了二人的年齡差身高差。 寧景行倒是苦勸:“二郎別瞎說,你那點拳法,在二殿下三殿下的面前就別再班門弄斧了?!?/br> 寧景世在南平郡主身邊常聽得她咒罵寧景行,對這位兄長向來并無尊重,還當他勸著自己是不安好心,怕自己出了風頭,寧景行便不能留在宮里做伴讀。 他彼時還是六歲多的幼童,哪里懂得面上掩飾的功夫,又立誓要在皇子們面前大放光彩,好壓倒寧景行一頭,留在宮里做皇子伴讀。 因此寧景行越苦口婆心的勸他,他便越當這兄長不安好心。 尋常時候二人關系可沒這么親近,寧景行這么巴巴的來勸,寧景世能聽他的才怪。 他勸的越厲害,寧景世越不相信他,偏要反著來。 那日前來參選的可不止鎮北候府一家的兒郎們,還有好幾家權臣家的孩子,秦少安便是其中一員。 寧家這兄弟倆的情形不止這些小郎君們瞧見了,便是宮里負責選拔的官員都瞧見了,心里不由嘀咕寧景行,小小年紀倒是個沉穩的,還知道護著弟弟,可惜弟弟不領情。 這也難怪,南平郡主自進了鎮北候府,王氏生的嫡長子便一直在老候爺身邊撫養。 知道的便道老候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