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9
,把之前的都補上來QAQ??! ☆、陷阱 王子騰是個野心家,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寶釵在很早之前便知道,具體在多久之前,她也記不大清了。 只是依稀記得父親對他的評價,廢太子的倒臺,有他在背后推波助瀾,新帝之所以能夠上位,其中也有他的暗自籌劃,甚至于元春侍奉新帝的事情,更是是他一手撮合的。 人走到一定的高度,不進則退,抽身退步,談何容易? 這個道理,王子騰懂,寶釵也懂。 如今太上皇對王子騰未必是心無介懷的,不過是現在朝堂上諸王奪嫡,他不得不拉攏王子騰罷了。 當局者迷,寶釵的那句“忠臣不事二主”,王子騰到底還是誤會了。 當初他擁立新帝,如今他又轉投水汷,不過是想搏一個從龍之功罷了。 寶釵道:“太上皇經歷太子謀反之事,心思必然不會再與往年一般,如今內城空虛,未必不是他的請君入甕之計?!?/br> 王子騰聽了,不禁陷入了沉思。 那夜秦遠前來,三兩句話,便將寶釵在水汷心里的位置和盤托出,更言及,水汷在京城留的五千府兵,盡歸寶釵指揮。 這代表了什么? 水汷抗擊蠻夷于千里之外,寶釵坐鎮京城擁甲過千,而寶釵又是他的外甥女,若朝堂有變,他必然不會袖手旁觀。 如此看來,水汷未嘗沒有一爭之心。 水汷有其父的仁厚之風,待下人極好,雖手握重兵,但在京城卻無太多根基,若有一日榮登大寶,為鞏固皇位,自然是要仰仗于他。 寶釵為水汷發妻,一朝生下兒子,按照本朝立嫡立長的規矩,她的兒子,便是下一任的天子了。 薛蟠紈绔不知守業,薛蝌又太小,薛家滿門,無一人可以成為寶釵的靠山,他作為寶釵的舅舅,金陵四大家族的掌舵者,自然當仁不讓,要做這無任何依靠的尊貴皇后的靠山了。 想明這一切,他才會匆匆來尋寶釵。 寶釵一副玲瓏心腸,通讀史書,薛父在世時,又對她多有引導,謀略見識,遠非一般閨秀可以比擬,因而王子騰從不把她當普通女孩看待。 今日一番交談,王子騰始終摸不到她的心思,實在無法,便提起薛父,話音剛落,寶釵果然神傷,一句“請君入甕”,瞬間讓王子騰如墜冰窟。 “請君入甕”四個字,如一柄大棒,狠狠砸在王子騰頭上,讓他很快想清其中關聯。 待想通之后,王子騰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太上皇何等精明,怎會漏這么大的破綻?到底是他被太上皇新帝攪得心思不寧,被權欲沖昏了頭腦,這才覺得此時是個機會。 王子騰取出帕子,輕擦額上冷汗,又端起茶杯,一飲而盡。 一杯茶下肚,王子騰心緒漸穩,再與寶釵交談,已經沒了剛開始對權欲的熾熱。 春日的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屋里,寶釵手指握著杯子,長長的睫毛在臉上投下淺淺的一層陰影,她垂著眼瞼,淡淡道:“太上皇這請君入甕之計,只怕請的另有其人,舅舅且再安心等幾日也就是了?!?/br> 王子騰手里的袖子握了又握,雙眉擰成川字,虎目炯炯,像是第一次打量寶釵一般,將她神情盡收眼底。 面前女孩眉目如畫,一雙眸子是閱盡千帆后的繁華看倦,言談之間,有著不符合年齡的風輕云淡。 王子騰細思起來,不禁對寶釵又有了一層新的認知。她不理朝政,卻對朝政有如此見解,洞察事物之精細,心思之縝密,完全不輸于其父。 這樣的一個女子,也無怪乎水汷會對她青眼有加。 她的才情容貌,足以讓人忽視她的出身,她的能力,也足以撐得起一王之妃,甚至于,一國之母。 只是可惜,這種人,絕不是他王子騰能夠駕馭的了的人。 王子騰眼中郁色一閃而過,又很快換上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一整衣擺,道:“你說的,可是六皇子?” 寶釵點點頭,道:“如欲取之,必先予之?!?/br> 王子騰細微的表情變化沒能瞞過寶釵,她守拙守的太久,一朝寶劍出鋒,多少都會讓人有些不習慣。 寶釵以為王子騰也是如此,再次開口說話,不由得帶上了幾分小心,好在王子騰并未將此事放在心上,他舒展眉梢,笑道:“新帝纏綿病床,六皇子看起來也并不得圣心,外甥女以為,太上皇心中意屬何人繼承大統?” 寶釵的睫毛顫了顫,很快回答道:“舅舅是天子近臣,這種事情,應該比我清楚才是?!?/br> 世界的另一端,江城海際,戰爭已經進入了最關鍵階段。 nongnong的硝煙遮住了日頭,烏壓壓的云頭盤旋在人們上空,海面上一艘艘軍船沉入海底,很快又有新的船只補上。 衛若蘭隨水汷站在船頭,耳畔呼呼的風聲夾雜著刀劍入骨的聲音,讓他聽得忍不住頭皮發麻。 連日的征戰讓這個養在北方京城里的公子哥很快褪去了紈绔模樣,他的站姿越來越像一個合格的軍人,長時間握著劍柄的掌心磨出了薄薄的繭子,目光被海水洗的開始變得深邃。 他扭臉去瞧水汷,水汷一如在京城的模樣,背影挺拔,嘴角永遠噙著若有若無的笑,仿佛這連綿數里的戰場,不過是一場再輕松不過的軍事演習。 然而衛若蘭卻知道,水汷面上的波瀾不驚,不過是為了穩定軍心。 他見過水汷深夜挑燈夜讀,見過他眉頭緊鎖望著掛著的地圖沉吟不語,也見過他受傷之后面色如舊,坦然指揮戰場。 或許這個世上,真有那種生而為將才的人的存在。 衛若蘭收回了目光。 這場惡戰,直打到夜色降臨,雙方才鳴金收兵。 每次打理完戰場之后,水汷都會把守在各處的將領叫過來,總結一下今日的戰場情況,以及聊一下明日的作戰計劃。 馮唐為太上皇派過來支援的將軍,又是一位老將,他的位置與水汷并列,他的發言,水汷也一向頗為重視。 馮唐道:“此次迎戰蠻夷,轉眼兩月有余,被蠻夷占領的城池,如今也收復了大半。我軍能有如此功績,全賴王爺指揮得當,他日我收兵還朝,也算有顏面對太上皇了?!?/br> 水汷連忙起身道不敢,馮唐言語中的收兵之意,讓他不敢馬虎大意,只以蠻夷勢重相勸,留馮唐在此督軍。 定下了明日作戰計劃,水汷親自送馮唐出門。 再回到屋里,江城的守將聚在一起,見水汷回來,都道:“馮唐在此,名為助我軍一臂之力,實為太上皇的耳目,他如今要走,王爺為何阻攔?” 水汷道:“這些道理,我如何不懂?這些日子,我冷眼觀察,馮唐宅心仁厚,實在難得,對我軍也照顧頗多,若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