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9
    ”    還是秋天,并不算冷。    可是屋里三個人都覺得冰寒蝕骨,無處躲藏。    一時都是默默無語,只覺得天塌地陷,就在眼前。    作者有話要說:  關于馬蹄,你最近為什么這么勤勞?    因為我的一個姐們兒說,人家正經的寫手一天都是一萬個字。    我木凳褲帶地看了看自己的爪子。    像我這種不正經的寫爪兒,也不好太過偷懶啊。    畢竟人生苦短,腦洞還多。    唯獨自己的愛好不可辜負啊。    第105章 前輩    其后的兩天過的風平浪靜。吳祈寧退位歸政,在家靜養,無非做做飯,看看丹朱的功課而已。    丹朱的嗓音條件甚好,專業課老師喜歡得跟什么似的,就是文化課基礎差,這兩天正在狂補英語。吳祈寧懶洋洋地歪在貴妃椅上,一字一頓地糾正她的發音,有一下兒沒一下兒地扇著扇子。樣子是慵懶又尊貴?;斐缘人赖淖藙?,一般容易好看。    忽然就想起來那年在越南,翻譯阿梅要考中文等級證,抓著她連夜惡補的樣子。又想起來,黃鳳偶爾提起來,她資助的越南小文盲阿當現在也讀到了初中水平了。能寫會算,也好看個書什么的,甚出息。    吳祈寧就笑了,回身拿過來存折兒看了看,提前劃了兩筆給阿梅,讓她督促著阿當繼續念高中的功課,學費么……她先給了……    嘆一口氣:中華兒女,言而有信。哪怕你考上哈佛,我也賣血供著你吧。    盛年并沒有回越南去,但是也不敢住吳祈寧這里,日日神出鬼沒的。    看了吳祈寧那張雪白的臉,這大伯子也棄了擠兌弟媳婦兒的心。畢竟這當口兒也不能再搭上一條人命。    也許是因為防備著劉熙jiejie關節時刻再動了殺意,盛總公司也不敢露面,和穆總電話聯絡居多。    行家一出手,就只有沒有。    吳祈寧也不用打聽,閉著眼睛聽著,就知道他們坐困愁城,依舊沒有什么好法子。    只是這兩天風頭轉換,兩位大爺的談話重點已經從公司怎么起死回生轉換到如何最大限度第保留財產了。    吳祈寧默默地嘆了一口氣,穆駿回頭拍一拍她的肩膀:“我怎么都能養活你的……”    吳祈寧笑得眉眼彎彎地:“是是是。我信你?!?/br>    話是這么說,然而養活跟養活那是一回事兒嗎?一天三頓窩頭也叫養活,年年去趟北歐也叫養活。就算她克勤克儉,母親眼看歲數也大了,年年的重疾保費也要五位數。人情往來,修繕屋舍。更別提要是以后有了孩子,也是天價的支出啊。    這些都不算,別的都能省,看病你能省嗎?譬如穆駿今年看病的自費藥,那就是花錢如流水的例子。    你還能指著人民醫院向著人民嗎?    揉一揉腦袋,也想不了這么多。好在她吳祈寧工作經歷出色,在濱海ESD圈子也有字號,便是離開靈周科技也不愁沒有飯碗。實在不行,她就養著穆駿好了,嗯,也是個辦法。    想通了這一節,吳祈寧就溜溜達達地上醫院看病去了。中醫醫院坐落在一個鬧市區的偏僻角落,賣相很好的閑靜院子。    離吳祈寧家并不算遠,嗯,其實離靈周科技濱海公司也不算太遠。    吳祈寧甩了甩頭:我是來看病的,然后大踏步走了進去。    初秋時節,一院子的石榴已經結了籽,沉甸甸地掛在樹上。    桂花樹蓬勃茂盛,也有了芬芳滿園的兆頭。    這年頭批判中醫是偽科學,弄得中醫科大夫們很是有幾分理不直氣不壯。不過吳祈寧冷眼看著,看病的病人并不如三甲醫院那般人流如織,醫院反而有了幾分愿者上鉤的高冷范兒。    吳祈寧對中西醫這事兒比較無感,她們潔凈室行業,醫藥對口兒的客戶一大堆,眼見著輸液透析廠那真是實打實的GMP標準落實到底,口服藥一般,中藥廠呢……噯……只能說說得過去……    似她這等落紅不止的業障之病,西醫大夫好像沒什么太好的法子,吳祈寧也不指著誰就能一次奏效,無非家里太悶,兼老媽的心意不能違拗,她出來散散。    給吳祈寧診脈的老大夫自打手指頭搭在她寸關尺上,眉頭就皺成了個“川”,嘴里念念叨叨:“肝氣郁結,思慮過度,血脈不順,心氣衰竭?!?/br>    真有學問,說話都四個字兒四個字兒的,吳祈寧點點頭,就當好話兒聽著。    最后大夫一抬頭:“你啊,年紀輕輕的,怎么這日子過得這么愁腸百結的?”    吳祈寧笑了:“您年紀比我大,想來見的人也多,我受累打聽一句,這年頭兒您又見了幾個舒心順氣的?”    老大夫一愣,點點頭:“既然這么想得開,怎么您還是氣血兩虧,自保無力呢?”    吳祈寧三分赧然:“煩心事一樁樁地找上門來啊?!?/br>    老大夫想了想,重新又打量了一遍吳祈寧,此一番望聞問切之后,老頭兒趨前低語:“您愁成這樣兒,橫不能不是個公務員吧?”    吳祈寧笑了:“哪兒有那福氣???我們民企,小作坊?!?/br>    老大夫舒了口氣,點一點頭:“那還有治。我給你開幾服藥,你吃吃看看,心事郁結,最忌跳樓。要是自己家的買賣,最多落下個窮根兒,倒是性命無礙的?!?/br>    吳祈寧不由得心悅誠服:不虧我媽推薦,這倒是個杏林巨眼。    回去的路上,依舊是溜溜達達,盛年回來了,吳祈寧就把車交了穆駿。不耐煩公交的麻煩,她就想走幾步。提著不重的幾包中藥,信步而行,秋天的太陽不算猛,透過還算茂盛的樹葉兒,斑駁地撒了一地陽光。曬著暖洋洋的,讓人覺得很舒服。    吳祈寧瞇著眼睛,看了看天色還早,忽然動了意,往公司溜達過去。    她也不知道自己去那邊兒干嘛?是去接穆駿下班兒?還是單純想在和暖的秋天午后散散步?    管他的!    靈周科技坐落在濱海市開發很早的工業區。配套很好,道路筆直通暢,更有了二十多年的經營醞釀,兩邊的廠房朱紅磚墻,雪白瓦頂,很是和諧好看。更兼日子有功,工廠外墻景觀樹木--法國梧桐都已有了碗口粗細,出落得亭亭玉立,一陣風吹來樹影婆娑。    這家工廠存在了二十多年了,正是改開之后,九十年代成氣候的第一批民企蓬勃發展至今的歲數,理應是風華正茂的年紀啊。    吳祈寧微微地嘆了一口氣。    忽然好像有人叫她:“姑娘……姑娘……能不能幫我一把?”    吳祈寧抬起頭,看見前面有一個坐輪椅的大叔,仿佛正在輪椅卡進了缺口地磚而滿頭大汗。    吳祈寧緊走兩步,過去使了把勁兒,把老頭兒推了出來。    老大爺連聲稱謝。    吳祈寧歪頭打量了一下兒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