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3
心眼地請林神醫過府去為晉王看診,關心起了他的不孕不育來,京城里的八卦目光頓時轉向了晉王府。 本來只是為了轉移視線的一個舉動,誰知林神醫還真的看出問題來了。 “王爺之前是否在腰腹處受過傷?” 這一問晉王懵逼了,惠妃懵逼了,因為還真有,那是一次圍場冬獵,晉王好大喜功走遠了,不慎被一只熊瞎子在后腰抓了一把,雖然死里逃生,可傷是真的傷了的。 昭武帝對晉王的情況再清楚不過,知道他傷及要害,于子嗣恐怕有礙,怕惠妃傷心,于是和太醫一起瞞著,對晉王也多有縱容,因為這是一個不可能繼承大統的孩子。這事便是寧王也不知,這一回卻是錯有錯著了。 一個子嗣有礙的皇子,自然是無緣那個位置的……太子、賢王和韓王去看望他時,是真心地在寬慰他。 “好生養著身體,莫cao勞,子嗣,會有的?!边@樣的話在晉王聽來卻無比諷刺。 此時已經沒有人去關注寧王到底行還是不行了,可寧王猶嫌不夠。晉王那邊雖然有了意外收獲,卻不能讓韓王因此逃了過去。 林神醫在看完晉王以后,留下一個保養的方子,便馬不停蹄地被寧王趕去替韓王妃看診。韓王和孟常茹身子康健,倒是沒啥毛病,不過,林神醫此來本就為了搞破壞,因而說的話似是而非,“王妃有孕,房事上,還請王爺悠著點,不要太過頻繁的好,否則,恐傷及胎兒?!?/br> 再正常不過的話,韓王沒在意,卻不曾想第二天遇到的人都用異樣的目光看他,他方知林神醫的話被解讀為——他那什么欲太盛,竟是不顧有孕的韓王妃,日耕不輟…… 韓王氣急,欲要辯駁,這時賢王站出來語重心長地拍著他肩膀,言道,“五弟,子嗣為重??!” 韓王頓時被氣得臉上如同豬肝色,卻不能發作,毀了自個一慣老實恭謙的形象。 憋著一股氣回到府中,不曾想卻瞧見了關愛子侄的寧皇叔送來的大禮——各色美女一打,十二個! 做了好事的寧王,揮一揮衣袖,非常瀟灑地表示,不用太謝我,知道你行,你就多勞多得吧! 韓王自此方知,寧王可不僅僅是太后和皇上看重和愛護的皇叔,也不僅僅是衛國公的侄女婿,他還是個小心眼且有能力將小心眼耍出來成為現實的寧王! 皇上看著亂了的兩個兒子的后院,哭笑不得。真是個不肯吃虧的主!母后,您看到了嗎?您總該放心了吧! 處理了這些事的寧王,抱著自始至終一無所知的小妻子,極其愜意地上下其手,哼,等爺重新站起來一展雄風,一定要讓阿沅懷上個十個八個,讓你們看看本王行還是不行! 衛明沅莫名打了個寒顫,想著莫不是春寒料峭?如此想著,她拍掉了企圖扒她衣服的一雙大手。 寧王郁悶:……阿沅最近越來越不乖了,可是他喜歡,可該罰地還是要罰。于是擒住她的櫻唇,輾轉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發現沒有榜單的世界太殘酷,哭唧唧π_π 第79章 花開 流言的事衛明沅最終還是知道了, 很是好奇地問宣逸, “各方的反應呢?難道就沒有一個動心的?” 她這是想起原著中賢王晉王和韓王因為寧王手中的力量而爭相踏破寧王府門檻的行為,卻忘了, 如今的寧王,在外界看來不過是個很受皇上和太后重視愛護的閑散王爺, 頂多是和衛國公府聯系緊密了些, 手中力量卻是還未曾暴露的, 成不了眾人眼中的香餑餑。 “動心?阿沅把本王想得太高了, 除了韓王,其他人可沒有這樣的想法, 皇后和太子妃更是擔心太后和本王會看中她們的孩兒, 她們這是關心則亂, 實際上后來我與太后均未有行動,她們也回過味來, 明白流言怕是有誤。流言止于智者,而這流言本身便很是站不住腳, 不過是企圖攪混京城的天罷了?!毙菪α诵Φ?。 衛明沅蹙了蹙眉頭,而后又問,“可韓王他……” 因為寧王和林神醫對晉王和韓王的所為,衛明沅已經猜到了事情背后的真相,無礙乎他們當中的一個散播了過繼的流言,另一個動了心而后再加一城,企圖將過繼之事坐實。晉王沒有子嗣,因而散播過繼流言的是他, 而韓王則是另外一個。 宣逸撫了撫她的背,而后又道,“看著最老實的人往往是最不老實的。若本王果真過繼了韓王的孩兒,他便既全乎了孝道,又能得本王更甚者衛國公府的支持,何樂而不為?禮部,雖然矜貴,卻遠不若威遠將軍、殿閣大學士的助力大,韓王可不會滿足,所以這回才鋌而走險,卻是一步臭棋?!?/br> 衛明沅聽了以后抿了抿嘴,遲疑著說道,“他現在怕是明白過來王爺的不好招惹了,其他人也是……若我能早些為王爺把腿治好,王爺也就不用承受這樣的非議了,其他人也不會這般不把寧王府看在眼里,肆意地拿王爺來攪局?!?/br> 她眼簾低垂著,看著有些懊惱,宣逸于是曲起手指,在她腦門上輕輕一彈,惹來她含著水光的委屈眸子。 “想什么呢?你便是把本王治好了,他人難道就不會動歪心思了?當今不會樂意看到本王鋒芒畢露,本王只有藏拙才能更好地保全寧王府上下,不管本王的腿腳是否利索,我都只能扮演一個閑王,否則,圣上該坐不住了?!?/br> 道理是這樣沒錯,可衛明沅站在寧王的角度,還是為他感到委屈,因為她比誰都明白,寧王的不簡單。 頭一回,她對事關那龍椅的事問得直接,“皇上對王爺如此猜忌,王爺難道不想有朝一日,與他反過來?其實,若王爺想,衛國公府和襄陽侯府,還有衛國公府的其他姻親也會自發團結到王爺身后,此事,也未必不可圖,阿沅相信,王爺做得不會比當今差?!?/br> 宣逸定睛看了她一會,知她此言發自肺腑,是真情實意地為他著想,這才長嘆了一口氣,抱住了她,低頭唇瓣在她額頭印了印。 沉默一會過后,他才看向皇城的方向,目光悠遠,似是看向更遠地地方,言道,“打小,父皇便把本王帶在身邊親自教導,本王那時候也以為父皇屬意的是我,后來出了事,我也曾不甘,可不健全的我卻無力改變事實。 再后來,父皇駕崩了,給了我一半的皇家暗衛,我才明白母后布的局。此事,皇兄知道卻沒有反對,而用暗衛把皇城把控在手里的父皇不會不知道,可他還是順應了母后的期盼,默許了她的做法。其實,若父皇對慧然大師的話表現得不屑一顧的話,本王未必有今日。了解以后,本王方知,我從未靠近過那個位子。 是什么,造成了母不母,兄不兄,父不父?是權力。權勢迷人眼,親情變得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