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
他后頭,衛明沅則問起了她娘,是哪家的車馬這么有派頭。 當得知是寧王的馬車后,頓時想起了原著中這么個戲份不少的配角。 寧王宣逸,字冉之,先帝最小的兒子,行十五,封號為寧,出生時因鎮國寺慧然大師一句“此子他日必當不凡”而被先帝看重,寵愛頗甚,幾有改立太子傳位于他的趨勢,因此而遭忌憚。幼時被害,下了一種名為“鮫人殤”的慢性□□,及至十歲不良于行,每行一步便如踩刀尖,只能坐于輪椅之上,身子也虧損得厲害,太醫斷言恐活不過二十之齡。先帝對寧王既憐又愧,駕崩之前給了他一半的皇家暗衛,護他周全。 了解劇情的衛明沅卻知道,宣逸不過是被太后推出去當了當今圣上的擋箭牌,讓其能順利繼位的棋子罷了。此事當今圣上也清楚,因而對寧王十分愛護,可自古帝王多疑,因著那被拿走的一半暗衛,昭武帝對寧王是有所忌憚的,一直想將這一半的暗衛拿回來。 寧王的底牌自然不止先帝留下的暗衛這么簡單,他在京城和皇宮內外布下的眼線,織就的情報網也令人心驚。 這些東西原本藏得好好的,可后來發生的變故卻讓它暴露出來,向來安靜的寧王府也成了皇子們頻頻出入的地方,作為男主的二皇子自然是最后的贏家,得了寧王的青睞和幫助,在他死后更是得到了那情報網,奪嫡之路于是走得更順遂了。 衛明沅對寧王的評價只有一個,為男女主的美好結局鋪路的,額,短命鬼。原著里寫的,寧王最終還是沒尋到那鮫人殤的解藥,熬到二十一便去了,也就是說距今還有四年的命,不是短命鬼又是什么? 她為寧王可惜,卻不曾想,她的到來足以改變許多東西,譬如她自己的命相,譬如寧王的命運,此時的寧王正思索著如何向皇上討一道賜婚圣旨,將人接進府來。沒有人會嫌命長,即便他早就做好心理準備,可只要有一線之機,他還是不愿放過??此麖奈捶艞墝ふ阴o人殤的解藥就可以看出點端倪來,如今出現了衛明沅這么個異數,管她是正是邪,是好是壞,他都得抓住。 太醫斷言他活不過二十,他如今十七了,沒有幾年活頭,可不會管衛明沅是不是只有十三歲。 昭武帝對于寧王的請旨賜婚卻并未馬上答應,而是言道,“那衛六小姐畢竟出身衛國公府,朕總要問過衛府的意思方能下這道旨意?!?/br> 寧王明白他這位皇兄這是不僅忌憚著他,也在防著衛國公府,對于二者的聯姻有些遲疑??蛇@擔心在寧王看來實在有些多余,雖則衛國公掌的實權,在軍中也頗有威信,可寧王如今要娶的是早已分府別過的衛清朗的女兒,而不是衛國公衛清明的女兒。雖然他也可以通過這姻親關系和衛國公搭上關系,可總不如娶他嫡親的女兒來得密切。 既明白他的顧慮,寧王也就不再多言,該說的他都已經說過了,多說無益,皇上既明白衛明沅是慧然方丈所言的有緣人,便沒有阻止的道理,除非他存心想讓他死。 “就依皇上的?!彼?。 事實上,昭武帝也不是不明白這樁親事的勢在必行,只是想要探探寧王的態度,且也的確需要給衛國公一個交代才行。如今看他對這樁親事的態度不見多熱切,倒是放寬了一點心。 衛清朗的官職是翰林院侍講學士,職在文史修撰,編修和檢討,掌為皇上進讀書史,講解經義,備顧問應對,因而當接到昭武帝的宣召時,他并不以為意,以為只是宣他去講解經義,直到在御書房的門口碰到了他的大哥,衛國公衛清明,才猜到這事或許不簡單。 當聽到圣上說將他的寶貝女兒賜婚給寧王時,衛清朗整個人是懵的,隨后便聽到他的大哥說“得皇上看中,是沅丫頭的福分”,他回過神來,下意識地反對,“小女年幼不知事,蒲柳之姿,配不上王爺,還請圣上三思?!?/br> 衛清明看了一眼衛清朗,覺得他有些不識時務,皇上的決定哪里是他們能夠反對的?雖說詢問他們的意見,可明眼人都能看出,圣意已決,如今不過是賣國公府一個面子,走個過場罷了。 昭武帝也定睛看了衛清朗一會,相比于衛清明的識時務,他倒是更賞識衛清朗的不識時務,一個不良于行的短命鬼,的確不討未來岳丈的喜歡。他朝某個方向瞥了一眼,笑得意味深長。 “衛愛卿,實不相瞞,相中令嬡是慧然大師的主意,寧王身體抱恙須得找到命定之人方可續命之事,相信衛愛卿也曾聽過,如今這人出現了,還望愛卿能夠成全朕對寧王的一片拳拳愛護之心?!?/br> 皇上對寧王是不是真的愛護,衛清朗沒有心情去想,不是不信任慧然大師,而是,寧王的情況說白了,就是中了無藥可解的毒,又哪里是娶妻就能解決的?將自家閨女賜給寧王,這不是讓她去守寡的意思嗎? 衛清朗千百個不樂意,可皇上都這么說了,皇命難違,他能說什么?!只能答應下來,想想就憤懣。 出了御書房,衛清明拍了拍衛清朗的肩膀,他卻不想理會,唉,這樣的事,讓他回去怎么和夫人說,又怎么面對可愛的閨女?衛清朗愁??! 作者有話要說: 慧然:看在我吐血助攻的份上,你們不點個收藏嗎?→_→ 雖然……簽文注解是來自網絡的(正直臉) 衛爹:閉嘴,你個攪事精! 第8章 賜婚 “朕奉皇太后慈諭,翰林院侍講學士女衛氏,恪恭久效于閨闈……太后躬聞之甚悅,茲特以指婚寧王為正妃,責有司擇吉日完婚。欽此?!?/br> 宦官尖細的聲音響起,劃過一片寂靜,衛明沅毫無預兆地被這道賜婚圣旨打蒙,愣愣地沒有一點反應,直到李德安再次提醒,“衛六小姐,還不快領旨謝恩?”她才回過神來,她今日白天才和寧王擦肩而過,傍晚就被賜婚給他了?為什么? 衛明沅下意識地看向她爹衛清朗,宣旨的內侍是和他一同回來的,他大約能夠知道原因? 衛清朗對上女兒直愣愣的眼睛,有些不敢看她,是他無能,反抗不得,他無力地對她說道,“沅兒,接旨吧?!?/br> 好么,連她親爹都幫不了她,這萬惡的皇權! 衛明沅一邊在心底吐槽著萬惡的皇權,一邊不甘不愿地領了旨,而后垂著首立在她娘身旁,一言不發。李德安看在眼里,眼底不禁盈了些笑意,接過衛夫人著人遞來的荷包,顛了顛,臉上的喜色更甚,圣上約莫會高興吧,衛六小姐這樣的態度。 等宮里來人離開,趙氏看著衛清朗欲言又止,他嘆了口氣,卻道先把圣旨在祠堂里供奉起來再說,無法,趙氏和衛明沅的兩位兄長只好按捺住心中的著急,把事情辦妥。相比于他們的著急憂心,衛明沅的表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