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
就肝兒疼。 若是可以,衛明沅還真想跳出這個圈,天大地大任我游,再不然龜縮在她那一方的小空間里,過自己清閑的小日子。不過,依著她的身份,可能性怕是不大。 拜見過祖母老國公夫人楊氏、現任國公夫人周氏、二嬸娘小楊氏以后,衛明沅便和姐妹們一同上了車,去往靜和公主府了。 馬車上,趙氏和她又重申了一遍該注意的地方,以免她出錯,她也不求女兒能夠出彩,只求她不出錯就好。 問起她才藝準備的情況,衛明沅抿了抿嘴,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女兒準備寫一幅字?!?/br> 趙氏眉頭皺了皺,很快又松了下來,“也罷,你有成算就好?!?/br> 衛明沅也不想展示書法這個才藝,可問題是她只有這個是能夠拿得出手的。 前幾日,當趙氏提醒她百花宴上需得展示才藝時,她就有點懵。 為何?還不是因為她雖繼承了原主的記憶,那些個琴棋書畫和針線女工一時半會卻撿不上來? 上輩子的魏薇因著父母早亡,靠著那點保險賠償和奶奶相依為命,自然不可能去學什么才藝,唯一會的也就是口琴和豎笛這兩樣學校有教的樂器,還有一個便是不需要花太多錢的毛筆字。 臨急抱佛腳,即便有著空間這個時間作弊器,她也只能把毛筆字的感覺練回來,其他的,額,來日方長。 而且,她這回去參加這百花宴,其實也沒想著找金龜婿,主要還是為了那害人不淺的簪子,以及見一面原著里的女主榮秀玉,還有她狠毒的繼母和繼妹,有機會的話,再瞄上男主二皇子一眼。 來參加百花宴的男賓和女客是分開到的,男賓由姜駙馬及其子姜君逸招待,女客則由靜和公主與平樂郡主招待。 宴會的地點在公主府的花園里,那園子里如今擺滿了各色花卉,姹紫嫣紅,霎是好看,而其中的美人更是好看,那園中的覽芳樓取的名最是應景,一覽群芳!那些公子哥們現如今可不就在覽芳樓上賞著美人美景么! 那最上面的一層大家伙也知道,來的是宮里的那幾位爺,只是,他們卻是不知,甚少露面的寧王也來了。 二皇子、三皇子和五皇子向來和這位差不多年紀的皇叔極少有交集,也不知他今日來到底是何意,難不成同他們一樣要在這些閨秀里頭選妃?可若是這樣,等下他們卻是不好貿然行動了,如若不然,萬一不小心和皇叔看上一樣的人,豈不是和皇叔搶人了? 寧王心思深沉,和幾位皇侄點頭示意過后,便漫不經心地看著下方的人和景??粗紫碌您L鶯燕燕里頭,好幾個額間貼了或者畫了花鈿的少女,臉色有些陰沉。身后的寧一盡忠職守的立在他后頭,對幾位皇子不假辭色。 幾位皇子便是有所不滿,此時也不敢提,怕得罪了這位寧皇叔,只得相互交流了一個無奈的眼色,而后緘口不言。 下頭,因著衛明昭和榮慶的親事,衛國公府的小姐們和榮氏姐妹得以見面。 衛明沅看著長相艷麗宛若牡丹的榮秀玉,覺得她取錯了名,她看起來可沒有玉的溫潤端方,至于榮秀蘭,倒人如其名,看起來如同一株高潔的蘭花一樣,誰又看得出來她的歹毒心思? 如此想著,她掃了一眼榮秀玉頭上戴著的碧綠簪子,和她的頭面是整一套的,一看就是個好東西。在李氏將東西送到榮秀玉那的時候,她還特地檢查過,發現沒有問題,又實在喜歡,這才在這次宴會上戴了出來。她卻是不知,李氏并沒有在簪子上動手腳,卻是在靜和公主府上安插了人。 心中一嘆,衛明沅跟著衛府的姐妹們一起和她們打過招呼,并沒有出格的行動,她在想,那原著里衛明沅到底是如何與榮秀玉意趣相投的?她是記不清具體的細節了,那要不,一會尋個李氏和榮秀蘭看不到的機會,直接問榮秀玉把那簪子要過來? 至于為何一定要把那簪子拿來?衛明沅想著,她自己自然是不能去做這冤大頭、替死鬼的,可也不能讓別人去做,那不是害人了么?而如果不從榮秀玉那把簪子拿來,任由她清白被毀,這劇情豈不亂套了么,榮國公府后院怕就完全落入李氏的手中了,她長姐衛明昭嫁過去可就是進狼窩了。 無論如何,這簪子一定是要從榮秀玉那拿過來的! 正出神間,靜和公主和一并貴婦人來了,宴會正式開始。 因著衛國公府的關系,衛明沅坐得比較靠前,對過便是榮國公府的人了。 對著坐,那還怎么交流???!哪來的機會意趣相投? 吃了點點心,喝了點茶,宴會便進入了正題,賞起了真正如花似玉的小姐們,才藝展示開始了。 這現場來的小姐們沒有一百也有好幾十,自然不可能一個個輪著上來展示,于是乎比試彈琴的一堆,下棋的一堆,寫字的一堆,畫畫的一堆,同時進行,最后各樣評出個一二三四來。 彈琴和下棋是兩兩比試,寫字和畫畫則是一堆人同時來,這其中選擇下棋的人最少,彈琴的最多。 衛明沅拿了她爹衛清朗的一首寫秋的詩,即席揮毫,筆剛擱下,侍女便上前取了作品呈上去給靜和公主等人點評,她則回去坐席坐好,朝她娘略點了點頭,而后側耳傾聽那些琴曲。 相比于棋和書畫的安靜,琴比這邊要熱鬧許多。先是出來一人“獻丑”,而后自認比她技藝更高的出來“請教”,上頭的公主和貴婦人們點評一句分個高低,之后繼續下一輪。這需要的不僅是琴藝,還有對自己技藝的自信。 衛明沅記得,原著里,榮秀玉是在琴藝中拔得了頭籌的,而榮秀蘭則避其鋒芒,在畫上頭得了靜和長公主的青眼。她微微側頭去看,榮秀蘭剛剛把畫繪完,回了坐席,眼睛也是盯著榮秀玉。 雖說書畫作品與記錄對弈過程的棋譜都會被送到覽芳樓里傳閱品評,可“睹物思人”與“人琴合一”的直觀表演相比,自然是后者更能給人留下印象,且美人彈琴奏曲總是要吸引人眼球一點,因而展示琴藝的小姐很多,榮秀玉能在眾多小姐當中拔得頭籌,可見技藝之高。 她也是壓軸出場的一個,琴藝的確是好,連衛明沅這個半吊子都能聽出點意境來,更不要說靜和長公主等在琴藝上鉆研多年的“老藝術家”了。 覽芳樓頂層,幾位皇子見著榮秀玉的表演,眼睛均是閃了閃,而后又不著痕跡地看了眼寧皇叔,見他仍舊無動于衷的樣子,頓時松了口氣,不是就好,不是就好。 寧王實在對這些個才藝展示沒甚興趣,抬手示意,寧一便推著他下了覽芳樓,找了個假山上的涼亭坐著。 靜和公主得知了他的動向,微不可察地嘆了口氣,接下來的才藝品評也沒了心思,很快琴棋書畫評出個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