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9
,有些事值得以命相賭?!?/br>他向來相信人定勝天,不喜命途一說,但那天,山窮水盡,他想去賭一回,想留個機會給對方,也給自己,而那句未說出的真心話一直封緘于口:如果你能活下來,那我什么都不圖了,想好好跟你過下半輩子;如果你死了,那我安置好白姨后,便自我了結,也算是“一蓮托生,同生共死”。程翰良將他扶起來,寬慰道:“我運氣一直很好,從來不曾輸過,所以,我也不會讓你輸?!?/br>不久,與程翰良一同前來的那位老先生走到二人身邊,帶了幾個醫生,幫忙照看李瑯玉?!俺讨袑?,人既然找到了,您就放寬心吧,接下來得準備我們的事了?!?/br>李瑯玉聽他聲音耳熟,再一端詳,才記起是去年雪夜里來程家的那位。他問程翰良還有什么事,對方說,跟喬司令有關,靜等消息。半個月后,北平城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新司令上任,據傳姓付,而另一件,則牽出了十年前的一樁往事,馮尚元終于在獄中承認當年為謀私名陷害傅家,將此事登在頭版,同時附上了前司令喬廣林的一份自白,這兩件事立刻成為茶館中的新談資。李瑯玉問程翰良其中緣由,程翰良道:“喬司令要的無非‘體面’二字,他抗戰時確實立了不少功勛,但如今形勢日漸明朗,他也知道自己這方已無勢力,開戰必敗,對他而言便是晚節不保,他想提前離開,卻沒想象中容易,所以最后和我們妥協了?!?/br>“他現在在哪?”“在臺灣?!?/br>李瑯玉蹙著眉,又想起一事:“那連曼怎么說親自檢查后,確定你死了?”程翰良道:“她起初確實是喬司令的人,為錢做事,但過得不安生,我后來將她招過來,答應她可以平安離開北平?!?/br>這便說得通了,李瑯玉解了疑問,卻還有一門心事:“你離開后不久,阿姐她也走了,她雖說不怪我,但這件事中,我欺她騙她,直到最后也沒能為她做什么?!彼闷鹗稚蠄蠹?,道:“這十年來,罪人不只馮尚元和喬廣林,還有我?!?/br>他生于北平,長于北平,曾有父母,有胞姐,而如今,唯一血親離開了這座與他共生的城市,便是這場虧欠后的懲罰。隔日,李瑯玉在登了一則稿,每天掛在民生版塊:我生不辰,逢此百罹,雙親早故,未盡孝德,奈惡因緣,錯論恩仇,今宵種種,負盡故人。念舊夢情長、從頭算,愿千里明月照嬋娟,與姊同憂歡。幾個月后,隨著一聲炮竹聲響,北平和平解放,滿城上下一片喜慶,前門大街上熱鬧非凡。李瑯玉隨程翰良回了家,下人們早早將屋子內外收拾了一通,與他去年回來時一模一樣。庭院里的玉蘭樹還在,旁邊還新植了一棵,張管家說,等到第二年,就能開始結花了。清明過后,程翰良將傅平徽的墓遷回北平,一場雨水將天空洗得湛藍可人,陽光晴美,一切塵埃落定。與此同時,程公館重新修繕,宴請四方各地朋友。除了一些程翰良的舊部,還有廣州汪富玨老板一家、鼓樓賣毛猴的齊氏父女,以及黃衷老爺子。于秘書長因公務不便,派人送來一副筆墨,上書“錦繡光中,殿春不老,閱歲長存”十二個字。大紅的炮竹紙鋪滿整條街,旭日升起,北平市井中說著不同人的熱鬧。李瑯玉站在門口,招呼著前來的賓客,他長身玉立,大方得體,就像那年的北平,一樹玉蘭開成了人間春色。程翰良在人群中回望他,想起了很久以前,傅平徽在山頂上問,你看到了什么?他那時沒有回答,只看到白茫茫的霧氣,縈繞在北平城中,而今,他看著那個年輕身影,有了答案。他說,山河璀璨,斯人如玉。(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