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7
好還挺有趣的,就喜歡做飯。十來歲的時候就會自己做飯,長到十七八歲了,還是就愛好廚藝。不上學了,非常出去學廚師去。那也行吧,好歹也是一門手藝,學好了,也能混口飯吃。就給報了電視廣告里的廚師學校,送去學廚師去了。 人到了中年,孩子穩定了,似乎也就再沒有什么大的起伏了。 關家人這一次搬家,大家都有數,其實就是為養老做準備了。 飛鴻大了,三十多歲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他什么不懂啊。對于明子跟大哥能建這個關家大院,把老老小小的都接到一起,互相照應,是很感激的。要不然,他們又要上班,又要照顧老人,還要照看孩子,哪里有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啊。這一點,飛鴻跟伏雨特別的感激。飛鴻還好點兒,至少離得近,伏雨不過就他一個人兒,連個分擔的都沒有,還離得遠,有點兒啥事兒,現回來都來不及。 小舒兒從國外留學回國了,回來在家里就待了一周,當是放假了。之后就跑到魔都去了,公司的酒店在魔都也有,她就去酒店里,隱下了身份,從服務員做起,打工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再有幾章正文就完結啦。明子一輩的故事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小一輩的事情了。就不在正文里寫了。 正文完結之后小輩兒每個人一篇番外,就完事兒啦。篇外寫多長我也不知道。就是寫著看了。估計還要十來萬字吧。 這個月肯定不能三更了??爝^年啦。家里準備過年呢,我還要買菜呀,張羅菜譜什么的,還得哄著老頭兒老太太們打麻將…… 然后下一篇文也在準備中,正文完結后,差不多新文就要開始更了。忙死了忙死了…… 明天見 第120章 孩子們都長大了,翅膀硬了都飛走了。一年里能團聚的時候,也就是過年了。呃,其實過年也不算,除了明子過個沒有婆家的人,過年的時候能在娘家過年。四個jiejie都是有婆家的人,大姐家要去城里跟飛鴻一家過年。二姐夫家里哥幾個每年都要聚在一起的,他們也要回老屯去。老姐夫家也是一樣,要去他大哥家里過年的。三姐倒是不用去別人家過年,三姐夫就自己哥一個,但是家里要供祖譜的,這個只能在自己家里供。 所以,關家真正意義上的團圓,就是每年明子爹的生日了??墒沁@一天想要聚全也越來越不容易了,孩子都開始要上班了,上班了可不會有那么長的假期,都是初五初六就要回去上班的。 孩子們難得能聚在一起,幾個孩子商量好了,每天一定要找一天,聚一次。輪流做東。誰工作了,掙錢了,誰就做東。飛鴻跟娟子早就安排過了。今天伏雨跟小舒兒都工作了。小舒兒剛回來,才工作沒幾天,就先由伏雨安排。正月初四,小七兒太小,不算他。剩下十二個孩子,有家屬的帶上家屬,十六個人,一大桌子。吃完了飯,又去唱歌,晚上又是打牌又是打麻將的鬧了整整一天。 初六,伏雨就回京城上班去了,他現在已經獨當一面做會計了,老板很倚重,一直在催他回去呢。 小舒兒待到初十也走了,她沒有公開身份,就沒有特殊待遇,放這幾天假,還是年前加了無數個班調出來的。明子跟他們酒店的老總打聽過,小舒兒表現怎么樣。人老總說不知道,也是啊,他一大老總,如果特意去打聽一個小服務員的工作表現,那不是有事兒嘛。不過,紀承說,他還是有側面的打聽過,表現還是很不錯的。 過完了年,別家還好,就是平平常常的日子,原來怎么過,還是怎么過。大哥比較滋潤,這幾天房產市場好,磚廠的買賣日進斗金。其實說起來,幾兄妹日子過得都不錯的,小文哥不用說了,手里大把的房子收租,經濟發展的好,房租一年一個價兒,每天躺在家里也有很多錢賺。幾個jiejie手里都有早年明子給買下的房子,一個在大學城里,一個在最火的批發市場里,都是最旺的鋪子,一年也能收上二十來萬的租金呢。像大姐跟大姐夫,孩子都結婚了,又沒什么花項,都是存起來的。 有花項的,也花不完的。伏雨上班了,接下來就是結婚買房子,這些年,二姐早給孩子攢夠了房錢了,只是沒告訴他罷了?,F在二姐就是著急伏雨的婚事。這孩子跟小舒兒一樣,光棍兒一個。家里是見面兒就念叨,可是人家根本不為所動。一直說在找,可是就是一直沒找到。 今年最緊張的,是老姐跟小文哥,因為小平兒跟小雪兒都是高三,要高考了。小平兒學習特別好,不用擔心考不上。小雪兒成績一直是中等,很努力,但是確實能力有限。小文哥也不強求了,小雪兒的情商能干掉他們一整個班,上不上大學的,都不耽誤孩子出息人。只是小雪兒自己要強,人家都能考上大學,憑啥她考不上,貪黑起早的學。 明子在關家大院兒建好之后,就沒啥事兒了。有沒有客人的,她是一點兒不著急。走高端的,惦記客人干什么。一天一桌也行。一共才建了五個招待客人的小院子,一個院子里正常就招待一桌客人,當然,院子嘛,地方大,十個人一桌能放下,二十個人一桌也有地方放。一個院子招待一撥客人,那可不是光能吃飯的,明子是參照會所的模式做的,住宿,娛樂項目都有的,臺球啊,麻將啊之后的,只是沒有KTV,因為那個太鬧了,影響別人。 大棚都是對外開放的,一共十來個大棚呢,客人們可以自己去摘了菜讓廚師做,也可以摘了菜帶回家。廚師都是在院子里的小廚房現場做,客人都可以看得到的,完全不用擔心大廚房一塊兒做,把菜換了什么的。 豬牛羊rou也都是自家養的,在離大院幾十米之外,有專門的養殖的地方,都是封閉的,氣味并不會傳出來影響空氣質量。一天就那么點兒客人,也不用每天都殺豬什么的,實際也不用養太多。雞鴨鵝也有,雞就圈在牛棚的附近,一塊兒就喂了。鴨和鵝都是散養的,就在魚塘里,平常都是吃魚塘里的田螺啥的長大的。就冬天了才圈起來喂糧食。魚也是魚塘里的,現撈。當然,如果是點了海鮮類的,那就沒辦法了,只能吃買來的食材了,大東北的,又是內陸,上哪養去啊。 這么天然的食材,又是這么講究的地方,那消費自然就是高的,一桌普普通通的農家菜,沒有兩千塊錢是下不來的。要是再趕上家里幾位“大廚”在,還點了大廚的拿手菜的話,那就更貴了。連吃帶住,一晚上沒有五千塊,是不夠的。 所謂家里的大廚,就是關家的各位女主人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拿手菜的。大姐行動不便,向來是指揮的,從不出手。二姐蒸的饅頭,那是一絕。大嫂做的咸菜,比顧奶奶的也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