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4
利的,日子過得順心。 下半年,最神奇的事情發生在老姐家的關果身上。 關果開學就上初中了。十三歲,大小伙子了。 老姐夫的爹年前身體狀況突然急轉直下,癱瘓在床了,生活不能自理。三個兒子,老姐夫是小兒子。都說伺候老人,但是老人這種情況,可不好伺候。不能可著一家折騰吧,商議之后,決定輪流伺候老人。一家三個月。老姐家輪到最后。 暑假的時候,正好輪到老姐家。老姐夫在工地上正是忙得時候,白天根本沒有時間回家,這樣的話,就得老姐伺候著老人。老姐是沒嫌棄,但是關果心疼他媽了。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原來有多淘氣,多不懂事兒,多氣人,就變得有多么懂事兒,多么文明,多么孝順。整個暑假,全是他在伺候他爺爺,從來不肯讓老姐上手。十來歲的孩子,也不嫌棄臟,送屎送尿的那么伺候著,每天還給他爺爺翻身,擦身子。伺候的比誰都好。 老姐跟老姐夫心疼孩子,老姐夫每天晚上回去就幫忙,爺倆一塊兒忙活。 小平兒人小,幫不上忙,只能盡量的自理,不讓她爸媽cao心。老姐跟老姐夫一下子從姐幾個里面最cao心的,變成了最省心的。 關果的變化太大了,明子都懷疑他是不是被穿了,還隱晦的試探過,可是也沒試出啥來。真應了以前人家評價他的那一句,要出息了,就能出息個好孩子。 暑假過后,關果上初中,每天中午休息的時候,就把老人照顧好了,基本不用老姐做什么。三個月之后,老人不樂意走,覺得在老姐家待得最舒心。老姐看老人樂意在她們家待著,那就待著唄,總不能強行把老人送走吧。就說再待三個月,過了三個月再倒著輪回去唄。 又待了三個月之后,老人眼看著都油盡燈枯了,都不太能說話了,眼睛里的意思還是不想走,都這時候了,也不可能再給送走了。就一直在老姐家待著了。又堅持了一個多月,老姐夫工地都停工了,老人的生命才走到盡頭。 送葬的時候,因為關果這半年多的表現,長輩子們一致決定,讓他給老人執幡摔盆。這要是在古代的大家族里,就是承重孫的意思了,要繼承家業的。 冬天的時候,顧向北官升一級,三十六歲,得到了他的第一顆星星。之后工作調整,他不再擔任特種大隊的大隊長了,特種大隊擴建,他成了軍區新的特種旅的第一任旅長。 年輕得過分,但是資歷和業務水平絕對過硬的旅長。 當年提攜了顧向北的老將軍已經垂垂老矣了,偉人去后,把他這位老戰友、老部下的精氣神兒也給帶走了一大半兒。顧向北是念恩的人,這些年,哪一年都會回去看看老領導。這一次,提干之后第二天,就特意回了一趟京城,向老領導匯報工作成績。讓老人高興高興。老將軍果然很高興,顧向北表現得好,證明他老人家的眼光好,識人。 職位升了,相應的待遇當然也就跟關調整了,房子是不用換了。本來他們家就是享受的雙倍的福利了。因為明子的原因,他們家好像一真就很富足,沒缺過什么,顧向北升遷對家里的影響微乎其微。倒是兩個孩子,反而還不太高興了,因為顧向北不常在一線了,他們不能常去獸營里面玩兒了。 明子還是很開心的,她倒不是因為顧向北的“官”大了開心,而是這樣的話,她再也不用擔心顧向北再上前線了,和平年代,估計不會有事情大到需要旅長親自帶隊的程度了。 關家的所有人,似乎都在超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著。真的是太好了。 過年的時候,小文哥足足拉回家里一大車的鞭炮,說是好好慶賀一個這個豐收年。年前上墳的時候,也都是拿大貨車拉著燒紙去的祖墳,告慰祖先,感謝祖宗保佑,后代子孫日子越過越好。 舒心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的。九八年就這么平平靜靜的過去了。除了娟子的對象因為性格不合分手了之外,家里都沒有什么大的波折。 這一天,全國發大水,磚廠的日子不好過,小文哥的工地也受影響。施工慢了很多。不只是工地,車隊和馬場都受影響。錢肯定是少掙了不少。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天要下雨,誰也沒辦法。 唯一沒有受影響的,好像就是超市的生意了,不但沒受影響,還超來超火??h城里又開了很多家小超市,但是關家的超市做為第一家,名氣是別人家比不了的。小文哥把之前用不了的門市都收回來了,打通了,擴大了超市的營業面積。本來他還想再開幾家的,被大家伙勸住了。忙不過來。差不多就行了。 哎呀,還忘了關家莊,關家莊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有錢人越來越多了嘛。特別是宴會廳的生意,尤其的好,這時候,開始講究婚宴升學宴啥的了。有點兒社會地位的人,都想講究個排場,這些年,就再沒有哪家飯店的檔次高出過關家莊。因為成本太大,建好了很長時間可能都回不了本兒,關家不靠關家莊掙錢生活,建的又早,當然掙多掙少無所謂,別人不行了,投入進去,回不了本就沒法生活了。所以,老都縣城的高端宴會市場,一直被關家莊壟斷著。 現在在關家莊管現場的是牛小九兒,他當了這些年歌手,一直都是混各種宴會啊,酒吧啥的娛樂場所,公關能力鍛煉得很好,可不像他爹似的那么算計,小文哥看他還是能提得起來的,就讓他到關家莊上班了?,F在已經結婚了,沒有房子,就住在小文哥最早買的那個小院子里。房子已經翻新蓋成磚房了,兩口人住著,其實一點兒都不擠。 關家莊的情型跟南島的大酒店有些類似,但也不完全一樣兒,南島的酒店更多的還是靠游客們支撐著。也發展得越來越順利了。紀承已經不在南島坐鎮了,交給了下面的管理人員,他又回省城總公司了。 紀承的下一步計劃還是房產,明子沒反對,但是提出來要在港島成立分公司。紀承是拿外國護照的,在港島成立分公司一點兒問題都沒有。自家公司這幾天都算是外商投資,光是稅收上的優惠就能省出來好幾個超市的。 “港島的經濟現在都什么樣兒了,你還想往里插一腳?”紀承理解不了明子的決定。 “沒事兒,算我個人的投資,賠了算我的,掙了,算股份?!奔o承不太關注港島,可能沒注意到,明子卻是一直關注著呢,一年內跑了好幾趟港島,名義上是購物,實際為了什么,只有她自己知道了。房價已經觸底有點兒要回升的意思了,再不下手要多花錢了。還有金價,八十多塊錢一克,明子不想再等了。哎,第次到了這種時候,明子總會忍不住感慨,錢還是太少了。 這確實是最好的時代,對于明子這種先知先覺,可以說是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