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5
這就開始張羅著批房場,準備蓋房子的東西。然后三姐和三姐夫先搬回了娘家,就住在剛建好沒多久的倉房里。 大嫂的孕期已經到了后期了,大哥說,明子娘和屯子里的嬸子們都說看懷像應該是個男孩。 計劃生育都開始好幾年了,為了生這個孩子,大哥還跑了不少關系,開的證明,證明閨女身體有毛病,才拿到的二胎指標。 剛過了農歷八月,還沒入冬呢,明子娘的身體突然急轉直下,住了院,肝硬化已經很嚴重了。 在醫院住了一個月,二姐把孩子扔給婆婆看著,到醫院護理明子娘。實在是別人都抽不開身,大姐家里活住,大姐夫不在家,兩個孩子她得照看,走不了。三姐上班,老姐懷孕,大嫂也懷孕。就剩下她一個了,怎么辦。 這也就是二姐夫好說話,二姐做什么都默默支持,孩子一扔一個月,也沒說什么。 明子聽說明子娘病重住院了,也著急。 顧向北能走動了,醫院也有人照顧著,明子就跟他說要提前回家了。顧向北知道是明子娘生病了,就跟領導申請,要回老家養病。 回老家確實各方面的對他的恢復也是有好處的,領導就批了。 明子著急回家,再一個,也是怕顧向北坐不了太長時間的火車,就訂了飛機票。也沒有直飛的航班,先飛到京城,又轉的飛機,才回到了省城。省城還沒有民用的機場,民用飛機,也是借用的軍用機場,顧向北現在也算是功臣了,再有將軍的特別關照,省軍區這邊兒早都派好了車在機場等著。明子跟著搭了一回順風車。 顧向北直接被接去軍區醫院接著住院去了。 明子直接回了老都縣城,看明子娘。 明子娘的病情已經穩定了,只是還不能出院,要再打幾天消炎針。 明子讓二姐回家,她留下照顧明子娘。但是二姐和明子娘都不同意,讓她回去工作。 沒辦法,明子才回了報社報道。 她的兩篇文章和照片已經出了。果然用做了周刊的封面和頭版文章。明子回去之后又交了幾篇稿子。不光是前線的,還有在后方醫院對住院戰士們和醫生護士們的采訪。還有當地民眾對子弟兵的支持。甚至還有兩篇地方民俗風情的文章。 別說主編看了明子這些文章滿意了,就是平常對于明子總是不見人影,很少回單位上班有意見的同事,看到明子的這些工作成果,也沒什么可說的了。記者嘛,一天到晚坐在辦公室里,能做出來什么有用的文章?不過,報社也確實有整天坐在辦公室里的記者,人家那文章也沒少交,至于質量嘛,那就見仁見智了。哪個單位還不得有幾個摸魚的呢! 八四的秋天,很快就到了。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見 第64章 秋收結束了,大哥今年最重要的工作也就要開始了。 收賬,要賬唄。 明子把報社的事兒安排了一下,就回家來幫忙。順利寫一寫農村分產到戶幾年后的變化,不也是挺好的題材嘛。 當初收到了欠條,大哥都交給明子娘保管了,因為他自己沒法把東西放在廠里,他自己是做出納的,整天跟錢打交道,瓜田李下的,造成什么誤會就不好了。這么多錢呢。以大哥那么謹慎的性格,這種錯誤他是不會犯的。 明子娘秋收前已經出院了。二姐回到家之后,據說小伏雨都快成了丐幫弟子了,二姐后來回娘家的時候說起來,是又好笑又心疼。說是孩子奶奶找不到孩子的衣服,就把伏雨堂哥的衣服給他穿上了,堂哥比他大兩三句呢,那衣服都跟大袍子似的,穿著只咣當。 小伏雨跟著二姐在省城待了一年多,有明子這個老姨在,那也是什么好穿什么,長得隨媽,白白凈凈的可好看了,妥妥的小帥哥一個,一下變成這樣了,二姐可不就沒法接受了嘛。這讓明子想起后世網上常常曬出來的mama看和奶奶看的小孩對比照,大概就是那個意思了。 明子娘保管啥東西,那是最保險不過的了。那些個欠條,她用了兩層塑料袋裝著,又用手絹包好了,藏在衣柜里的笸籮底下。她是不認識字,大哥只說上面是很多錢,也沒有跟她說具體的數目,要是說了好幾十呢,明子娘肯定得一宿一宿的睡不著覺惦記了。她心思重,想的多,肯定害怕錢要不回來怎么辦啥的。 明子拿著欠條,再帶上算盤和賬本,在家里等著來還錢的人。 大部分人還是自覺的,秋收糧食賣了之后就還錢了。 一直到入冬,大嫂生下了一個男孩兒。明子娘很高興,關家這就算是有后了。但是高興過了,還真沒看出來她怎么稀罕大孫子,還是把大孫女當心尖尖。爺爺對重孫子出生,也是很高興的。最高興的是明子爹,明子真沒想到,老爹居然這么重男輕女,大孫子稀罕得什么似的,天天擱懷里抱著,也不嫌累。 家里嫂子坐月子,不能做家務。二姐跟大姐都回來住娘家,幫忙。三姐一直就住在娘家呢,不過她能幫上忙不多。自己家里有時候都不愛做飯,兩人還要回家里蹭呢。 家里有喜事,那些來還賬的人,就不好空著手來,一般的都會帶著點兒下奶的禮。還是拿雞蛋和小米的多。農村就這樣,人情往來的,關系就是在這樣你來我往當中處好的。 農歷十一月,天氣已經很冷了。農村的糧食該賣的也都賣得差不多了。明子的賬本匯總下來,收回了二十萬多一點,還有六七萬塊錢的賬沒有收回來。這些不自覺的,就得上門去催了,還有一些親戚家的,是不能催的。比如堂姑姑家的,幾個姨家的,幾個堂舅家的,大房身老屯的親戚家的,大姐二姐三姐家的,這都是不能催的,想啥時候給就啥時候給了。 但凡是不主動還錢的,幾乎就沒有是完全陌生人的,都是七大姑八大姨的親戚套著親戚的關系,有些,大哥出面就可以的,有一些輩分高的,還得明子爹去要。這一冬天,大哥和明子爹幾乎天天出門去要賬。 只到進了臘月,還有兩萬多塊錢沒要回來。 這就沒辦法了,實在有困難的,總不能逼著人家還錢吧? 把賬都攏好了,錢都存到了儲蓄所,分成了三份,一份是進貨錢,得去化肥廠跟韓廠長結賬啊。還有兩份是明子和大哥的,親兄弟明算賬,因為當初送禮的錢都是明子出的,大哥給明子存了五萬整,剩下的三萬多塊錢算是他的分紅。明子的意思,讓大哥把那五千多給她就完了。大哥死活不同意,說是不能占明子的便宜。 這事兒鬧的,到底誰占誰的便宜呢…… 之后,明子就回單位了,這快要過年了,得回單位去把這一年的工作整理整理啊,然后可就要準備過年了。 經過了韓廠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