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6
” 傅成璧驚異地瞪起眼睛看向他。 段崇對上她的視線,難得展顏笑起來,笑得不加掩飾,復而自顧自地仰頭灌了一口酒,才將笑意隱下。 傅成璧撫額掩住發紅的臉,又回味了一遍他的話,也不禁撲哧輕聲笑出來。 她聲音清甜,只回答道:“好呀?!?/br> 作者有話要說: 傅成璧:震驚!天下第一鋼鐵直男居然還會開玩笑?。ü恼?jpg 段崇:……喝醉了,喝醉了。大家就當無事發生。 昭昭:喵—— —————— 張弛有度,來塊小甜餅嘗一嘗。 本來我以為這篇會是撲街小冷文,沒想到竟能得如此厚愛,十分感謝各位。 第35章 規諫 辭舊后, 料峭的新風吹開了京城第一枝白玉梅花。 初九群臣上朝,大理寺卿于存賢將環山園傀儡案向皇上稟明了來龍去脈。 于存賢據目前所掌握的證據進言,乃系禁軍副尉韓仁鋒為求仕途昌隆, 弒殺宮女供養狐仙, 以傀儡術控制芳蕪的尸身,意圖恐嚇眾人、擾亂視聽,來掩飾自己行兇殺人的惡行。 韓仁鋒于刑訊期間畏罪服毒自盡, 現已驗明正身, 交由親眷認領準葬。 文宣帝暗道之前所見傀儡怪象,指不定就是韓仁鋒為了粉飾行兇, 才欲將一切推禍于鬼神之說,讓眾人都以為是邪祟害命, 從此瞞天過海,再無人敢問津此事。 他一時龍顏震怒, 即令于存賢領人去啟韓仁鋒的墳冢,掘棺出尸, 當著眾人的面,鞭尸二百有余,以示天威。 鬧得滿宮風雨的邪祟說終于落定, 段崇隨即解下散騎常侍一職, 回到六扇門中, 卻不想沒過多久,隨之鋪天蓋地襲來的卻是天子之怒。 文宣帝在仔仔細細閱覽過大理寺卿整理好的案宗后,得知是起首是因有一妖道指引韓仁鋒去供奉狐仙, 才有之后一連串的禍事,頓時怫然而怒,著令太常寺在全京城范圍內搜捕妖言惑眾的道人。 這搜捕之令猶若疾風卷狂沙,浩浩蕩蕩掃過臨京的每一處角落。 不過短短三日,所牽連的道觀就有一十三處,道士數百有余,全部歸案入獄,以待后審。 臨京善男信女者眾,個個唯恐自己牽連進此案當中。整個京城都陷入無言的惶恐當中,就連隨之而至的上元節都不如往前熱鬧。 圣令如同一屜蒸籠,于寒冷中騰升出灼人的熱度,迫得人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皇宮中,夜風拂過冷冷地推開殿門,發出吱呀呀的怪叫。 倚著殿門外頭打盹的太監被這突如其來的冷風激醒,忙上前將殿門合好。 寢殿獸爐內焚著清淡的細香,殿門一合,香氣漸而濃起來。風起動拂綃帳,文宣帝只覺一時墜入云里霧里的深淵當中,浮沉片刻,眼前一片清明,又才回到了自己的寢殿。 他腦袋沉如千斤重,疲憊地坐起身,見殿內燭臺忽地一盞一盞亮起來,燈如豆綠,散著幽暗的青光。 他一時詫異不已,正要開口詢問是何人掌燈,又見燭火猛漲三尺之高,如幽冥長舌舔舐著殿頂,仿佛只消片刻便能將富貴鋪就的金頂燒成灰燼。 “誰——!來人!護駕!” 文宣帝跌跌撞撞地從床邊站起來,意圖去拿墻上懸著的寶劍,卻有一白毛尾巴卷住他的手腕。 他順向望去,就見臉色青白的韓仁鋒站在屏風前,屏風不知何時繡上白狐,便是這狐貍的尾巴勒縛住了他的手。 從屏風中一點一點裂出來的狐貍女形,似有非有地攀在韓仁鋒的背后,細長魅惑的獸眼緊緊盯著他,尖細地鳴笑起來,刺得文宣帝耳膜陣陣發疼。 他一時頭痛欲裂,忙捂住耳朵,嘶聲大喊“護駕”,可這笑聲愈來愈近,中間摻雜紛亂的叫喊聲,交織成一團,反倒是讓他甚么都聽不清了。 “會有人為我報仇的——!” 韓仁鋒陰森森道了一句,邪邪笑起來的眼睛里淌下兩行血淚,看得文宣帝背脊發寒,出了一身冷汗。 他試圖往外跑去喚人,卻在出門的剎那一腳跌入萬丈深淵,身體如墮云霧般向下墜落,耳邊狐鳴遠遠地消隱,叫喊聲逐漸清晰起來。 “皇上!” 文宣帝一下從噩夢中睜開眼睛,落入眼簾的是惠貴妃一張俊麗的臉,眼睛里全是焦急和擔憂,在看到他醒過來的片刻,陡然落下了淚。 文宣帝留宿云昭儀宮中,晚上突然遭了夢魘,嚇得云昭儀花容失色,忙去傳了太醫,又去回稟了皇后和惠貴妃來。 兩人匆忙趕到時,就見文宣帝在床上掙扎不已,脖子上已被他自己抓出了道道血痕。 三四個太監上前意圖制止,可力氣大了怕有損龍體,力氣小了又制他不得,一時急得滿頭大汗,無可奈何。 卻是惠貴妃比常人果敢,上前一把按住文宣帝的手臂,一邊急得掉淚,一邊啞聲喚著皇上。一直等到太醫來,在文宣帝頭上施下一針,他才算得以安靜下來。 此刻文宣帝陡然轉醒,背上已經被冷汗濕透。 見了惠貴妃,他便一下緊緊抱住了她,顫著聲音啞聲喚道:“挽青……有鬼!鬼要來向朕索命了!” “不是,不是的?;噬?,你只是做夢了?!被葙F妃聞言,眼淚決堤而下,手指不斷輕撫著他的背部,泣道,“有臣妾在,你會好起來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這一場夢魘讓逐漸太平下來的皇宮陡起萬丈波瀾。 文宣帝像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宣泄內心的恐懼,又連下三道圣旨,著令大理寺卿盤查韓仁鋒的底細,單單株連九族不說,凡是與韓仁鋒有些關聯的人都一并發罪。 韓仁鋒其人仕途輾轉多次,曾當過參議大人、翰林院學士、護軍參領等諸多官員的屬官或著門生,諸位大人皆因此案遭到關押,唯獨幸免于難只有惠貴妃的母家將軍府。 這一鬧,整件事便如同腥風血雨在京城狂卷起來。 多名官員聯名上諫,請求文宣帝收回成命,免此無謂的株連之禍;然但凡上諫的人,皆被文宣帝處以仗刑,早朝也因而廢政多日。 宰相沈鴻儒于年前就抱病在府,聽聞此事后,強拖著一體病軀去宮中諫言,跪在政成殿外好幾個時辰,懇請文宣帝三思而后行。 終是不得,他又連夜寫下一篇,歷數各朝君臣相得之道,求文宣帝以古鑒今,勿要矯枉過正,令臣不安職、民不安枕。 字字瀝血,都不足以安撫文宣帝懼死的心。 沈鴻儒因此病情愈重,一連多日,下床走路都難。 段崇托人尋來一帖藥方和一支上好的人參,帶來宰相府探望他。 入沈鴻儒的居處,聞室內充斥著濃郁至刺鼻的藥苦味,令他不禁皺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