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8
來。不論成或不成,總歸他去做了,才有事情能成功的機會。善堂里頭,因收留的孩童最小的也有三四歲,大的十四歲,這些大孩子帶著小孩子,又每日有功課或是生存的技藝要學,素日倒也安穩。畢竟,林安可是特特給他們劃了地的,這些善堂的田地并不需要交稅,住的院子里的田地用來種菜,村子里的田地用來種糧食,另外孩童學做的東西,也可拿去縣城里換錢,他們倒也能生活的自在。可是嬰兒島卻不能這么做。嬰兒島雖然名叫嬰兒島,可是這名字還是取自林安記憶里的棄嬰收留島。而記憶里,無論是誰,都可以將自己的剛出生到一歲的嬰兒,留在門外,然后便可徑自離開。離開之后,嬰兒島上的人也不會追究其丟棄嬰兒的罪責。林安也是這樣打算的。只是魯州并未海,至少華安縣和華陽縣都沒有,于是他便決定買下一處莊子,外面連著百畝田地,小莊子里房子全都推掉,建成一處封閉之地,設前后兩個門,凡是將嬰兒丟在前后門處的,朝廷府衙皆不追究其責任。但是相對的,丟棄嬰兒的人家,將來不得以任何名義和長大了的孩子相認和交往,否則縣衙會第一時間追究其丟棄嬰兒的責任。那百畝田地,就是養活這些嬰兒的法子。林安把他的計劃再細致的看了一遍,有心自己親自去做這件事情,可是衙門里的事情繁多,他還真的抽不出空來。直到張燦再次上門,送上張燦寫的文章。林安在書房看了張燦的文章,見張燦的文章里,也寫了民生一事。心中一動,將張燦這些日子以來的文章看了又看,再想到張家祖上是生意人,就是現下還留了不少鋪子由張家人打理,張燦雖性子天真,但打理起自家鋪子來,也頗為順手。左右他手下無人能用,林安又不舍得林婉炎炎夏日在華安縣和華陽縣來回奔波,就將張燦叫了進來。張燦喜不自勝。林安叫了他,卻不問其他,只把嬰兒島的事情說了出來,問張燦怎么看。張燦心中忖度片刻,才開口道:“這件事并不好做。但是,有規矩便可成方圓。若是這件事開頭做得好了,將來只照著這規矩來做,未必不能將這等善事長久的做下去?!?/br>林安意外的看了張燦一眼。張燦這些日子卻是頗受了些苦。張家的丑事被張太太一時惱怒之下,捅到了張家最近幾代的姻親那里。那些姻親又豈肯饒了張家?便是不為著自家姑奶奶,單單是為著張家的錢財,那些姻親也不肯放過張家。尤其是眼看著做了縣官的林安根本不肯讓張燦上門,那幾家姻親當即就湊到了一起,聯合起來對付張家。張家老太爺心中本就愧疚,再被舅兄一再逼問叱罵,又有老父去世一事,終于承受不住,病倒在床。張老爺倒是心懷坦蕩,并不把那些事情真的放在心里。就張老爺而言,他還沒來得及做下那些事情,那些事情都是由張太太試探著問過他之后,才去做的。而且林婉也并未因此受到太大傷害,張老爺還有膽子據理力爭。可惜他據理力爭了沒幾日,就被他自己的兩個親舅舅,抓到小胡同里狠狠揍了一頓。雖沒有受重傷,但也足夠張老爺在床上養上些日子了。至于張太太早就青燈古佛,在小佛堂里閉門不出。張家所有的事情一下子都壓到了張燦身上。張燦獨自支撐了一個月,張老爺病才好了,張老太爺也漸漸能自己起行坐臥了。張燦也才又有了時間,來林家拜訪。林安想了想張家最近發生的事情,再看張燦眉眼間都堅毅了幾分,心中一動,便道:“建嬰兒島的計劃我都寫了下來,只是苦于一時抽派不出人手,幫我看著去建嬰兒島,把最初的規矩定下來。阿燦,你……”林安的話還沒說完,張燦立刻就道:“我愿意我愿意!張家罪孽深重,能做這些善事,為張家消除些罪孽,這也是好的?!?/br>林安不意張燦答應的這樣爽快,愣了愣,可還是提醒了一句,道:“這件事情少說也要兩個多月,才能把嬰兒島的房子全部建完。待建完后,我打算把善堂的女童都送到那里去,另外還要從各處雇傭女工去嬰兒島做事,那些女工的規矩,女童的規矩,還有去何處請到教他們讀書識字、生存之技的女夫子等等,保證嬰兒島的安全,還有對收留的那些身子殘缺的男嬰如何救治等等,這些事情若要忙活起來,少說也要一二年,你才能徹底撒手?!?/br>林安說罷,又道,“如此一來,這一二年里,你的功課說不得就要耽擱下來。三年后的鄉試,你要如何參加?”張燦卻是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道:“我的學問功課,安哥兒豈會不知?三年后的鄉試,我必是沒有希望的。而且我拿著自己的功課去問過好幾個夫子,都說我就算是苦讀數年,怕也只得中個舉人,進士是再不必想的。我原本就沒打算參加三年后的鄉試,只是家里的那等事情一出……”張燦一頓,才又道:“我倒想要參加三年后的鄉試,先歷練一番。待考完后,再和婉兒在州府讀書三年,參加下一次的鄉試。若還不得中,便再苦讀三年,若再不得中,我便會歸家讀書,想來再過三年,定能考中個舉人出來?!?/br>等考中舉人,張燦就不打算再苦讀下去,只想著到時要請人忙空缺一事,直接以舉人身份入官,外放歷練。雖然以舉人身份入官,官職一輩子都不得超過五品,但是張燦知道自己的水平,與其考到頭發白了,考中個進士再當官,倒不如考中舉人后就入官,說不得將來能做到五品官,也算是徹底改了張家的門庭了。林安等聽到張燦說“外放歷練”時,便拿眼睛,深深地看了張燦一眼。張燦卻不像從前那樣畏懼,直直回視過去。“待我考中舉人,并得到外放機會時,怕是父母年紀早已老大,我卻無法因自己的前程,而讓父母為我奔波。只得帶著婉兒一人去外放做官?!睆垹N語氣堅定地道,“到我和婉兒外放時,我們必會有一個孩子?!?/br>而這個孩子,到底是二人一起生出來的,還是撿回來的,張燦卻不肯說了。他自己獨自苦苦支撐張家的那一個月里,每每閑暇下來,就會想到林婉,想到林安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