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0
人活??!”……林安站在那里,默默看著。縣衙的衙役聽了半晌,不耐煩了,毫不客氣的踹開了一個大娘,大聲斥道:“喊什么喊?哭什么哭?你們以為,就你們難??????你們去縣城里瞧瞧,不但田賦漲了,那些商人的稅賦整整加了一倍!你們活不下去,那些商人怎么活????”林家村的人終于不哀嚎了,可還是有人低聲道:“下賤人,當然活得久!”士農工商,有些人,是真的發自內心的覺得從商,是一件下賤之事。林安不由看了那人一眼。那人察覺到了,抬頭看向林安。初時還是習慣地討好一笑,隨即不知想到了什么,卻是惡意滿滿地看向林安。“還是林秀才好呀!家里那二十畝良田,全都不用交稅吧?林秀才,俺們家養不活孩子了,能上你家討口飯吃嗎?俺是大人,餓死就餓死了,俺不吃你家的飯,就讓俺家三個小子,”說著那個胡子拉碴的閑漢,就把自家三個八歲到十二歲的兒子給退出來,“就讓他們吃飽了,活著就成。林秀才,好人有好報,您看成嗎?”閑漢說罷,村子里人似是都反應過來,是了,他們的確是難,難到種了那么多地,結果卻還要交出去一大半給朝廷??墒?,在他們村子里,卻還有一家是不用交田賦的。林安是秀才,秀才多好啊,二十畝田地,還全都是良田。那里種出來的東西,全部全部,都是林安自己的。自己的。人不怕苦,卻最怕比。不少人看向林安的目光都開始不善。那開頭挑事兒的閑漢,干脆把自己三個正是“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兒子往前一推,罵道:“傻子么?還不謝謝林秀才的救命之恩?”三個男孩像是不怕疼似的,“砰”的就往地上一跪,然后就開始“砰砰砰”的磕頭。剩下的村民,有的皺著眉不說話,有的則是暗罵那閑漢占了先,推了自家孩子也朝林安跪。有的孩子還真的跪了,有的孩子寧死不跪。“爹,你傻了?我能讀上書,都是靠的林小叔,要是沒有林小叔,咱們村子里哪里來的學堂?要是沒有林小叔給夫子置辦的田地和房子,夫子怎么會收那么一丁點束脩,就讓我去上學識字?夫子說,學堂里的紙和筆,還是林小叔給送的呢!你怎么能讓我忘恩負義?”那孩子喊得聲音尤其大,直喊得不少大人都羞紅了臉。幾個被大人按著跪下的傻孩子,反應過來后,愣是站了起來。有的被按得緊的,干脆往地上一趴,原地打起滾來,哭著喊著不肯跪,害林安為難。林安看著那幾個孩子,心中終于覺得溫暖。他上前幾步,站了出來,正欲說些什么,卻見快馬又至。還是縣衙的衙役。“朝廷有令,倭寇來襲,征兵!”那衙役身后跟著十幾個衙差,“快快,把男丁都圍住了,一個個數,不能錯過一個!快!”☆、第44章長大了的小秀才衙役來得突然,可卻是做了準備的。因此林家村再一次送走了十二個壯丁。那個攛掇孩子給林安下跪,去林安家吃糧食的閑漢,也被帶走了。那閑漢根本不肯走,他還喊林安:“林秀才,林秀才,俺那三個兒子都賣給你當奴才了!你給俺交了七兩銀子的請兵役的錢罷!”那閑漢媳婦兒登時變了臉,連哭帶罵的把三個兒子弄走,讓閑漢一個人干瞪眼,被徭役帶走了。閑漢還不忘罵:“該死的婆娘!原本想著你能干活,還能給俺暖鋪蓋,這才沒頭一個賣你!你且等著!等俺回來,第一個就把你給賣了!呸!死婆娘!”林安著實看那閑漢不順眼,聞言就讓跟在他身旁的林六,去給押送閑漢的衙役送了半兩銀子,請那衙役務必不要對閑漢“客氣”。衙役自是樂得賣林秀才一個好,騎在馬上,回頭沖林安一點頭,走了。且不提那閑漢將會如何遭罪,林家村和附近的村子,全都沉寂了下來。——原本還擔心糧食不夠吃,現下好了,家里的壯勞力走了,剩下的糧食,又怎么會不夠吃呢?可是除了類似閑漢的家人,其余人家,俱苦著一張臉。等到了每五日一次去夫子那里報到的日子,林安與劉夫子談起這件事。劉夫子嘆道:“所有人都覺得會先挑事的是敕拉族,結果率先起兵的卻是倭寇。這樣一來,先前征得那些兵士,早早就送到了北邊兒,朝廷大約是覺得把那些人再叫回來不合適,且敕拉一族比倭寇善戰,因此才會想著臨時征兵,在北邊幾個州府先湊齊了人馬,再做打算?!?/br>林安也是這么猜測的。只是,“如果接下來沒有天災,或許百姓就這樣忍了下來。但是,如果明年繼續這樣干旱,或是比今年還要嚴重,朝廷還在打仗加收賦稅……”林安道,“大亂將始?!?/br>百姓再能忍,天災人禍齊齊降臨,朝廷還把家里的頂梁柱給拉走了,哪里還能忍得下去?可不就要開始反抗了?劉夫子沉默一會,才道:“陛下雖不如從前,但朝廷,卻有太子?!?/br>林安卻道:“太子雖有賢明,乃是圣上元后之子,可陛下老邁,太子正值壯年,如今,陛下卻是不喜歡太子。敕拉一族雖被稱蠻夷,可卻人高馬大,驍勇善戰,圣上讓自幼學習治國之道的太子去代駕親征,其意何為?……且,天下皆知,太子,還有一處不足?!?/br>太子無子。不止無子,還無太子妃。劉夫子聽到這一點終于振奮了起來。讀書人,總是更加在意正統。無論太子為人如何,他是陛下嫡子,就該繼任大統。“太子有子了?!眲⒎蜃拥?,“為師的一個學生正在東宮做事,他傳信與我,東宮一妾室,此刻正懷有三個月身孕?!?/br>若能一舉得子,即便這注定只能是個庶子或庶女,大家知道太子“能生”,卻也不必再讓太子受“無后”之說所擾。林安聽罷,想到自己送出去的活字印刷,再想到當即陛下的年紀,心中大略有數:“若是如此,太子能和將士再打退倭寇或是敕拉一族,那……”到時太子既是正統,又有賢明,還能憑借活字印刷得到一干讀書人的支持,手下若快還能得到部分軍權。陛下縱使是再不喜太子,到時也不能拿他如何。劉夫子雖不知活字印刷一事,但是有了旁的條件,也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