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
了此事正難以抉擇……”圣祖此刻已然明白了蕭棧的意思。他也聽聞了那東昌國公主樣貌極丑,且性格粗俗,心里也不愿自自己的兒子與這樣一個女人成親,所以一直拿不定主意,想不到蕭棧卻愿意主動來請。“兒臣本就……不祥,愿意為大昕、為父皇解憂?!?/br>圣祖無言。他對這個最小的兒子二十年來都是不聞不問,沒有關愛半分,這種誰都不愿意接受,且是斷送一生幸福的事卻要他來承受,多少有點于心不忍。然而除了蕭棧,卻是再沒有其他人選。皇子他舍不得,子侄里卻是各有勢力,牽扯不清。圣祖沒有立即決定,卻問他:“若是朕允了,你想要點什么?”蕭棧道:“兒臣要隨身太監六兒跟著,再要十個侍衛,還有……讓沈良承做兒臣的師傅,兒臣不想在外族人面前丟了我大昕的面子?!?/br>圣祖十分意外。蕭棧在宮中生活的十分不如意,這時候愿意去與東昌國聯姻正應該懂得借機討要些資本才對,卻沒想到他竟是分文沒提。最后的結果,就和蕭棧預計的一般。圣祖同意了他去聯姻,封為慶王,滿足了他的要求。還額外為他建造了慶王府,選派了親兵一百,賞賜金銀各萬。這些就是蕭棧起家的所有家當。隔年,嚴道榮被調回京城,在家族的支持下就任戶部左郎中令,與沈良承一起成為了蕭棧的左膀右臂。沈相笑了笑,端起酒杯的時候才發現空了,也不再倒酒,放了杯子嘆道:“那時候就算是沒有東昌國聯姻這件事,皇上也會找到其他的機遇脫離皇宮,在外面建立自己的一番小天地,他……不可能甘居人下!可惜皇上那時終究起步太晚,圣祖當時對于繼承皇位的人,更屬意敬王蕭衍?!?/br>蕭衍是圣祖第五子,親母是丞相孫連遠的孫女榮貴妃。榮貴妃雖是女子,但孫家家教頗好,學識淵博,蕭衍幼時就得了她額外教導,比起其他皇子更得圣祖賞識。圣祖三十九年的時候,蕭衍被立為太子。那一年嚴家當家人突然暴斃,十九歲的長房長孫在嚴世榮的扶植下接任了當家人。那時的嚴世榮已是戶部侍郎,嚴家在他的影響之下,漸漸開始暗中協助蕭棧。沈良承當時卻沒有嚴世榮發展得順遂,只是翰林院學士,依照圣祖的旨意,每隔一日到慶王府上給蕭棧授課。中秋夜的時候,蕭棧遣走了左右,在書房擺了一桌酒,只與沈良辰一人對飲。酒酣之處,沈良辰禁不住感嘆:“時運終究是遲了一步,若是嚴家早一年肯站在你這邊,如今你也許就有了與太子爭一爭的本錢了?!?/br>蕭棧卻只淡淡的道:“若是早了一年,說不定嚴家就被他查辦了?!?/br>沈良承一愣,知道蕭棧嘴里的“他”指的是他的父親、圣祖皇帝。蕭棧沉默了一刻,問道:“老師,你覺得我這些年來的表現如何?”沈良承點點頭笑道:“很好!”“他應該也覺得不錯,”蕭棧頓了一下,語氣里有些嘲諷:“所以,他就要提防我……”沈良承明白了蕭棧話里的意思,覺得他說的的確是道理。如果在蕭衍立為太子之前,蕭棧的勢頭太突出,不單會引起皇帝的注意,更會引起蕭衍的注意,而無論是誰的留意,對于剛剛擺脫了災星說法的蕭棧來說都是十分不利的。在他羽翼未豐之前,任何的打擊和算計都可能是致命的。蕭棧十分懂得隱藏。“老師,你今日不得意,其實是受我所累?!笔挆D樕弦琅f冷冷的,但語氣里卻帶著一絲傷感:“你怨不怨我?”沈良承早也猜到了這一節。圣祖當年對他十分賞識,眼見就是前途大好,但在成為蕭棧名正言順的師傅之后,他的仕途反而停滯不前了,雖然躋身翰林院中書,出入上書房參與議政,卻沒有實權。沈良承當初是同情蕭棧,后來為蕭棧能力所動,漸漸也覺得蕭棧真是那池中的龍,總有一日能飛在天上,所以也愿意賭一把,將前途命運壓在他的身上。只是現在情勢卻是不大有利,蕭衍是太子,蕭棧只是慶王,這似乎已是定局。但他不愿意蕭?;倚?,安慰他:“也許上天還愿意給你個時機,讓你一展抱負?!?/br>蕭棧突然笑道:“上天管不了這么多,時機是要我自己去創造的!老師,上天從來沒給過我好機會。我不相信他!”沈良承一瞬間想通了許多事。蕭棧從懂事起就開始為自己謀劃每一步,先是溫飽,后是學問,然后,是自己的實力。怎么可能六兒病的要死的時候,就被蕭棧正好不計前嫌的救活了呢?怎么可能誰也沒見過的東昌國公主就被傳成丑陋不堪了呢?怎么可能蕭棧希望嚴家什么時候向他示好,就什么時候示好呢?☆、第12章果然。第二年夏,太子結黨,買官賣官,串通吏部官員在京畿要職上安插自己黨羽,一年之間收受賄賂就過百萬兩。圣祖大怒之下,廢了太子,改號敬王,圈禁東宮。是年秋,圣祖突患惡疾,纏綿病榻,神智不清。眾位皇子中,除了已經早就封王去了封地的四人之外,都積極在圣祖病榻前侍疾,唯獨蕭棧,每次只到圣祖寢殿之外,讓太監稟明后,就在殿外安靜候著,不進去,也不多言,到得天黑了就走,每日如此。然而圣祖的病雖來的急,卻沒有繼續惡化的趨勢,但一時三刻也沒有起色,朝中一切事務都由丞相與翰林院一起商議處理。到了第二年春天,眾皇子都沒有了耐性,常常只是在圣祖面前露個面就走了,只有蕭棧依舊。圣祖四十一年,四月初七夜。沈良承在府里擺了一桌酒,宴請翰林院大學士李治乾。李治乾在這大學士位置之上坐了二十幾年,當年圣祖初登大寶的時候,他就是圣祖麾下的智囊,擔任大學士以來,圣祖一切詔書都由他親筆起草,那一手銀鉤鐵畫的書法就抵得上圣祖口諭。而翰林院里,只要是他說一句擔得重任,便是孫丞相也會給足面子。沈良承這次的宴請絲毫不避諱,待到李治乾一就坐,便遣了閑雜,只留下兩人伺候,親自為李治乾滿了酒,并命人端出一木匣來。“近日聽聞先生不適,學生特意尋來些物件,請先生看看,能不能略微寬心?!?/br>李治乾捋著胡須,往那匣子里看了看,手上頓了一下。里面裝的并非金銀珠寶,而是京郊一塊千頃良田的地契,另外還有刑部兩份卷宗,上面明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