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9
發生的事情,頓時黑著臉推開那盒子,“你以為我不知道啊,又是那個熏死人的東西?!?/br> “哇我們老班長聰明了?!睉b揉了揉她的頭發,正要說些什么,前面的曲博文就朝他們招了招手,“快過來?!?/br> “這是張教授,也是我多年的好友,主要從事南呈王朝考古及燕史研究,同時也是我國考古學會的理事?!?/br> “張教授您好?!睉b和詹茵茵連忙上前見禮。 研究所里不止有工作人員,還有不少名校的實習生,就在不遠的地方還有老師在給實習生們講解陶瓷清洗的具體cao作方式,正講在興頭上就看到實習生們都在朝這邊看,一時敲了敲桌子,示意大家不要分心。 張教授瞥了他們一眼,露出古怪的神情,“這兩孩子,看著不眼生啊,娛樂圈的吧?!?/br> 曲博文笑著道:“眼不眼生,你不都得帶著他們去看啊,我的面子你總不能不看吧?” “那是,誰敢不賣你曲博文的面子啊,不過現在這個社會,能夠為了拍戲研究歷史的年輕演員也不多了?!睆埥淌诜畔铝耸种姓谡淼臇|西,鄭重地戴上了眼鏡和手套,“跟我進來吧?!?/br> 詹茵茵連忙放下包跟著進去,應縝也隨后走了進去。 看著外面竊竊私語的實習生們,張教授透過眼鏡瞥了他們一眼,然后道:“你們也進來學習一下吧?!?/br> 實習生們得到了許可,卻又不敢大聲講話,紛紛放下手中的事情,滿懷期待地跟著走了進去。 里面果然和外面大不一樣,擺放著各種偏光顯微鏡、顯微傅立葉紅外光譜儀、接觸角測試儀、白度計、酸度測試儀、導電率儀和離心機等設備,頓時晃花了詹茵茵的眼睛,她之前從未接觸過考古專業,對這些東西也是好奇萬分。 張教授一路走到一張桌子面前,指著面前還沒有被玻璃封上的那張古畫道:“這就是前幾天剛剛出土的,南呈王朝憲宗時期左丞相趙時憲的親筆真跡,雖然已經被墨水浸污,但是上面還蓋有趙時憲的私印……這位同學,站遠一點,六百年前的珍貴文物,弄壞了你賠得起嗎?” 被訓斥的那位實習生嚇得連忙后退了一步,吐了吐舌頭。 若不是因為那位實習生被訓斥了,詹茵茵差點也要靠近了,剛才在曲導的手機中看到的畫面太過于模糊,此時此刻這樣近距離的觀看,才發現畫上這個人的穿著,竟然是那么的眼熟,就像是……那天做馬替的時候穿的那身衣服一樣。 大人他,是畫的她嗎? “雖然面部已經被墨水損毀,我們現在的技術也不太完備,但是根據墨跡干透的痕跡來修復,也不是沒有可能的?!睆埥淌陬D了頓,繼續道,“我們都知道,作為南呈中期位極人臣的左丞相,這位趙大人一直心儀當時憲宗身邊的詹皇后,盡管有著這樣一段幾乎人盡皆知的感情,依舊能獲取憲宗皇帝的信任而被委以重任,終身屹立于朝堂而不倒,甚至在死后也沒有被清算,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那么如果歷史如此的話,我們此刻所看到的這幅畫,很有可能就是歷史上這位詹皇后的畫像,如果能夠復原的話,則是考古界的重大成果啊?!?/br> 詹皇后?左丞相? 那是什么? 詹茵茵呆呆看著面前的畫像,身子都有些站不穩了,一旁的應縝連忙伸手扶住了她:“你怎么了?” 實習生們雖然不敢大聲說話,卻還是可以提問的,剛才那個不小心靠近的學生就提問道:“教授,這幅畫上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數字???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嗎?你看,這畫像的空白部分有一段數字和一句話,在另外一邊的空白部分,又有更小的一段數字?!?/br> 眾人紛紛湊近去看,果然在這幅畫的空白部分看到了一句:一三八五九四五八二一一,安好,勿念。 又在這行字的邊上看到了一行更小的字: 二八`九四四三二六六`四`六三六 四二八六三六`四五二六三二六 九四三三八二六`四八二九六九 四二六`四九四六`四三三二六六 四六`四六`四二二四九四四九四 六`四四二四九六六`四九八二六 九三五二六二八三二六二二九 六`四八四四八四五二四三三 “天哪,這個古人太奇怪了,為什么會在一副畫上寫這么多數字,一般來說這種畫上面不是應該題那種詩詞才對嗎?難道這是一種新發現的詩體?那個年代的人都流行這種數字詩?” “我覺得第一行字有一點點像手機號碼誒?!?/br> “瞎說什么,古代人怎么會知道手機號碼,你沒帶腦子嗎?” “真的很像啊,要不打一下試試?” 詹茵茵瞥了說話的人一眼,緊張地咽了咽口水,迅速將手伸進到兜里把手機調成了靜音。 “教授,這些數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您能不能給我們解釋一下?!?/br> 張教授露出神秘莫測的微笑來,“你們都是名校出來的孩子,難道連這么簡單的事情都看不出來嗎?出去之后可別說是在我們研究所待過的人?!?/br> “???教授,到底是什么意思呀?您別賣關子了?!?/br> 應縝靜靜注視著那幅畫,看著上面第一行熟悉的數字,忽然偏過頭看了詹茵茵一眼,卻沒有說話。 是巧合嗎? “我覺得,”應縝一開口,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朝他看了過去,尤其是后面已經偷偷看了他很久的實習生們,“這些數字,有點像是樂譜?!?/br> 詹茵茵愣愣地看了他一眼。 “沒錯?!睆埥淌陬D時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來,點了一下身側的鼠標,后方的大屏幕上便出現了一張圖片,內容是幾百冊書籍剛剛出土的照片。 “!”有實習生立刻喊道。 “是的,,由總纂修官趙時憲帶領一百位高官、學者編撰,經由四千多人抄寫,耗時八年編成的叢書,共計三千冊,其中囊括了星占、樂理、算術、建筑、榫卯、騎術、劍術、蹴鞠,收錄了南呈朝名家經典著作和詩文詞總集,詳細記錄河渠、邊防、山川的情況,以及南呈的通制、典禮、邦計、軍政、法令。更有各種流傳已久的琴譜、舞譜、食譜、命書相書?!?/br> 張教授頓了頓,似乎也是感慨這項工程的浩大和歷史的無情,“原書本有三千冊,南呈滅亡之后就遺失了兩千冊,后來列國入侵,剩下的一千冊也幾乎是分崩離析,如今流傳在世間的也就剩下不到一百冊,此次出土的這幾百冊,正是書中記錄的曲譜部分?!?/br> “有感于漢字記譜的不方便,趙時憲獨創了一套數字記譜法,而中所記錄的失傳已久的琴譜,都是由趙時憲獨創的這種數字記譜法所寫,你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