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天下(三)、重生之天下(四)、重生之相守 上、穿越之攻下冰山美人、重生之相守 下、穿越之蟲族末途/重生之悲傷的蟲族、凝光、煮夫快上崗、喂,領你的盒飯了[娛樂圈]、緋聞影帝(穿越)上
讓他獨自cao作。等到寧云晉好不容易輕松一點,明年又要參加科考,為此建亭先生還特地托人帶了封信,直言若是不能連中三元就別說自己是他的學生,弄得寧云晉亞歷山大,這種碰運氣的事情哪里是自己能確定的。天授十八年八月初九,終于年滿十二歲的寧云晉信心滿滿的步入了鄉試考場,開始他的科舉之路。第63章雖然只是鄉試考場,貢院前卻也是人頭涌涌,要不是他們出門得早,并且是騎馬而來,只怕也要被堵在外面了。過了警戒線之后,長隨書童們都不能再跟隨,寧云晉拎著家人給自己準備的籃子,排隊等候檢查。隊伍很長,入場前的防作弊搜查有特別嚴格,小吏們不敢松又檢查得格外的仔細,目測還要等待很長的時間。他扭頭看了一眼身后的長龍,不期然看到遠處高頭大馬上的父親與哥哥。這只是第一場鄉試而已,家里并沒有全員出動,只有寧敬賢和寧云亭送他到考場??纯刺焐?,他們再不走可要遲到了,寧云晉便朝兩人揮了揮手。寧敬賢頷首微笑,寧云亭則對他做了個加油的手勢,兩人這才調轉馬頭朝著皇宮走去。路上他們遇到了寧府為寧云晉準備的馬車,這會兒還卡在路上動彈不得,寧敬賢便交代車上的秦明務必要在貢院外面等著,以防意外。送走了父兄,寧云晉這才沉下心來在腦海中回憶這一場的考試內容。鄉試一共要考三場,第一場是以、、各做文一篇,再寫一首五言八韻詩一首。自天授年間開始八股文的字數要求由原來的六百五十字改為了七百字,對他而言三篇作文的壓力不大,關鍵在于詩上。以他這種被建亭先生點評為比打油詩水準高一點的水平,要想寫出讓考官眼前一亮的詩作著實不容易,因此分為緊張這一關。備考的時候寧云晉就已經絞盡腦汁寫了幾首詩作,雖然這些詩已經屬于超長發揮,但是沒有一首能像達到白居易那的章法嚴謹、朗朗上口,千古絕唱果然不是常人能及的水平。只有在這時候他才格外郁悶,人家穿越能隨便抄詩默寫之類的名作,可惜自己穿的年代太近,實在沒有好詩下手了。就在他擔心詩作的出題會不會太偏時,拿著名冊的小吏唱名道,下一個寧云晉。到。寧云晉連忙應了一聲走上前。他這脆生生地一聲,使得周圍的人終于都可以光明正大地將視線聚集在他身上,紛紛小聲議論著。寧云晉一直堅持的每天一杯牛奶起了作用,他的身高已經接近一米六,遠遠高于同齡人。他的相貌又生得極佳,即使是在昏黃燈光下皮膚也像是透著瑩瑩玉光。他只是穿著一身寶藍色的單衣單褲,頭戴最簡單的緇撮,卻出色得與周圍的人似乎格格不入。光是站在那里寧云晉便如同一副最動人的山水畫,讓人有些自慚形穢不知不覺地站得遠離他兩三步開外。這孩子生得真好!有贊嘆的。這么小的年紀只怕是家里捐的秀才吧!有人感嘆,看他的家境一定很不錯,大戶人家出生的少爺就是命好,捐個出身、補個缺都容易,又何必和我們這些苦哈哈一樣來科舉。也有光是為了鄉試名額就苦熬了好些年的大齡考生不忿道,他看得懂考官出的題嗎?雖然將那些人的閑言碎語寧云晉都聽到了耳中,對于別人的視線他早就習慣了無視,可是夾雜在其中的一股帶著惡意的凝視卻引起了他的注意。裝作不在意的樣子,寧云晉朝那個方向望了一眼,發現居然是盧文道。見小吏已經核對完自己的身份,吩咐自己進去檢查,寧云晉便先將盧文道的事情擱在一邊,專心應付起眼前慘無人道的搜身檢查。好不容易能夠進入號房,他的臉色有些不好,一想到這樣的檢查至少還有三四次,寧云晉的臉色便更蒼白了,暗自道,就算是為了這也不能落第!鄉試每一場都只有一天時間,寧云晉淡定地無視號房里那腌臜的環境,收斂心神開始專心作答。八月十二日為第二場,以五經作一文;八月十五日為第三場,策問五道。考完之后寧云晉長長舒了口氣,雖然帶了干糧吃喝沒有問題,可是號房的那塊桌板睡著太不舒服了,回到家之后他便悶頭大睡補眠。雖然家里沒人經歷過科舉,不過大家都知道考試十分熬人,也都沒打攪他。寧云晉這一覺直接睡到第二天天亮,他慵懶地伸了個懶腰這才覺得自己活過來了。秦明聽到動靜敲了敲門,感慨地道,二公子,您可醒來了,老太太身邊的丫頭都來打聽三次咯,再睡下去老太太只怕要親自來看你了!瞧你說的那么夸張!寧云晉活力十足地跳下床,叫人進來洗漱,爺要給老太太請安去。到了老太太的房里,老人家一看到他眼睛下面的黑眼圈,便摟住寧云晉心疼地道,乖孫喲,這可是遭了大罪!才鄉試就這么熬人,等到會試如何得了,那可是每場三日,還得考三場,要不咱還是別考了吧!小孩子就得這樣磨礪一番才好!別一個勁瞎寵。寧陶煦板著臉對寧老夫人說了一句,這才扭頭問寧云晉,你考得如何?寧云晉自信滿滿地道,感覺很不錯,中舉應該不難。寧陶煦抿嘴笑,你師傅可是要你連中三元,若是中不了解元,下次見他可要小心!想起建亭先生的那封信,寧云晉立刻苦起一張小臉。老太太一看便不依了,心有靈犀地將他的心聲說了出來,這話我可不愛聽了,小二的文章做得再好,不對考官的口味也是白搭,要不古往今來哪有那么多才子也會落第的。咱們這樣的人家又不靠科舉晉身,要我說小二還是像亭哥兒一樣補個侍衛好!婦人之見。寧陶煦蹙眉反駁道,真正的百年旺族都要靠科舉傳家,只靠蔭恩總是差了一頭,小二是個有本事的,就該多鍛煉鍛煉。寧云晉一見二老快要吵起來,連忙告退,灰溜溜的跑了。這個點,寧敬賢和寧云亭都去衙門了,佩華那里他不想去,正琢磨著要不要外出溜達一圈,便有小太監來傳旨讓他進宮覲見。這個叫何仁貴的太監也是熟人,就是原來在養心殿的小太監之一,最是機靈不過,被黃錦收為了徒弟,如今在宮中頗有幾分體面。不用寧云晉給他打點,他就湊近了笑道,寧公子真是深得圣眷,皇上今兒個一下朝就找李總管問你的事兒。寧云晉和他的關系不錯,倒不用時不時孝敬了。他隨口道,公公不是誆我吧,只是一小小鄉試而已,皇上哪會有閑心關注,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