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8
書迷正在閱讀:為什么被打臉的總是老板、前男友搖身一變成了我哥、洋畫+斡勤+酥油花+老斗、公爵與子爵、(HP同人)Yorkshire Puddings/約克郡布丁、渣攻都隨風、囚妃傳、[全職]當國家隊沉迷臉上刻字、筆直、師父總想殺我怎么破1
反倒是周圍的奴隸販子眼前一亮。 “來來來,這邊看,這個可壯實了,吃得少做得多,力氣打著呢,又可便宜了?!?/br> “瞧瞧我們這個,都是上好的貨?!?/br> “來來來,便宜賣了,個個都是強壯的?!?/br> 在這里,沒有人,都是貨物,他們麻木,眼神游移,不敢和人對視。戚慈的心里并不好受,看到這一幕,她反而覺得也許她將人買回去倒是更好一些。 戚慈走了一圈,基本了解到了這些奴隸是從哪里來的了。先前說過,奴隸的來源有一種是債務奴隸,戚慈敏銳地發現這一批人幾乎都是來自西山鎮、天塞鎮、丹陽鎮、馬溯鎮,而這幾個鎮子,是上林郡距離太谷鎮最近的幾個鎮子了。 同樣的,這幾個鎮子自然也是產糧的大鎮。 戚慈一連買了三十來個人,青壯年男子站多數,還有些婦人和小姑娘,戚慈難得心軟,樣貌不算好的女子在奴隸市場不吃香,也就順帶著買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經過戚慈的詢問,才知道這些人為何成為了奴隸。 大多是因為開春家中的糧食不夠,可糧價卻大幅度上漲。上面的人下來征糧,沒有糧食的人就必須要給銀錢,一家有一個男丁需要繳納三百斤糧食,亦或是二兩銀子。若是按之前的糧價來算,二兩銀子虧大了,可是按現在的糧價來說,二兩銀子還不一定買得到這么多糧食。 沒有糧食的人家怎么辦,賣兒賣女湊錢。 一時間,這幾個鎮子的人幾乎能賣的都賣了。從戚慈的角度來看,她不明白人怎么可以盲從到這個地步,可是從這個時代的人的角度出發,她又能理解人為什么盲從到這個地步。 因為在這些平民百姓的眼中,官府就是至高無上的,而實際上,他們早就爛了良心了。 回到山上后,戚慈將人交給了大山,大山會去安排的。她回到院子,院子之中站著一只鴿子,這鴿子雪白雪白的,戚慈一看它的腳環,就知道是哪里的消息傳來了。 她將信拿下來,終于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太谷鎮的消息……瞞不住了。 太谷鎮是距離陳國最近的一個鎮子,在被陳兵血洗之后,又封鎖了消息,一時間什么消息也沒有傳出去。公子韜也不知道出于什么打算,耗費大力氣封鎖了這個消息。連周邊鎮子的都被瞞著。 封鎖太谷鎮的理由有些荒誕,時疫??墒鞘廊艘宦爼r疫便心生恐慌,根本沒有人關系到底真相是什么,紛紛遠離太谷鎮。之前糧店掌柜提醒戚慈多買些糧食正是因此,沒有了太谷鎮的糧食,糧食就少了許多。又因為這個原因,收糧的連帶周圍幾個鎮子都不太敢去,糧食自然就漲價了。 倒不是戚慈想的這掌柜是不是知道什么。 而現在,都開春了,太谷鎮的消息瞞不住了,或者換句話說是公子韜不想瞞了,針對吳國的獠牙,他不想遮掩了。 開戰的消息,最先知道的當然是官僚權貴了。他們要糧食和銀錢來做什么,自然是保命。陳國的軍隊就在太谷鎮,想要占領周邊的鎮子簡直就是輕而易舉,現在不搜刮一些賣命錢,更待何時? 看完了整封信,戚慈冷笑一聲,簡直愚蠢! 這就是一個局,這些人還自作聰明呢。當真以為有糧有錢陳國的軍隊就會放過他們?人家這是等著他們將糧食和銀子都收集在一起,然后一鍋端呢。 否則為什么那么輕松就能取下的鎮子,拖到現在都還沒有動手。 讓戚慈更心驚的是,那些留在鎮子里的人,估計是全都活不成了。這一想來,也不知道是被自己親人販賣慘一點,還是最后命送黃泉慘一點,大抵這就是命運吧。 陳國欺人太甚!而吳國的官僚,戚慈只想到四個字,怒其不爭。一群酒囊飯袋,花天酒地的東西,怎么和人家的精兵斗? “奇珍閣”的東西,這些家伙沒有少買。 戚慈回到房間,研墨提筆開始寫信,一步一步,一環一環。 鴿子從戚慈的屋子之中飛出來,飛出胡山,大多都往陳國方向飛去。而陳國鄭城一個偏遠的小院子里,一個穿著錦衣的人伸手,一只鴿子落在了他的手臂上。 他取下了鴿子腳上的信,又喂了些鴿食,轉身進了屋子。 許久之后,他換來一個看上去很機靈的小子,吩咐道:“公子渠身邊的人可以動一動了?!?/br> 公子渠,先陳國君長子,鄭城恰好就是這位的食邑。 作者有話要說: 卡文,哭唧唧,要抱抱,要親親,要舉高高~ 今天路過一條小道,種著好多梧桐樹,看上去超級漂亮,陽光和綠葉,我決定等會就把照片傳去微博233333(盡管我是個手殘,但是你們只能夸我) 好了,晚安,么么噠,做個好夢,我的寶貝兒們~比心 對噠,求一發作收,快快快,收一收作者專欄嘛~人家需要前進的動力呀~ 第58章 五十八 死亡 公子渠雖為長子, 卻不甚受寵, 故而一成年就被老國君趕到了鄭城這個偏僻的小城來了。從名義上的世子成了一個破落戶, 天上到地下, 公子渠豈能心甘? 落魄之后, 他花天酒地,好美人,醉生夢死,甚至上位的是誰他都不管不顧了。正是因為這樣, 戚慈分析了一通之后, 將他當做了第一個突破口。 越是落魄的人, 當出現了救命稻草之后,才越是會拼命地去抓住這顆稻草。公子渠的二弟公子敏的生母曾經頗受寵愛,故而他的食邑和公子渠比起來好太多了, 他的周邊也不缺謀士。三弟公子義母族強大, 誰也不能欺辱了他, 連公子韜都對他客氣幾分。四弟公子博益生母是淺君后, 他站著大義, 公子韜怎么也是要給幾分薄面的。至于五弟公子韜,人家已經是王君了。 這些消息都是輕而易舉就能分析出來的, 準確來說陳國的大小貴族都是知道的, 不少人都在背后嘲笑公子渠的落魄。 從一個名義上的世子, 落魄到邊陲小城,再沒有比他更沒有用的王國長子了。 這是多么好的一個突破口,當初去陳國的商隊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全面詳盡地打探公子渠的事情。而他們也沒有辜負戚慈的厚望, 的確打探到了一些關于公子渠的消息。 公子渠這個人還有些信鬼神,信鬼神到什么地步呢?縱然是喝得酩酊大醉,他還能記得去上柱香。橫行霸道,卻又有點欺軟怕硬,總是覺得自己才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他的性子之中有太多的弱點了,甚至戚慈都不用想太多,就能針對他性格之中的弱點做一個完美的局。 恰好他們又剛好遇見了這樣一個“江湖騙子”。戚慈這邊需要他作為內應,隨時知道公子渠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