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9
書迷正在閱讀:胖娘娘、被名門正派關了起來到底該怎么辦、攤主,笑一個、強制屈服、捉兔記、[綜]眾神之母、覆我之唇、小胖子大未來、重返1997之隨娘改嫁、李子家
某種不為人知的關系?!?/br>聽了宋不羈的話,紀律沉思了一會兒,然后說:“之前沒來得及告訴你,老夏和小俞在監控視頻中發現了一個高個的年輕男人在王余死亡的時間段里,出現在王余家里?!?/br>“嗯?”宋不羈忙問,“是誰?有拍下正臉嗎?”紀律在辦公桌上翻了翻,抽出一張打印出來的照片給他。“只有這么一張,辨人不出來是誰?!奔o律說道。先前他們接到底下派出所報告說找到了一個和這人很像的人,結果等他們過去調查了,發現并不是。監控中的這個人究竟是誰還不知道。“監控顯示,當天王余5點回到家,之后大約5點20分左右,這個男人進去——是王余開了門,讓他進去的。而之后,6點半左右,劉文韜回到家。6點38分左右,劉文韜出門吃飯。再接著,6點50分左右,這個男人出了王余的家。直到7點8分,劉文韜才回來。最后是7點半,劉文韜出門找王余?!?/br>每個時間點被紀律說得很清晰,宋不羈在腦內迅速構建出了一張案發前后的時間表。他說:“王余是那天晚上6點半到8點之間被害的。這張紙上的男人6點50分才離開,有可疑。劉文韜吃飯回來后在家呆了二十分鐘左右,也有可疑?!?/br>紀律點了下頭:“奇怪的是,劉文韜下班回到家時說家里沒有人。假設他說的是真的,那王余和這個男人去哪里了?”“可能躲衣柜,可能躲床底,這種都有可能吧?”宋不羈說,“劉文韜不是回家沒多久,就又出去吃飯了嗎,這沒發現也正常吧?”紀律:“是有這種可能。也有可能是這個男人和劉文韜本就認識。畢竟當時劉文韜回到家后究竟有沒有看到別人,或是王余當時到底在不在家,也都是他一個人說的,無法取證?!?/br>紀律這話瞬間讓宋不羈腦海里升起一種想法,他右手食指在打印出來的照片上摸了摸,喃喃地說:“鴨舌帽……”“紀隊,你記不記得,我在朝花夕拾教育培訓機構外看到的那人,何小寶,他當時也是戴著一頂鴨舌帽……”紀律看著紙上那人模糊的側臉,皺了皺眉:“你懷疑何小寶?”“很有可能不是嗎?”宋不羈說,“何小寶何小貝和劉文韜認識,何小寶習慣或者喜歡戴鴨舌帽——我昨天見到的何小寶也是戴著鴨舌帽——何小寶也是高個的,又瘦的,不懷疑他懷疑誰?”——雖然單看這張模糊的打印照,并不能看出他和歐杰是否有相像。“昨天我們查過何小寶了,13號案發當晚的時間段里,他還在花城動物園里,有不少員工都證明看到他了?!?/br>宋不羈“唔”了一聲,說:“不管怎么說,何小貝何小寶這對姐弟都很可疑?!?/br>“嗯?!奔o律說,“一直盯著?!?/br>但是,盯了這么久,確實沒盯出什么來。“一直盯著?”宋不羈突然抬眼問道,“那盯著他們的人沒看到他們進了一個咖啡館,然后緊接著劉文韜也進了同一個咖啡館?”紀律雙眼一沉,說:“你懷疑盯他們的人有問題?”宋不羈:“有沒有問題不好說,這是一種可能?!?/br>“還有一種可能?!奔o律反應極快地說,“當初盧浩才是怎么走出小區,現在可能是用了類似的方法擺脫了盯梢的人?!?/br>“這個‘M1’團伙……可真是不簡單吶?!彼尾涣b輕聲說道,“他們的目的……”宋不羈搖了搖頭,沒說下去。他又說起了劉文韜。“劉文韜這個人,雖然沒和他接觸幾次,但是我覺得他熱愛研究是真的,大概就是那種,為了研究能奉獻一切的人?!彼尾涣b說,“如果現在‘M1’的研究真的是他在進行,那么他肯定也會奉獻全部來投入研究……”紀律右手在桌面上扣了扣,突然說:“或許現在劉文韜是這個世界上對‘M1’最了解的人?!?/br>“說起來,我一直不知道‘M1’這一個字母和一個數字的組合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嗎紀隊?”宋不羈問。第80章宋不羈的聲音并不響,但辦公室不大,這問題聽起來異常地直戳耳膜,幾乎像是湊在耳邊說的,紀律聽得一字不差。在他回家去找他爺爺之前,他也并不知道“M1”中的這一個字母和一個數字代表什么意思。他只是記得很小的時候,他曾在家里某本老舊的筆記本上看到過。后來去問了,知道了,他也沒有把詳細信息告訴宋不羈。而宋不羈也沒問。這會兒,他聽著宋不羈好似漫不經心但是明顯認真的話,抿了下唇,終于緩緩開口,把那會兒紀爺爺告訴他的告訴了宋不羈。二十五年前,國家犯罪頻發,領導人很是頭痛。就在這時候,科學家們說發明了某種藥物,只要注射了這種藥物,就能使人的大腦得到進化——直覺變得更為敏銳,思維變得更為敏捷,邏輯變得更為縝密……科學家信誓旦旦地保證,如果警察注射了這種藥物,抓犯人的幾率就會蹭蹭蹭上漲,絕對能完美解決犯罪頻發的問題。于是,為了提高破案率,打擊國內猖獗的犯罪分子,經過多方考慮,國家同意了科學家們提議的把這種藥物注射進人體進行實驗的要求。秘密的實驗基地由此建立。經過精挑細選,第一批實驗對象確立——六名男性,六名女性。年齡分別為兩歲、七歲、十二歲、十七歲、二十二歲和二十七歲,男女各一名。“其中兩歲、七歲、十二歲、十七歲的實驗對象都是當時負責這個項目的人在外面找的,與他們的父母簽訂了‘實驗’合同。而二十二歲、二十七歲的實驗對象則是由當時的警察自己報名,經過層層篩選,最后才確定?!?/br>紀律說完,宋不羈就說:“當年二十二歲、二十七歲的實驗對象來自警察隊伍?”“嗯?!奔o律說,“畢竟國家是打算,如果實驗真的成功了,這種藥物就在警察內部推廣開的?!?/br>宋不羈想著這幾個月以來碰到的幾個案子,幾乎是立即說道:“那你說,當年制造實驗基地爆炸,極有可能活下來了的人,會不會是當年參加實驗的一個警察?”“可能?!奔o律低聲說道,“當年國家和未成年的實驗對象簽訂合同時,都沒有直接對他們的父母說明實驗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而是找了個正常的明目。而在警察隊伍里進行選調時,雖然同樣沒有真正說明目的,但極其隱晦地提了提,目的是為了提高自身的破案水平?!?/br>“成年人了,”宋不羈說,“即使進實驗基地前不知道,但進去后可能立即就摸清了。即使沒真正摸清,也會了解到什么?!?/br>紀律:“被注射了藥物的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