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
個晚上,還給葉氏總裁葉錦容去了個電話請示工作,終于有了個不算太壞的結果。第9章小試凌晨四點半,顧寧被方涵佳的電話吵醒了,他看著窗外漆黑的天幕,有點懷疑自己看錯了時間。“小顧,快起床,我五分鐘后到你家,我們最遲五點半必須到機場?!狈胶颜f完就掛了電話,都不給顧寧開口的機會。顧寧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他迷瞪瞪地揉著眼睛坐起來,愣了半分鐘才起床開始刷牙洗臉。剛洗好臉,方涵佳到了,進門什么話也不說,直沖顧寧的臥房,抱了一堆衣物出來。“方姐,你這是……”顧寧更納悶了,方涵佳看起來像是來抄家的。方涵佳找出顧寧的行李箱,一邊往里塞東西,一邊頭也不抬地說:“你洗漱好了就換衣服,你家到機場不堵車也得四十五分鐘,我們要抓緊時間?!?/br>顧寧還是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可方涵佳風風火火的舉動影響了他,他不到三分鐘就把自己收拾地可以出門了。方涵佳對顧寧的速度很滿意,她把行李箱往顧寧手里一塞,拉起他就往門外走:“很好,我們比原計劃節省了五分鐘,路上可以不用那么趕了?!?/br>直到上了車,顧寧才有機會問方涵佳,他們天不亮就出門是要趕去哪里。“昨天我是不是跟你說,伽藍草原那邊的場地出了點問題,戰爭戲可能要推遲到九月份再拍?”比起三四月份,九十月份總歸是差了點,方涵佳最初得到消息也是有點失望。“難道又有變化?”顧寧想問的,其實是事情又變成什么樣了。方涵佳并不清楚過程,她只能告訴顧寧自己了解到的結果:“現在說是可以拍了,但是給出的時間比原定的少了一半,所以劇組要爭分奪秒,力爭不因時間關系影響拍攝?!?/br>顧寧輕輕哦了一聲,他其實不是很理解,兩個月時間都夠他出塞再回來了,為什么拍些場面鏡頭和動作特寫也要這么久,因而聽說拍攝時間減半,他并沒什么太大的反應。再次踏上伽藍草原,顧寧唯一的感覺就是物是人非,記憶中的荒涼蕭瑟早已不復存在了。等到正式拍攝開始,顧寧逐漸明白時間都是花在哪里了。他縱橫大漠數千里,帶領的都是帝國最精銳的騎兵,自然可以日行數百里,如入無人之境。可馬術在現代已經是一種以優雅和高貴著稱的運動了,就是所謂的速度賽馬,也和他的理解有些出入。一邊是生死相搏的戰場,弓馬騎射是保命的基本功夫,一邊是茶余飯后的休閑,不讓自己受到傷害是行業內的默認準則,誰會更用心思更拼命,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那些在顧寧看來并不復雜他麾下隨便一個小兵也能輕松完成的動作,如今卻成了專業騎師也要精心準備才能挑戰的高難度動作,拍起來能不費勁嗎?再說了,騎師能完成是一回事,最終呈現的效果又是另一回事,兩者之間并不能直接劃等號。除此之外,顧寧還發現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現代人已經不會指揮騎兵了,哪怕只是擺個樣式,并不是真的要去作戰。抵達伽藍草原的第一天,顧寧沒有鏡頭要拍,他的主要任務就是熟悉馬匹和適應場地。但是看著事倍功半的導演組和不知所措的專業騎師們,顧寧忍無可忍,策馬上前進行了一番指導。也就是眾人都知道顧寧的騎術特別好,否則他貿然上前,連個開口的機會都不會有。縱是如此,看到顧寧在分管導演趙現面前侃侃而談,他新近收獲的一干迷弟還是為他擔憂不已,羅帆就在小聲對孫嘉笠說:“趙導最煩有人在自己面前賣弄了,他會不會……”沒等羅帆把話說完,孫嘉笠就不留情面地打斷了他:“不懂裝懂才是賣弄,比人更懂那就是指點了?!?/br>從中午十二點到下午四點,趙現臉上的表情一直很不好看,因為他已經講過好幾遍了,可群演們表達出來的效果,和他的預想卻是完全不一回事。趙現承認,自己這回的要求有點高,就是大家的表演打點折扣,他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對折對折再對折,這就低于趙現的心理預期了,他一再要求重來,并不厭其煩地和馬術指導古宏飛進行溝通。又一次嘗試失敗后,古宏飛對趙現說:“老趙,我看這樣不行,人和馬都累了,再拍下去有危險,我們得想個辦法?!?/br>“什么辦法?剪掉這段戲?”在趙現的設想中,這段群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目前的完成度,就是后期加特效,距離他想要的效果也差了一截,他們能試的都試了,還有什么辦法。“也不是非剪不可,只要你能適度降低要求……”古宏飛不抱什么希望地說,他太了解趙現的性格了。果然,古宏飛話音未落,趙現就斬釘截鐵地說:“我已經是最低要求了,再低就只能剪掉這段戲了?!?/br>古宏飛還想再勸趙現,顧寧拍馬過來了,很簡練地說了自己的想法,神態一派自若。趙現擅長拍攝古代戰爭場面,可要說對馬匹和騎師的了解,他遠不如古宏飛。聽到顧寧的說法,趙現只是隱約覺得有點道理,古宏飛卻是整個臉色都變了,眼中閃耀出驚喜的色彩。草原上天黑得早,眼看當天的既定拍攝計劃已經不可能完成,趙現干脆讓顧寧和古宏飛放手去搞。顧寧重新給眾人編了組,哪組先動哪組后動講得清清楚楚,哪組該做什么哪組不該做什么也講得明明白白,之前被趙現的嚴格要求搞得無從適應的專業騎手們開始有點理解了。事實上,趙現的想法眾人不是完全不懂,可問題是,他們做不到。因為古宏飛原先的安排讓人感覺太危險了,這是拍戲又不是拼命,誰愿意那么冒險,最終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顧寧的改動乍看起來很夸張,有些甚至叫人摸不著頭腦,可是照他說的去做,每個人都感覺輕松了許多,而整體效果,也神奇地有了趙現要求的雛形。縱觀五千年歷史長河,顧寧排兵布陣的本事都是排得進古代名將前十位的。數萬人的騎兵和數十萬的步兵,顧寧指揮起來游刃有余,換成區區數百人,自然不在話下。要知道,導演組請來的群演不是專業騎師就是當地牧民,馬背上的基本功絕對是沒問題的,他們主要是不習慣多人配合,馬術指導以前也沒指揮過這么多人馬,才會屢屢達不到導演的要求。顧寧雖然是皇帝外甥國公世子,當初在軍營也是什么都歷練過的,麾下人馬從最初的幾十到最后的幾十萬,每一步都腳踏實地,戰術使用極其靈活。有了顧寧的全新編排,拍攝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