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3
書迷正在閱讀:美味撩神、嫁給豪門小奶汪、帝后六十年代生存手札、男主的無用超能力、狙擊0209、末世重生之桃木 上、重生之緋聞巨星 上、重生之末世生存手冊(穿越)上、重生之末世生存手冊(穿越)下、浮生意鎖蓮
第二天一大早,山下就響起了喧天鑼鼓,一問才知,原來是不遠處的縣城里,有位公子聽聞昨日友人成親,便送來了千石之糧作為賀禮。這千石之糧由兩百私家部曲護衛,在歡呼雷動聲中,一路暢行無阻地進入了山寨……就連三當家和四當家遙知了此信,都不禁振奮起來——昨日剛下了注,今日就看到了收獲!而古驁更是大為驚異,他給虞君樊寫信求援,乃是因為他知道無兵不可,兵不在多,只要能控制住兩位不遜之掌事人便可……所以他本準備以厚祿拖延幾日,等待援兵再說……可沒想到虞家精銳部曲星夜兼程,居然正有一部駐扎在臨郡,就此夜襲奔來。三當家與四當家剛喜上了眉梢,匆匆趕往議事之處,可前腳跟剛踏進門,便心叫了一聲‘不好’,已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懾。只見古驁坐在內堂正中,左右分別坐著梅昭與梅雋,那昨日斬殺‘二當家’的壯士,正豹頭虎目地雄立于古驁的身后,這也就罷了……最令人感到扎眼之事,乃是他們倏然驚覺,原來整個屋子已被前來送糧的兩百部曲團團圍住,就在此時,梅昭忽起喝出一聲道:“昨日,老二謀害我,要殺我,你們為何袖手旁觀?”三當家與四當家兩人對望一眼,知道大事不好,回頭一看,門卻早已關上,再無路可退,無奈之下,兩人便只能高聲道:“當家!你中了外人的挑撥離間之計!”梅雋冷笑了一聲:“怎么,難道說我昨日身上這些刀傷劍傷,也是我夫君的挑撥之計?”古驁道:“把他們拿下!”眾虞家部曲依言行事,他們早接到了虞公子之令:“去了出龍山,見古公子如見我?!蹦侨敿液退漠敿以诠膨堅捯袈湎轮畡x那間,便已被眾虞家部曲按壓在地,口里還喃喃地叫著:“當家!你中了jian計挑撥之計!”“雋娘!你嫁了人,就心向著外人了?!”“古驁!你這個言而無信的小人!”古驁冷道:“我的許諾,是予當家的,不是予爾等。拉下去,斬!”這邊剛斬了三當家和四當家,虞家部曲兩百人便分成兩隊,一隊跟著梅雋,一隊跟著梅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前往了三當家和四當家的寨中,公布他們昨日謀害當家的罪狀,將幾個還在昨夜酒宴后宿醉中的大頭目制服,將全部之大小頭目再次召集到了議堂之中,大赦眾人從前糊涂蔽目之罪,并公告了山寨中人,如今寨中有了糧,眾人不必驚慌,當家將接受朝廷招安之議,從今往后,古驁將為新軍統帥,梅昭為副統帥。呂謀忠之信差亦不久便到,給了眾匪最大之寬宥不究,并給予古驁最大之特權:“但凡荒地與無主之地,與當地縣丞商議,可便宜行事?!?/br>古驁不久便找來出龍山所在地之縣丞,給他看了呂謀忠的信,便劃出‘出龍山’以下荒地荒山共三千畝,以備分配。三日之后,陳村學子全抵出龍山。古驁將寨中人等,所部派系全部打散,混雜后編隊,依照天下軍旅舊例,設十人長,百人長,千人長,清算傷者斃者老者之后,得精壯兵甲七萬,每萬人設小統領、幕僚長。小統領有作戰指揮之權,幕僚長有調兵之權,小統領由之前大頭目擔任,幕僚長則全由陳村學子擔任,互為監督;古驁且又將匪中家眷按人口職位等,分荒蕪田地,全部遷至山下,著五名陳村學子擔任里正兼村塾先生,著幼者進學,長者勞動;最后設中軍大帳,以從前小當家所部兵中精銳訓練成親兵近衛,由典不識擔任近衛長,護衛統帥及副統帥之安全。沒有了封鎖,古驁清繳了二當家、三當家、四當家多年積攢囤積的奇珍異寶,大肆變賣,并以變賣之資財大舉買糧,就這樣東去春來……春去秋來……整軍治理,屯田務農,古驁在山上也忙活了近整整一年。期間呂謀忠派來過三次特使前來探視,其中一位便是葉雄關,他早年行伍生涯,倒是給了古驁許多治軍屯田方面的建議。這一年中,古驁唯一出山的一次,便是帶著相借的兩百前往黔中郡,去參加虞君樊的婚禮,來的賓客有許多,黔中郡享負盛名的世家子紛紛到場相賀。古驁也在那時,第一次見到了虞君樊之叔父與堂兄,據說此堂兄已經與京城高門楚家女兒定親,即將成為雍馳之連襟。黔中郡眾人面容之上,一派欣然。禮畢之后,古驁第二日親至虞府上門拜訪了虞君樊,感謝他借兵之義,并歸還所部兵甲。虞君樊的面容上洋溢著喜慶之色,令他全身上下都顯得溫暖馨柔了起來,他輕輕微笑:“我還沒恭喜古兄呢,也祝古兄百年好合,二位白頭偕老?!?/br>古驁笑道:“你借我的兵,送我的糧,便是對我最大的恭喜了?!?/br>虞君樊勾唇:“如此,呂太守倒是又添強翼?!?/br>“大家都是寒門?!惫膨埼⑽⒁恍?,心下亦知呂謀忠用人最大之長處,便是心胸寬大不忌,任人唯賢不疑:“對了,明年此時,可能會請你喝滿月酒?!?/br>虞君樊眨了眨眼,笑道:“果真?幾個月了?要不要從我這兒帶些醫術高明的醫正上山去,看護母子?”古驁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三個月了,還麻煩虞兄借我兩人?!?/br>“這有何難?”告別了虞君樊,古驁再一次回到了出龍山,這些日子以來,他遇到的最大之改革阻礙,不是無糧,亦不是無錢,而是眾多曾經的山匪的秉性。如今山上開辟了茶園,所部兵甲人人每日都需按時勞動,按時cao練……古驁原本著陳江以屯田之兵看顧,可許多人早習慣了游手好閑,又哪里做得來農事?積習難改,只能著親衛長典不識率軍監督,著陳村學子慢慢教化‘禮義廉恥’為宜。不過倒也是一物降一物,典不識在軍中威望極高,粗人都對他心服口服,倒終究是令古驁之政令漸漸推布開來。而山下分得田地的家眷,革新之事,倒是一切順利已極。陳村學子分成小隊,月月日日輪流去村塾給幼童少年們上課,教授四書五經,告訴他們學書考了科舉,便能去郡城做官,倒是令村中風氣由此一新,人人上進。這日古驁原本忙于政務,卻忽然接到了呂謀忠召見之令,這才整理行裝,一年之中第二次下了出龍山。星夜兼程一路向郡城行去,拜入郡府,古驁遞了帖,心中不禁有些奇怪,之前太守下令都是通信傳達,古驁但凡有所匯報,呂謀忠亦是隨案即閱即復,可這次缺不知為何,急召古驁來了郡府。古驁被人領入待客之廳,卻發現除了自己,郡中一干官員人等,都早候于廳內,似乎已經等了很久,古驁與認識的幾位寒暄一番,也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這一等,便是足足三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