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
theleast.Andthenbeasimpleman.)與誰同行、比去往何方更重要。對于月來說,或許這樣的日子是最為舒適愉悅的,每天睜開眼就開始和L一起工作,這種感覺很奇妙,一方面因為自己是KIRA而產生了矛盾的違和感,一方面又是彼此惺惺相惜的朋友之情。而在四葉的案子上,月和L的推理過程出奇的一致,都是最了解對方的那個人,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在想些什么。“月覺得哪一個肯定不是KIRA?”L問。月沉思半晌,自己這個作弊者根本不需要推理,開口而道,“奈南川零司”“嗯……和我的推理一樣呢?!?/br>月和L在一起辦案時的模式十分古怪,至少對于調查總部的其他人來說是完全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奇形怪狀,一方面L千方百計的在言語上試探月,有的時候甚至明顯的差不多等同于直抒胸臆,但月每次都輕飄飄地推擋回去。不僅如此,兩人在一起的時候通常都是L詢問的多,月經常處于回答者的位置上,輕易不會率先開口。如此,氣氛才是真正的詭異。“月怎么看這個KIRA?”“嗯,很棘手呢?!?/br>“……怎么說?”月嘆口氣,“L是想說這個KIRA可能是與第三KIRA有關的人,而并非是第三KIRA本身吧?”L“驚訝”地回頭看著月,“月的推理和我一樣呢,的確讓人驚訝?!?/br>——通常到這個時候,整個調查總部人員都會僵一僵,瞠目結舌地的注視著詭譎的L以及不動聲色的月,而后打著哈哈繼續工作。“L,我有說過這樣的試探是沒有必要的吧,這樣的推理過程很簡單,如果我推理不出來的話,才是真正有問題啊?!痹轮ьU笑看著L,滿臉的笑容,并不急躁也不煩惱,只是出乎意料用一種相當輕松的姿態回答著L。“嗯……或許?!盠咬一下拇指,蹲坐在椅子上不規矩地吃著亂七八糟的甜品,“那么月,以L的名義,打個電話給奈南川零司吧?!?/br>月依言而行,幾番試探后從奈南川口里得到了自己和L想要的信息。這并不是一個很困難的過程,奈南川雖然有意試探,但作為“作弊者”的月輕而易舉地瓦解,而后看見一臉探究的L直勾勾地看著他。相顧無言。事實上對于第三KIRA為什么會選擇把筆記交給四葉的人來進行這個布局,月大致也能猜到一二——對于他們而言,最大的優勢就在于死亡筆記,因為KIRA案最大的難點就在于殺人的手法,也就是死亡筆記的存在,從這個角度而言,如若破了四葉的局,那最后的結果就是L知道了筆記的存在,從而擴大的贏面。推理到這個程度,夜神月差不多也知道第三KIRA真正圖謀的是什么——月和L,站在這個世界智慧最高峰的兩個人,已經成為了第三KIRA必須除掉的人。——為什么呢?夜神月并不清楚,卻未必猜測不到。……“當社會人不再滿足于交出一部分權力以契約形式形成社會強制力的時候,某些人就會站出來以尋求站在頂點的方式……”月輕輕闔上盧梭的,指尖前一刻還跳動在鉛字的書頁上,下一刻已經離手,扣上了一旁的咖啡。“你說什么?”L坐在旋轉椅上轉過來,一眼撇見那本白色封皮的書。“沒什么?!痹螺p輕聳了聳肩,轉移話題,“四葉的KIRA是火口,奈南川都已經猜測到了,那么我們也該行動了吧?”“嗯,的確?!盠應道。——那么,該不該破局?既然已經知道第三KIRA想的究竟是什么,那么一直擔心的事情就已經完全沒有擔心的必要了,而自己又掌握了最后的底牌,現在所要看的,不過是以局破局,讓優勢再回到自己這一邊。——第三KIRA……之前的種種行為確實惹惱了自己,并不明顯,卻的確是憤怒了。月并不習慣將憤怒表現出來,用一種游離在外的姿態無所事事,卻是比任何人都在乎自己在乎的人,任何人的算計和傷害,都讓他無法接受。既然如此……“L,你有想過KIRA殺人的方法嗎?”月抬頭,開口。“……有?!盠回答的不干不脆。月閉了閉眼后,問,“你怎么認為?”“我不做無謂的推理,在現階段能掌握的信息來看,尚不能做出完美的結論?!盠一板一眼地回答,固執地像一個孩子。“……哦,是嗎……”月應了一聲。L不做無謂的推論,夜神月不做無謂的解釋,彼此都是聰明人,在對方眼里都該舉一反三。那么接下來,就是破局了,第三KIRA的局,L的局,自己的局,或許因為自己這一次的選擇,將會被牽引去自己希望的方向,如若那樣,結局、該是所能想象中的最好的吧……之后數天,月始終在電腦前敲敲打打,L那邊不用擔心,他能將一切安排的有條不紊,在監視別人的同時觀察著月。那一摞一摞的書已經幾乎都翻了個遍,L偶爾打開幾本,看見月在重點或者意味深長的地方都畫了線。這些書L曾經都看過,或許并不能準確的記得每一頁都寫了些什么,卻明白里面究竟想表達怎樣的思想,L或許并不迷信過于唯心、過于理論化的東西,但L曾經讀過這些那些的書,在那個陰冷的童年,一個人倚靠記憶力與智力,消化著這些晦澀難懂的東西。而對于月來說,執著于理論的同時,就被理論所吞噬,他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有表同心理,在罪與非罪的邊緣反復徘徊,但是……或許信念最重……——信念嗎?一開始為了嘗試建設一個如同理想國所描述的那樣的世界,雖然明知道不可能,卻選擇殺生成仁的道路。在這個古老的世界上,佛祖曾說“我不入地獄誰如地獄”,這句放之四海皆準的話演變到西方,就是耶穌在最后的晚宴上對猶大說的——請你出賣我。……盡管耶穌這樣的話語沒有任何史料的依據,但對于夜神月來說,這樣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