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3
孕,為使她心安,我故作輕松地對她笑,只是笑中透出的幾分真幾分假,她大抵是看得出來的,她亦知我不愿讓她煩擾,便裝作放心的樣子對我笑了笑,但那笑中的意味我又怎會品不出來,她又握了握我的手,才推了門離去。 常安宮又恢復了往日的寂靜,竹桃在芷蘭走后也旁敲側擊地向我問了些情況,我沒想過瞞她,便全然告訴了她,她的反應倒沒先前那般震驚,也再未失態,我倒隱隱從中察覺了些許不對,只是哪里不對又說不上來。 本是三月花開的好時節,皇宮卻猶如被一層說不清道不明的陰霧籠著,不似寒冬臘月的寒冷,卻更帶著點夏日的熱氣,憂悶地使人喘不過氣來。翊辰最近也似乎格外地忙,基本沒有踏進后宮。 眼看前朝忙著忙著,出了亂子的卻是后宮,且這禍事又落到了我頭上。 不知是打哪兒蹦出的傳言,說我這個后宮嬪妃跟秦大將軍有私情。 這種事別說擱宮里,不管放哪兒都是個得捂著不能傳出去的丑事。宮里雖然人多嘴碎,但上頭有著皇上坐鎮,誰都得鎖牢了自己的嘴,按理說后宮里的事都是被壓死在里頭的,就算傳出去一二,也無人敢談起,可這次卻不同了,當下外頭大臣們竟討論的比宮里還厲害,消息是如何傳出去的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現在朝堂流言四起,說大皇子葉泓安是秦寒的種。 且不說我與秦寒初次見面時泓安已出生,在他人所知的范圍里,我與秦寒的初次相見應更晚一些才對,是在景承七年的江南巡游,不過問題倒也恰恰出在這里。 傳聞幾個一起跟著巡游的宮人和侍衛都說秦寒去救我時那慌里慌張的模樣就跟去救自己的心上人一般,雖說這傳聞歸傳聞,可當時瞧見秦寒策馬而去的不止有那些下人,更有一眾嬪妃和皇上。 說到底,這些終究是猜忌,然而外頭不知從哪來的消息順著這些話又接了下去,說我早在入宮前就與秦寒相熟,有人傳似乎在同安見過秦寒,而我恰恰是同安人,照此說來,我與秦寒失蹤的那幾日里指不定在逍遙快活呢。 這話說得好生羞恥,且又牽扯了我的泓安,饒是我再不愿理會,也不得不邁出常安宮求見皇上,妄圖挽回清白顏面。 我去時翊辰竟正在審問那幾個放出秦寒與我私會流言的宮人,瞧見地上跪伏著的這些人我甚是惱怒,只是還未發作便被翊辰按了下來,他喊了侍衛暫將那幾人帶了下去。 我與翊辰四目相對,他看似平和的目光里帶著數不盡的猜疑,我的心一陣陣發涼,不知那些人說了什么,翊辰又聽了幾分,只是他的神色告訴我,疑心已生。望著眼前男子的面容,我張了張口,卻感覺喉嚨發澀,翊辰盯著我看了片刻,方才緩緩道:“來人,送瑾嬪回去,宣秦寒進宮?!?/br> 誰也不知那日翊辰與秦寒究竟說了什么,只知翊辰當日就下旨削了秦寒兵權,我亦被廢為才人禁足于常安宮內,才人本不該有封號的,但我的封號,卻依舊被留著。 彼時□□正濃,隨處可見三五蝴蝶圍繞枝頭翩然起舞,和著暖陽引人入勝,然而這一切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戰亂打碎。 當眾人正在心底小心翼翼地猜測翊辰下一步會如何處置我與秦寒這對不知廉恥的狗男女時,消失在人們視野數十日的秦寒突然起兵叛亂,戰火繚繚,烽煙四起。 秦寒的突然舉兵謀反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但從他僅用半月就直壓皇都長安來看,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叛亂,人們記得,秦寒起兵時說了這樣一句話:“葉翊辰!你寧信讒言也不信忠臣與枕邊人!寵妖妾,提jian臣,如此昏庸無道,你早已不配為大俞天子!” 這些年里,宮內的情景如何外頭不得而知,皇上寵誰愛誰這也不是尋常百姓能cao心的,但身為大俞子民,如今哪個當官兒的權勢逐漸顯赫,眾人卻都是心有感應的。 秦寒這個將軍在百姓的心里頭向來是值得崇敬的,自昔年姚遠被捕以及宸王登基以來,朝中帶兵打仗的主位便落到了秦寒頭上,這些年秦寒立過多少戰功大家心里頭都有數,且這秦將軍從來不是自傲功高之人,有這樣一個將領守家衛國,百姓自然樂得安生。 就如昔年眾人對姚遠蓄意謀反一事大為震驚一樣,如今秦寒真真切切的起兵造反更叫人不可思議,不過當秦寒的這句話傳進眾人耳中后,終是有人開始在心底犯起了嘀咕,難不成真是皇室昏庸了? 可這些子東西也早已不能叫百姓再去費心思考,如今戰火紛飛,誰還顧得上所謂的善與惡,誰能保萬民生活安樂和平,誰就是他們的君主,大家只盼著這突如其來的戰爭趕快結束。 外頭亂,宮內更是亂,后宮本就無主,翊辰早已被戰事纏得就差親上沙場了,哪里還顧得上后宮的娘娘們。 我被禁在常安宮內不得出去,哪怕此時此刻外頭狼煙四起,守衛依舊牢牢得遵著圣命看管這里,我急得在院中來回踱步,我不明白秦寒為何要這樣做,在我心里,他一直是最忠于翊辰、忠于大俞的,他向來行事穩妥,怎會突然如此瘋狂。 夜里頭天上的星星很亮,若沒有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這樣好的時節,這樣好的歲月,應是如那點點星光般安逸吧。 其實也算不得突如其來,有紛擾流言傳入宮內,坐在君王寶座上的男人有幾個不是疑心重重,翊辰早就對那個在他身邊看似忠心穩重的秦將軍生了戒備之心,從巡游遇刺到他自己從十幾個刺客中毫發未損,從他這些年立下的種種戰功到大臣開始對他的參奏,又到如今與我傳出私情一事,翊辰削他兵權,便已是對他的警告了。 而秦寒,早已察覺的翊辰對他的疑心,不知是因此心生怒氣還是自傲功高想一奪皇位,亦或是真如他自己所言是皇帝昏庸,總之他便是起兵造反了,當然更有傳言說,秦寒放出了一句話:“江山我要,美人我也要,你葉翊辰看不上的,卻是我求之不得的?!比绱?,不論傳言是真是假,也不論秦寒指的是誰,更不論翊辰是否在乎,都會更加徹底地激怒翊辰,真假不重要,是誰不重要,他是否在乎也不重要,但作為一個皇帝,怎能容忍這種話落入耳中。 傳言雖是傳言,卻也有著自己的作用,也許放出這話的人就是為了達到什么目的,并且似乎已經成功了,因為三日后,大俞天子景承帝皮甲掛帥,親赴戰場迎敵。 我被鎖在重重宮墻內,卻宛如能聽見外頭的兵戈戰火聲,我總覺得如今的日子過得太不真實,前不久還處在繁華安逸的大俞盛世,如今卻突然成了烽煙連城的亂世,什么都好像突然變了,在我全然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 比起后宮眾人日夜焦灼的內心,萬芷蘭的煎熬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