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
門鎖清影 到了朝凌宮,帝后已經端坐在了上頭,我行了禮后便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待得眾人到齊,太監高生宣莊妃進殿。莊妃已換上了貴妃樣式的吉服,大朵大朵的牡丹繡在上頭,開的耀眼,栩栩生輝,周圍更是以細碎的寶石作點綴,如夜空的星光閃爍。頭上簪著白玉釵,白玉渾然天成,光潤細滑,發髻中間是一支大的鳳凰步搖,垂下的流蘇上綴著寶石和珍珠,流光溢彩,正與她耳上的紅瑪瑙耳墜交相輝映。 莊妃徐徐步入殿內,頭上的金步搖隨著她的步伐輕輕搖晃,真是璀璨奪目,行至殿中央時,她停下腳步,跪拜在地,對著上頭的帝后叩首三下,一旁的司禮太監便開始念封貴妃冊文。隨著太監最后一個字落音,莊妃正式成了莊貴妃,她叩謝皇帝恩典后便起身落座,我們眾嬪妃一齊起身行禮參拜莊貴妃。 冊禮完成,之后的事便與我們無關了,今兒是莊貴妃的大好日子,余下的時間自然是交給皇上與莊貴妃,我們行了禮后便依次退出了殿。 出殿后發現天色已然變了,三三兩兩的嬪妃已相伴而去,我抬頭望了我昏暗的天,忽然瞧見有幾片初生嫩葉被風雨打落,無力地飄下來,墜在地上?,F在才二月的天兒,殘冬未了,早春已至,正是萬物萌芽初發之際,今日又是關素婉封貴妃的日子,這可不是什么好兆頭,我回首望著深深重門,微微粗了蹙眉。我與關素婉的關系雖算不得好,但同為宮中姐妹,她也未對我怎樣過,眼下我著實是有些替她擔憂的,雖說兆頭這東西不必太過去信,只是在喜日里出現點不甚好的事,總歸會在心里頭蒙上點影子。 天空突然扯了幾道閃電,雷聲滾滾,我抬首,發現天已經低的快壓住了房頂,烏云如海濤般卷起,只怕要下暴雨了。我與竹桃趕忙加快腳步趕了回去,前腳進屋,外頭的雨就嘩嘩地落了起來。 眼前浮起方才關素婉帶著婀娜的笑意一步步走向殿中、走向她貴妃之位的模樣,再望著外頭伴著雷鳴閃電傾盆而下的暴雨,不知這莊貴妃來日的路,走的可否還能順暢。 時間如水而過,景承七年的四月,皇帝決定南巡。 隨行的宮嬪不多,但自然是有我的,除我之外,還有皇后莊貴妃嫻妃與珍婕妤齊婕妤。 我本是不愿去的,泓安如今一歲多,正是最黏人的時候,我怎舍得離了他隨皇上外出游歷,翊辰聽我所言后便道:“那便帶上安兒,讓他一同看看這萬里河山?!?/br> 待得一應事務備齊后,我們便動身了。 因我失了記憶,我腦海中所有的畫面,皆是宮墻內的一景一物,外面的山河景致于我來說,是陌生又好奇的。出宮的那日天空上頭飄著一縷縷雪白的云,天是湛藍的,朝陽透過云彩照著大地,燦燦明朗,真是個好天氣?;实叟c皇后同坐一輛馬車,我與鎖玉便坐在了一塊。 翊辰未登基前也是四下征戰南來北往的,后來做了皇帝便未再離開過長安,如今大俞祥和繁盛,翊辰愿帶我們一同出宮來散散心也是情理之中。 聽別人講我生在南方,不過同安縣小,我也沒見過什么聞名的山山水水。說起同安,我倒是想起了我的爹娘,一場落水讓我將這兩個至親的人也忘了去,可惜這次巡游的路線里頭并沒有同安,只是在江浙一帶探訪,我心下倒是有些失落,不過轉念想來不見也好,聽竹桃說爹娘極是疼愛我,若他們知曉我在宮里頭落水失憶忘了他們,他們難過是小,萬一擔憂我在宮里頭過得不好,又是落水又是被貓撲的,只怕會為我憂心壞了身子。 抵達杭州時,我望著杭州的亭臺楊柳碧水青青,總覺得萬分親切,似是回到了久別的故鄉般舒心。我們又去了趟寺廟祈福,下山后行了不遠,車馬突然停了下來,我挑了簾子往外看,見翊辰獨自一人走上了江畔的一座亭臺,李公公和睿行皆遠遠地候著,皇后亦沒跟在身側,那大抵是翊辰的旨意了。 亭臺中有個木雕桌子,倒是少見。翊辰一人在亭里坐了坐,又起身走到桌子旁,伸手輕輕地在桌上撫著,我看了甚是不解,桌上干干凈凈的沒放任何東西,翊辰卻像在撫著什么稀世珍寶般眷戀。 余下的日子,我們又去游了聞名天下的西湖,這里的景致美的愜意閑適、美的寧靜和緩,來了這杭州不久我便喜歡上了這里,不過我發現,有人似乎比我更留戀這里的景色,而且這人還不止一位,他們便是萬芷蘭與秦寒。 秦寒是我上次在宮里見過的那個將軍,這次出游才知曉他是大俞御林軍的將領,不過他是出身自烽火軍的,聽聞烽火軍曾是大俞的主力軍隊,后來帶領烽火軍的鎮國將軍犯了事,烽火軍收到牽連,便已無往日的輝煌了,烽火軍現在的兵權皆在翊辰的手里。也曾聽人說起過翊辰曾有個未過門的妻子,那女子還是鎮國將軍的女兒,不過也因參與叛亂被處死了,我不禁唏噓,國土兵權的爭斗最是驚心,身為女子,在這安穩的大俞盛世里,還是莫去沾染朝堂之事的好。 萬芷蘭是長安本地人,似乎是頭次來南方,每至一處,她都細細地賞著一景一物,生怕漏掉了些什么美的景色,在杭州的這些日子里,她的笑容比在宮里多了許多,且不是在宮里頭那種淡淡地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笑,而是發自內心的露出恬靜的笑臉。每當看見她迎著春風眉眼彎彎時,我便覺得她生錯了地方,她這樣淡雅如蘭的女子,就不該住在金碧輝煌的皇宮,這里的江南山水,才是適合她的地方。 后來我發覺,她的目光不僅落在如畫的風景上,還落在那個一身藍衣手中持劍的男子身上,雖然她總是那樣看似隨意地從他面上拂過,可還是被我察覺到了什么,潛意識里告訴我,我或許知道了芷蘭為何在宮里頭那般幽閉于世,原是心中早有了人。 我清清淺淺地笑著,秦寒似乎就是杭州人吧,難怪芷蘭會這般留戀杭州的景色,就像我對翊辰的情是一樣的,即使我也喜歡這如畫的杭州,可翊辰在長安,我便更喜歡長安的一景一物。心里又有些替芷蘭心酸,她愛上的是她不該愛的人,這輩子都不可能在一起。我也不知為何我會如此認定芷蘭對秦寒有情,旁人都未注意到的事,甚至連芷蘭自己都未曾察覺自己目光落在了哪兒,可偏偏我卻在心底給確認了。 翊辰有一日獨自出去了,身旁只有睿行跟著,我們誰也不知他去了哪兒,只知他回來時面色不大好,失魂落魄的,鎖玉還有齊婕妤等人甚是詫異,我與皇后等人卻習以為常了,記憶中翊辰每過段時日便會如此,尤其是三月與九月、以及雨落紛紛的時日。通常這時他總愛一言不發,眼睛看著遠處,似在思考什么事,又像陷入了什么回憶里。 只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