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5
徐子陵這才把注意力投向他那滿臉窘迫的好兄弟,以目相詢。寇仲回首狠瞪了宋師道一眼,就飛奔過去,以拯救者的姿態扯著徐子陵沖出了院門,與他換了魂的好兄弟說悄悄話去了——可憐的子陵,果然不愧是他的好兄弟,這才是真正的有難同當啊。“哎,你們暫且不要著急,”桃花們本來下意識地就想追過去,卻聽得宋師道含笑開口道:“謀定而后動,這樣的一個好機會,難不成你們還想要白白錯過?”“雖然這個家伙看起來確實比子陵單純好騙很多,”蹙了蹙眉,婠婠哀哀怨怨地說:“但他畢竟不是我們的子陵,內里的味道不同,實在引不起奴家飽食一頓的興趣呢?!?/br>“我的意思當然不是霸王硬上弓了……咳,婠婠你果然夠豪放?!彼螏煹绬∪恍Φ溃骸捌鋵嵵灰銈兟允┬∮?,造成些許假象也就足夠了,畢竟等子陵回來之后,來日方長嘛?!?/br>石之軒的臉色終于緩和了幾分,哼笑道:“你這jian詐的皇帝,又有什么鬼主意?”迎著三人火熱的目光,宋師道不緊不慢地笑了笑,說:“我有種預感,他們換魂的這件事并不會持續太久,假若當子陵回來的時候,你們和他的行為動作足夠引人遐思的話……”啊,到了那個時候,樂子可就大了,不是么。雖然因為寇仲的換魂,而令宋師道欲丨求不滿反挨揍,頗讓他有些不痛快,不過在看了這么多張變換多彩的臉之后,宋師道也不禁暗道好笑:看起來老天爺的這一把是玩得大了點兒,但是這場戲也確實有趣,真不枉他挨上那一拳頭了。——本來在退位以后的這幾年里,宋師道和寇仲就是在滿世界地找樂子,現在這樂子自動自覺地“找”到了另一個世界去,不好好玩一場怎夠回本?不過當然了,宋師道雖然愛玩且頗沒節cao下限,但他向來是舍不得太過折騰寇仲的。即使換了魂之后的寇少帥揍了他一拳,宋師道也不能反揍回去:那樣的話等換回來之后,挨揍的不就都是他們夫夫倆了么?所以那種注定虧本的傻缺事宋師道是不會干的,那根本就不符合他的風格。寇仲舍不得玩,那就只能拿徐子陵來玩玩了,誰讓他也換魂了呢……宋師道毫不負責任地這么想著,又瞅了瞅熱烈討論起來的那三朵霸王花們,挑了挑嘴角,就晃晃悠悠地走出了院子去。事實上,宋師道之所以再一次習慣性地干出了出賣好兄弟的活計,還有另外一個“深層次”的原因。——雖然宋師道一開始還挺樂意讓那三朵霸王花來分享他的郁悶的,但隨后他就想了,換魂的人選竟然是寇仲和徐子陵那對好兄弟兼官配,反而把他宋師道給“留下來了”,這顯然不對勁?。杭词箵Q魂不是什么好事,也總該講一個“夫唱夫隨”的道理吧?居然就這么讓他們夫夫分離了,真是太殘暴不仁、太不道德以及太過分了……于是乎,得到換魂機會的陵少爺就這樣躺槍了,讓宋師道暗覺“不耍他耍誰”,拆的就是官配、耍的就是好兄弟嘛。宋師道離開那座專屬于徐子陵的客院之后,沒花多少工夫就找到了說悄悄話的寇仲和徐子陵。畢竟是“人生地不熟”,為了避免遇到更多尷尬的事,寇仲自然不會扯著徐子陵跑太遠了,隨便找了個地方坐下來,寇仲就把前因后果一股腦地傾訴給徐子陵聽了:他苦逼的心情終于有人能夠分享了!從磨刀堂上的事情說起,寇仲一開始還有些窘然,到后面他就完全放開了,越說越順:雖說他堂堂少帥在這個世界里居然無比奇葩地變成了皇后,但他的狀況至少也比被岳父石之軒、兄弟跋鋒寒和妖女婠婠一起看上的徐子陵要好一點吧,有了對比,自然也就有了信心……當宋師道找過來的時候,寇仲已然言簡意賅地解釋完畢,徐子陵的臉色毫無疑問地讓人不忍心看,不過宋師道顯然非?!叭绦摹?,看得歡樂無比。迎著宋師道明晃晃的打趣眼神,徐子陵只得勉強壓下了心里的尷尬和別扭之請,深深地凝望向宋師道的雙眸,正色道:“真是完全看不出,二哥你竟有問鼎天下之志?!?/br>——先談正事,至于那些亂七八糟的私事……還是等等再說好了。收斂了玩笑的神情,宋師道不置可否地說:“我自認為在那二十年之中,皇帝當得還算稱職。若子陵認為李世民比我更能勝任那個位置,我們倒不妨好好討論一番?!?/br>野心是一回事,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雖說在最開始的時候,宋師道想要爭奪天下,無非是因為幾點:一是出于男兒的熱血和沖動,二也為了保全宋家,更為了實現他穿越一場的人生價值……但是在宋師道登基以后,他就發揮了“做一行愛一行”的敬業精神,不但拓寬了疆域,更變革了歷史,甚至造福了子孫后代……宋師道毫無疑問是個好皇帝,所以他并不樂意讓完全不清楚情況的徐子陵隨便質疑他身為皇帝的功績和成就。宋師道以很客觀的態度和直觀的表述方式簡要地介紹了一番他的政績和治國觀點,外加種種未來展望——前任皇帝陛下以他游刃有余的口才,直接就把被慈航靜齋洗腦了多年的雙龍給震住了,畢竟宋師道是在以事實說話,可謂底氣十足。“既然依你們所言,那邊尚在貞觀十年間,”迎著寇仲和徐子陵震驚的目光,宋師道淡淡地笑了笑,說:“那就不妨等到貞觀二十年的時候再下定論好了,我這人是很公平的。至于兩朝之別,雖說是非曲直得由千百年后的青史來定論,但是以你們的修為,應該能夠親眼見證大唐往后的幾百年,孰是孰非……我們來日方長?!?/br>直到徐子陵被跋鋒寒以“好兄弟有事商量”的緣由帶走之時,他都一言不發,但是宋師道的話顯然在他的心里刻下了深重的痕跡,慈航靜齋選中的李世民就一定是最好的嗎?這個話題對于徐子陵而言已然太沉重了。不過宋師道還是很樂意給這一位徐子陵甚至是另一個世界的師妃暄添點堵的,看好戲嘛,有什么所謂呢?至于宋師道的自信,一方面來源于他的能力,另一方面當然是來源于歷史:正好就是在貞觀十年,長孫皇后去世,從那以后,李世民的運氣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再然后李氏諸子爭位,太子李承乾犯上作亂,最終兵敗死于發配,李世民親征高麗失敗……——有些事情真的是不能夠隨便對比的,想想那個在西域把生意越做越大、家庭和樂美滿的李二,再看看長安城內“兄友弟恭”的唐國公和李元吉……孰是孰非,又哪能說得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