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4
衛們當然毫不猶豫,立時就放宋師道和他的幾個親隨入了山,看著絕塵而上的幾人,護衛們都不由得感慨這位宋閥的太子爺真是好脾氣。然而護衛們怎會想到,當解暉面對著宋師道幾人之時,他的臉都氣綠了——別說一無所知的護衛們了,就算是心中有鬼的解暉,也是任他想破頭都想不到宋師道竟敢這樣做!這位越國的太子爺光明正大地騎馬追上解暉,二話不說就吩咐眾人動起了手:他身邊的這四個“親隨”都是宋閥的高手,一人是宗師,其他三人乃是三兄弟,雖然都只是一流高手,卻懂得一種三人合擊的陣法,對付普通宗師不成問題;再加上宋師道親自壓陣,解暉的性命他們是拿定了!解暉號稱“武林判官”,年輕時也曾和宋缺齊名,雖然那是世人高估了他、低估了宋缺,但解暉的武功也絕不簡單:只見他的成名兵器判官筆連連點出、左封右擋,將圍繞著他的三兄弟的攻勢一一化解,又以左掌對付來襲的宗師,以一對四,竟絲毫不落下風。然而當宋師道拔刀出鞘的時候,解暉就完全絕望了,因為他已明白到宋師道的武功根本就不輸于他,另外四個人只是湊個數、以防萬一而已!更重要的是,此時解暉的心緒已亂成一團、戰意全消,只因為宋師道“很好心”地勸告他說:“若解叔你大吼大叫,將姐夫引來的話,可憐我那外甥小小年紀就要扛起獨尊堡的偌大家業了,真教人于心何忍……”解暉滿肚子都是苦水,宋師道顯然是早就和宋玉華說好,讓她不著痕跡地鼓動他們入山,又及時引開解文龍了……由于今日他們才剛剛送走宋師道,心情輕松又毫無防備,入山時也沒有讓護衛跟隨,才會給予對方這樣一個刺殺良機!刺殺計劃早已定好,江湖方式嘛,就是這么直接——等解暉死了以后,宋師道只要連同宋玉華一起做出“刺客剛走、救之不及”的悲痛表情,厚葬解暉、扶解文龍上位,獨尊堡就完全成為宋閥的囊中物了:至于宋師道為什么會折返回來,那正是因為他收到有人要刺殺解暉的消息,所以才特地急趕回來告知的啊……卻不料還是晚了一步,唉,可惜。就算有人懷疑又能怎樣呢?宋閥占盡優勢,根本無須懼怕任何質疑。再說了,就憑解暉的那個草包兒子解文龍,不給宋氏姐弟哄得團團轉才怪了,也別指望他能查知他爹的死因再報仇什么的了。解暉身中數刀后,干脆就放棄了抵抗,仰天苦笑道:“只要你放過我的兒孫,我這條老命就任你取罷?!?/br>“是解叔你先對不起宋閥的,我們并非沒給過你機會,”宋師道淡淡笑道:“你放心,我并不像你一樣冷血,為了某個女人的一封信幾句話,就賭上偌大家業,絲毫不顧親緣血脈!”話畢,他讓用劍的下屬利落動手,給了解暉一個痛快。一切收拾妥當,宋師道正準備帶上解暉的尸體去與宋玉華會和、然后“悲痛”出山,驀地卻有一聲大喝由遠及近傳來——“好孽畜,陰險至此,受死!”宋師道目光一凝,死死盯著那飛身射來、一襲素衣的女人,乍然拔刀、狠辣的刀氣旋起迎上——“梵清惠?該死的是你!”刀劍相交,兩人都是殺氣騰騰,滿心敵意。梵清惠直到這時才完全確定:就是這個混小子在搞破壞——他先是破壞了師妃暄在洛陽的代天擇主,現在又殺了解暉,令慈航靜齋再難以動搖整個川蜀歸附宋閥的大勢……梵清惠幾乎快給他氣炸了,宋缺生的好兒子,真是該死!多年的修身養性都被她拋諸腦后,現在梵清惠一心只想要宋師道的命!宋師道又何嘗不恨梵清惠?他從小到大都籠罩在這個女人的陰影下,時刻都要擔心被這女人奪走了他的勝利果實:解暉也好、宋缺也罷,梵清惠只需要說幾句話就能輕松解決,而他宋師道卻是辛苦謀劃了這么多年,心里怎能平衡?!不過現在,梵清惠已經是遲了:一步遲,則步步受制;解暉已死,宋缺也已稱帝立后、徹底放下了她,這一局還是宋師道贏了……想到這里,他的嘴角不由得溢出一絲冷笑:老尼姑自己送上門來,難道是嫌命太長?然而下一刻,宋師道心中一寒,立時抽身疾往山下奔去:因為不止是梵清惠,師妃暄也來了!對付一個尼姑還有戲,但若想同時對付兩個尼姑,那絕對是自尋死路——宋師道已無心去深究她們師徒倆怎么會這么“恰好”地一起來到了這里,此時他帶來殺解暉的高手們已給師妃暄于倏忽之間就殺了兩個,若他再不抓緊時間逃走,宋師道不給憤怒的尼姑們剁了才奇怪呢。梵清惠緊緊追著宋師道,一邊出招一邊喝道:“妃暄快來,先殺此子再管其他!”宋師道自從以和氏璧改筋換脈之后,既以了空那樣的高手為磨刀石,又與寇仲互補雙修,武學修為急速增進,梵清惠在短時間內絕對拿不下他,至于長時間的拼斗,高手的勝負分于毫厘間,本就說不準結果:然而此時宋師道一心下山,梵清惠若不能完成山道截殺,就基本算是錯失了這次難得的機會了。師妃暄當然明白此中道理,宋師道殺了解暉,肯定要嫁禍李閥,此計甚毒。但如果她們能反殺他于當場,令宋閥失去了唯一的少主,必能挑撥宋閥與川蜀勢力的關系,徹底扭轉整個不利形勢……畢竟慈航靜齋至今為止的種種失利,都來源于宋師道一人!師妃暄飛身而起,就要去相助其師,以她二人之力,莫說宋師道了,就算是他爹宋缺,只怕也別想跑出這座山!不過,僅剩的那兩個宋閥高手又豈能任由師妃暄去害他們的少主呢?他們雙雙殺紅了眼,以豁出性命為代價,延緩了師妃暄的行動,終于給宋師道爭取到了最為寶貴的逃生時機——劍光如虹,疾刺而來,這種寒毛倒豎、生死立判于頃刻之間的危機已激發出了宋師道所有的潛力,他于半空中扭轉身體以刀脊迎向梵清惠的劍尖,雖給這尖銳的劍氣刺得手臂劇痛,但卻也借此一刺之力再度彈身,繼續往山下疾飛而去。然而師妃暄已解決了其他幫手,風一般地趕了上來!兩個美若天仙的女子,兩把無情冰冷的利劍,天下間有幾人能逃過慈航靜齋兩大高手的聯袂追殺?山腳已近在眼前,而強敵也同樣近在眼前,兩把劍一左一右地封了上來,宋師道腦中一片空明,他明白此時若再不出奇招,就絕難逃脫被雙劍絞殺的結局:所以宋師道猛地回身,擲刀出手迎向師妃暄的色空劍略作阻擋,而后毫不猶豫地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