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3
問題,身高不是差距。別人追美國明星還天天寫情書表白呢,從大陸到香港這點距離算什么呀?!?/br>她把調換好的撲克牌舉到江楓面前,表情忽然有些暗淡,“不過陳導的資料我剛少說了一句——已婚。人家夫妻恩愛從來不鬧緋聞,現在娃都上大學了?!?/br>江楓心說本來就該這樣才對,不過看程露黯然的神色,頓時也有些難受,“你倒口味特別,別人追星都是追歌手演員之類的,你怎么喜歡一個導演……”“陳導最初也是演電影出道的??!后來就演而優則導了嘛。我就是看了他主演的那部才喜歡上他的,當時我才初中一年級,簡直迷得神魂顛倒。有一次去看他的娛樂節目我還遞了問題上去,問他‘你對配偶比自己小23歲這樣的年齡差怎么看’,可惜最后沒選上?!?/br>“咳咳咳……”江楓被這雷人的問題嗆了一口,半天沒說出話來。“話說回來了楓哥,你從來沒追過星嗎?我覺得喜歡一個明星會想跟他在一起是很正常的事啊,雖然心里也知道幾乎不可能就是了……偶像不就是這樣嗎,像一種精神寄托一樣?!?/br>這個問題倒把江楓問住了。雖然一直在流行音樂這條路上走著,本人現在也可以算個小有名氣的歌星,他自己卻一直沒有能感覺到像程露那么強的歸屬感的偶像。江楓做過的最接近追星的事情,大概就是在喜歡的歌手發新專輯的時候去買一張回來,挑出好歌反復聽,僅此而已,從來沒想過要去關心八卦新聞或找誰簽名。好像對他來說,對一首好歌本身的關注程度要遠遠大于對唱歌的人的關注程度。他仔細回憶了一番自己的“追星”道路,慎重地搖了搖頭,換來程露一個毫不客氣的白眼。“楓哥,不是我說你,你才18歲不是80歲!這樣像話嘛,沒追過星人生不完整??!那話怎么說來的?再不追星就老了!”江楓心里不服氣,剛想回嘴,就聽程露手機響了起來。程露摸出手機一看,竟然是自己的頂頭上司——藝人經紀部副主查張婷的電話。她剛一接起來,就聽對面30前半的高冷女王急問道:“你現在在哪?”聲音大得連對面的江楓都聽得清清楚楚。明明在休假卻接到工作電話,程露心里多少有點不爽,可張婷嚴肅的語氣又讓她不得不慎重起來?!霸趶V州呀,我之前跟您說了想來廣州玩一趟,下周一銷假——”“江楓在哪?”張婷好像根本不關心程露的答案,勉強等她說完又急著問道。程露愣了愣,抬頭瞄了一眼江楓的工夫,主管已經等不及接著說了下去:“我不管他在哪,總之你現在就聯系他,你們兩個馬上給我回來!”幾乎是十萬火急的語氣讓江楓也是一愣,程露心里沒底,試探著問道:“出什么事了嗎?”“出什么事了,怎么你還來問我?出大事了,這期ECHO看了沒有?算了你登ECHO官網就能看到!總之明天我要看到你們兩個回來,到時再說?!?/br>張婷怒氣沖沖地掛了電話,一邊江楓已經用手機在上網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了。ECHO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音樂時尚類雜志,月發行量達到200萬冊,幾年之間始終穩穩占據全亞洲區同類雜志榜首,在整個音樂評論界都有絕對的影響力。江楓一打開ECHO的官網,就看見首頁最醒目的位置一個紅字標題:【中國巨聲學員江楓抄襲成性,侵權訴訟大事化了?】他只覺得大腦里猛地“嗡”一聲,手臂抖得完全不聽使喚,試了幾次才終于點開那個鏈接。新聞的發布時間就是今天,正是月末ECHO實體雜志發行的日期,看它在官網上的醒目位置,大概正是本期雜志的主打專欄。新聞內容是ECHO一位名叫“黑真”的特約評論員所寫的評論文章。文章從頭到尾詳細回顧了抄襲案,并且把江楓原主那張里面的所有歌曲都拿出來仔細分析,指出其中5首都有一定程度的借鑒他人作品的痕跡。接著又借助這次原型的事件對江楓大加撻伐,指責他沉寂兩年再度復出,依舊本性難改。【年初一度吵得沸沸揚揚的維權訴訟,到底是因為什么,驟然退出了眾人的視線?6位專家證人異口同聲認定抄襲成立,鐵證如山之下,受害人楚安戈竟愿與之悄然私下和解?這一切的神展開,不由讓筆者再次想起了一個在流行歌壇肆意橫行的詞語——潛規則?!俊具@位年紀輕輕的歌手,當年憑借一張四處抄襲拼湊的專輯創造新人神話,贏得年度銷售榜第三,此后即便被人起訴,最終也能全身而退,今年夏季,又在中國巨聲的舞臺上贏得四位導師的一致好評、一路殺進戰隊四強——一系列讓人唏噓不已的成績背后,到底暗藏著怎樣深不可測的勢力在推波助瀾?】【與十幾年前相比,現如今的中國流行樂壇無疑更加豐富,卻也更加混亂。年輕正面的新人不斷出現在我們視野之中,可這其中到底還有多少是我們能夠真正相信的?潛規則的猖獗打破了樂壇健康的競爭秩序,久而久之,劣幣驅逐良幣,優秀歌手和作品不能贏得應有的關注,勢必如釜底抽薪,會對中國流行音樂的長遠發展造成致命的傷害?!俊驹趯戇@篇文章的時候,筆者亦覺細思恐極。然而,作為一個夢想著中國音樂崛起的獨立樂評人,筆者認為自己有責任向所有人揭露這些。筆者可以確保這篇文章每一句話的真實性,因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筆者一力承擔?!俊痉磳Τu,反對黑幕,反對潛規則!中國樂壇需要真實的偶像!中國聽眾需要真實的聲音!】通篇讀完,江楓已經氣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程露也早查到了這篇文章,看完之后,妹子把手機狠狠摔在床上,破天荒地絲毫不顧形象,大聲罵了幾句臟話。整篇文章沒有提到任何確實的證據證明原主當年專輯的銷量有水分,或是江楓確實與某種所謂的“背后勢力”有所牽連,買通導師,使之在中國巨聲的舞臺上一路過關斬將取得好成績。甚至文章所指出的抄襲事件,除了這首歌以外,其余的歌曲都不是原主所寫,在相似度上,也多是風格近似,絕對達不到抄襲的程度。然而,“公眾”是這世上最容易被鼓動的一群人。雜志作為紙媒,無法同時將幾首歌的音頻附加于其中,甚至就算真的附上歌曲的鏈接,一般讀者也會懶得親自去聽,用自己的耳朵去辨別。這種指天指地義憤填膺的語氣向來最最受到公眾的歡迎。人們往往并不關心你是不是有證據,或者是不是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