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
書迷正在閱讀:他變成鬼也不放過我[娛樂圈]、廢太子的重生路 上、重生之庶妻難為(重生之打臉系統)下、仙骨債、末日的小尾巴(包子)上、末日的小尾巴(包子)下、再讓我睡一會[電競]、學渣天天在逆襲、冷太陽(穿越)、當獅子遇見白羊
不出現大問題,關榕祺都不會說什么。關榕祺點了點頭說:秘密些分批派到那幾個國家。大不列顛,法蘭西,倭國,沙俄,還有大不列顛附近的幾個小國?咦,這個沒有標注任何的也要派人過去?圖哈爾盯著關榕祺遞過去的地圖,看著他在上面清清楚楚標注的人力以及背面列出到了那邊要做的事。關榕祺笑了笑說:別太小看任何一切可能。這里現在是大不列顛的殖民地,但是未來會有無限的可能性。不要小看任何一個弱小的國家,只要聯合起來,必成大患。不少的洋人都對大清虎視眈眈,只是大清現在依舊不會如此快速被打倒。但是,若想立于不敗之下,那就要多做些事,未雨綢繆也未嘗不可。圖哈爾的表情里,關榕祺讀到了一種輕視的情緒。也難怪,現在這幾個國家都看不到未來強國的身影。但是,那是他們還沒有真正聯合一起來侵占大清,勿忘國恥,那些歷史的事,一直都盤旋在他的腦海。好幾個國家圖哈爾都不知道,但是倭國,他是真的搞不懂關榕祺為何要派人到那里呢?倭國可是學習力極強的國家,跟著其他的國家一同迅速發展,之事大清卻一直停滯不前,他也要找個時間再跟胤礽好好的聊聊未來的發展道路該如何。烏蘭布通大戰在即,關榕祺并不擔心,他從丹泰那已經知道了胤礽的的部署。談不上很周祥,但是對付噶爾丹是綽綽有余,不能小看任何一個在成長的人。噶爾丹會失敗,都是敗于他的自以為事。烏蘭布通這次的戰役,胤礽并沒有參與排兵布陣之中,但是噶爾丹手中有約莫三千左右的火繩槍,他還是知道的。對于常年福全以及杰書的部署,他覺得問題不大,但是傷亡肯定很慘重。皇叔,胤礽有事想稟報。胤礽在他們部署完以后,來到了常寧跟前。說起來,這幾個月的相處,胤礽對常寧都對彼此有了信任感以及熟悉感。他不會貿貿然的去找福全和杰書,相反常寧會認真的傾聽他的話。常寧有些不解的看著胤礽,方才也不見他有什么反駁之聲,現在卻前來找他。常寧知道他的性子,恐怕是見福全跟杰書都在不想貿然插話,想到這里他不禁笑了。進來吧。胤礽一進去就沒有跟常寧說太多的場面話,他直接單刀直入的說了他的來意。他把噶爾丹的事都說了一遍,而且也說出了這樣部署的弊端,傷亡太過慘重了。常寧的表情十分嚴肅的看著胤礽說道:這個消息可靠嗎?十分可靠,是恒泰多方派人打探得到。只是他擔憂皇叔不信才跟胤礽提了,事關重大,胤礽知道了就立即來找皇叔了。胤礽說出了來意,這個說辭常寧也不會有所懷疑。火繩槍常寧心思一轉,他們不是帶了一千五百支,再加上喜峰口繳獲的槍支,大概有將近二千支。常寧的心思很好猜,他大約是想到了之前帶來的那些火繩槍以及繳獲的槍支。部署雖然本身沒有太多的弊端,但是還是有很多需要改動的地方。常寧靜靜地坐在那里看著烏蘭布通的地形圖,心里開始盤算著如何改動現在的策略,達到他們預期的想法。常寧想了很久,他不打算改動福全跟杰書帶兵的問題,他就改動他所帶的就可以了。本來他就是先行者,改動自己的部署,不改動大家的部署,他也不必跟福全和杰書報備什么。常寧跟胤礽提了他的想法,本來胤礽以為常寧會跟福全以及杰書說火繩槍的事,只是他卻想太多了,常寧打算自己處理。跟福全和杰書說,反而要考慮的事情更加多。胤礽如沐春風的回到自己的帳篷,他沒有想到常寧跟他的想法有大部分很相似。而且常寧對胤礽也有了更多的想法,想不到胤礽平日里不動聲色,但是一到戰場上就有這么多想法,真的一點都不簡單。難怪當初福全對胤礽總是另眼相看,想來福全一早就已經發現了胤礽絕非平日里看到的模樣。第四十六章:大獲全勝,回京大戰在即,太子萬事小心。放心吧,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胤礽身穿盔甲,神情雖然有些嚴肅,但是從他的目光可以看出,他對這次的烏蘭布通這一仗穩cao勝券。常寧昨日已經跟他商量好了今日的部署,再加上他已經派丹泰在噶爾丹的后方追擊,他不想放過噶爾丹。納蘭恒泰不懂胤礽的小心思,只是戰陣一旦響起便是你死我亡,總有一方會落敗。但這就是戰爭,盡管不是所有的人都想要開戰,只是這也是避無可避。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改朝換代的時候,只要適應了就能夠生存。胤礽準備好了?常寧看著神清氣爽的胤礽問道。與胤礽相處久了,他與胤礽說話已經有些隨意,他對胤礽的看法不似一開始那。本以為胤礽會跟他關系不太好,沒想到卻意外的合拍,想事情都能想到一個方向。胤礽笑了笑,說:胤礽有一武器想送予皇叔。常寧打開了胤礽遞過來的錦盒,他看著里面裝著的火銃,心里倒是有些說不出的感情。這把火銃怎么看都比他之前在康熙那里得到的火銃還要好上些,他問道:這是?胤礽已有一把,這是工部跟著洋人的火銃改了部分的地方,威力比原本火銃的威力更加的大,而且還可以連續打出五次,裝火藥的地方依舊沒有改變。胤礽跟常寧講了講這一把關榕祺改裝過的火銃,雖然比不上小型手槍的便捷,但是不到萬不得已他也不打算拿出來使用。工部這段時間確實在改良洋人的火銃,還是胤礽一手促成。他這么爽快的答應康熙,主要是因為他了解了武器的重要性。出征打仗,士兵固然重要,但是武器也是必不可少,而且尤為重要。這次的與噶爾丹交戰,他看到了很多,也明白了許多。常言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光是有想法和能力還不夠,真正是親自去到戰場上,才能感受到以及知道要如何辦。這次出征,只要烏蘭布通大獲全勝,胤礽也就功成身退了??滴鯛敳粫试S他留在戰場這么久,一來危險,二來他是太子。隨著常寧一聲令下,將士們個個都是激動萬分的朝著噶爾丹那邊出擊。胤礽跟在常寧身旁,他們兩人都不敢有一絲大意。前方的將士用火繩槍在前方交火,而后方的將士則用大刀,劍以及弓箭在后方給前方將士增援。而福全和杰書的兵馬也在兩側夾殺噶爾丹的人馬,三方勢力在交匯,不斷的逼近噶爾丹。噶爾丹見形勢不妙,而且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的援兵遲遲未到。他想了想還是決定暫時休兵,等明日再戰。這次他損失了將近兩萬的兵力,他沒有料到清軍會如此勢如破竹。而且先頭部隊全都是持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