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0
書迷正在閱讀:皇甫六、影帝的聲音、他死后自戀了、飼主,請喂食、穿越之晨旭、愛的體溫、勾過手的約定、穿越之采花賊、大神總是在懟我[電競]、男主臉上有彈幕[快穿]
婦,應該不會干出直接舉報的蠢事來吧?” “對,她利用了村里最新上任的婦女主任。因為對方一直眼熱蔣云的位置,樂不得坑她一把,好找機會自己取而代之。畢竟剛正不阿、鐵面無私而已。誰不會?沒道理就讓個村婦提拔上來的狗屁主任,壓在她這個堂堂高中生身上??!”劉守仁嘆氣,早看出新來的婦女主任是個野心勃勃的家伙。 但,沒想著這位光長了野心,她沒有跟野心配套的實力、心機??! 在劉家村的范圍內,找自家小妹和妹夫的麻煩。 這腦袋,簡直被驢踢了呀! 劉守仁牙疼:媽蛋,又得換個婦女主任了有沒有? 要知道隨著這計劃生育愈演愈烈,婦女主任這個協助計生部門狠抓超生的工作在劉家村簡直成了人人敬而遠之的存在。 盡管它工資高,待遇好。 收入水平一度比他這個大隊長的工資還要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這處處不歡迎,搞不好還得時不時受些個爛菜幫子、臭雞蛋襲擊的工作,也從來都是乏人問津。 從蔣云開始,劉家村村委會里的這一職務,那都是面向全市公開誠聘的。 而現在這個,才剛剛上任了不到半年功夫。 334.從輕處理 比換婦女主任,整治田家那個不省事的媳婦還要緊的是:咋把那倆敗家娘們兒捅出來的窟窿給完美的補上! 說實話,從個人的角度,劉守仁還是挺欣賞蔣云那種為了工作不顧一切拼勁兒的。 但,當那位的鐵面無私用在自家小妹身上時,那就另當別論了。 畢竟小妹這都懷胎四月,又有嚴重的那個什么zigong后傾屈。 強制引產什么的,關系到的不僅僅是他老外甥的去留,還有他小妹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來著。 雖然說B超單子、診斷書的都被蔣云給拿了去,原則上說這事兒完全可以就此打住。 回頭至多就是兩封辭職信,一筆大罰款的事情。 但,蔣云要是能這么痛快地讓步,還能從區區個村婦女主任一步步升遷,成了市里計生辦的一把手? 不遺余力地打擊超生現象,簡直就成了她的座右銘和行事準則。 劉守仁皺眉,覺得這事兒還是早做準備的好。 不妥的話,讓妹夫陪著小妹去京城待上幾個月也成。等著孩子平安出生了,再考慮回來的問題。 到底岳父和魏來、吳昊、姜勝男她們兩口子等人都在,合幾人之力咋也能護住淑珍安全無虞。 當然對于這個看似萬全的提議,淑珍是拒絕的:“大哥你別擔心,事情沒有嚴峻到那個程度。左右并非我不愿意遵守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只意外懷孕,身體又是這么個特殊情況。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是? 法理也不外乎人情,沒有那個非逼著人冒生命危險去做引產的道理! 畢竟計劃生育是基本國策不假,卻也沒有到達法律那個層面上。 就是那犯了事兒的女囚,懷孕時候還可以取保候審、死刑延緩呢! 我現在啊,還遠沒到那個程度。 可別千山萬水的往京城折騰了,身子骨一天沉過一天,不適合不說。 去了也是給武叔他們招雷,無端端叫人攻訐他們濫用職權、包庇我這個超生人員?!?/br> 呃…… 好吧,最后這個理由很好很強大,讓一屋子齊齊默然。 畢竟這從軍從政,做到武立國和魏來那個位置的,對手、敵人和躍躍欲試著取而代之的競爭者,那還真是從來都不缺的。 真要是發生淑珍所說的那種情況,給他們幾個招雷還是小事兒。 更可怕的是,誰腦袋瓜子一熱,來個大義滅親吶! 連山、劉守仁和劉守義齊齊一顫,眼眸中閃過相似擔憂。 雖然這可能性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計,但事關老婆兒子/小妹外甥的生命安全。 向來不大對盤的妹夫大舅哥們還是迅速地統一了意見:堅決不把自己的軟肋放到自己羽翼所能護持之外范圍的地方去! 風口浪尖的時候,淑珍必須在劉家村,在他們哥仨的天下才能百分百地安全。 即便蔣云那個市計生辦的主任真的一根筋上來,不問任何情由地要把打擊超生工作進行到底。 帶著她手底下的幾個得力助手過來強行抓人的話,劉家村一千多號老少爺們兒也不懼她! 甭管是主觀還是被動,反正現在,淑珍就是意外懷孕身體狀況又不允許做引產來著。 咬定了這一條,連山和劉家兄弟就不懼對上任何人。 當然這在之前,淑珍覺得她們夫妻還是把那兩封誠懇認錯、不得不離開最熱愛工作的情深意切辭職信給送出去。 造成個月月該領的計生用品領了也用了,卻趕著倒霉,一把年紀還攤上意外懷孕。積極檢查,試圖流產或者引產,卻無奈身體狀況特殊、情況不允許。 萬般無奈之下只得主動引咎辭職,加倍、十倍地繳納罰款以減輕負面效應的現象。 從主觀超生無縫切換到被動中招的倒霉小可憐,工作保不住、罰款多多繳什么的,這個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老兒子能順利出生不說,受到的歧視目光和議論也能少些。 畢竟出生什么的,完全不是個人所能選擇的。 干不了種子研究所,還能自己開個種子公司什么的。 無非是從事業單位的研究人才轉換成私人公司的一二把手,有異能在手,淑珍自信她們兩口子咋整都能各種風生水起。 但她們這好好一紙辭職信砸過來,種子研究所的大佬們受不了了好么? 雖然這倆一直窩在劉家村那個彈丸之地,那架不住全單位上下,就屬他們兩口子的成果多、功勞大呀! 那高產的白菜、蘿卜、水稻。套種技術,生態立體養殖法。蘑菇、木耳的人工培育。 還有北方地區的棉花栽培、早苗甜西瓜的種植。 他們兩口子最近正研究著,已經有了初步成果的讓榛子、松子在非收成的年月里也有一定收成的項目。人工培育野山參,讓三五年小人參有幾十年、甚至百年的藥效等等。 聽著都挺天方夜譚的事兒,但萬一搞成功了,這就是各種的利國利民吶! 畢竟在這兩口子之前,他也沒敢想過白菜、蘿卜的畝產能超過一萬甚至更多啊。 對于別人來說斷斷不可能,換這兩口子,沒準兒就成功了呢? 這么優秀的一對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