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1
書迷正在閱讀:皇甫六、影帝的聲音、他死后自戀了、飼主,請喂食、穿越之晨旭、愛的體溫、勾過手的約定、穿越之采花賊、大神總是在懟我[電競]、男主臉上有彈幕[快穿]
又說起了國家形勢在變,時局在變,說不定哪時就恢復高考為社會主義建設廣選人才了云云。讓一眾羨慕連山和淑珍兩口子明明身居農村,小日子卻比城里人都恣意了好些倍的小年輕無限向往。紛紛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你追我趕地拼命學。 當然等十月份消息傳出,確定十二月十號就正式開始高考時,社員們對劉守仁這個大隊長和一幫子老師們也是滿滿感激的。 多學了將近一年的功夫,這絕壁就是比正常渠道得著消息的人多了無盡的機會??! 果然,等著正式高考的時候,小小的劉家村再一次在全國范圍內出了大名兒。 總計一千三百四十八名社員的村子,出了二百一十三名考生。而這二百一十三名考生中全國性重點大學的有九十八名,省級重點大學七十二名,最差也是大專院校。 全部參與二百一十三名考生,全部榜上有名,落榜率為零。 消息一出,全國轟動。 劉守仁這個小村長再度出現在國家級的報紙上、電視上。 昔日里以生態立體養殖、高產蘿卜、白菜和糧食種子出名,又在抗震救災中狠狠添了把彩兒的劉家村再度因為高考家喻戶曉。 全員錄取的絕佳成績讓劉家村被記者戲稱為狀元村,而劉守仁這個狀元村的大隊長也跟著名聲鵲起,被評委當年的全國十佳優秀干部。 以沒有任何行政級別的小小隊長身份躋身于全國十佳優秀干部之列,這位也是多燦爛奇葩來著。偏偏依照人家這光輝成績,還真就沒誰能說出他不具備資格的話兒來。 高考通知書陸陸續續發過來的時候,劉守仁大手一揮齊齊宰了四頭豬。全村歡宴,為他們的優秀大學生賀喜。 席面開始后,被錄取的學生和家長們都滿滿感謝地要給劉守仁這個大隊長和各位恩師們敬酒,請大隊長和恩師們為他們致辭。 劉守仁輕笑說很高興他們劉家村出了這么多的棟梁之材,希望他們能好好學習將來投身到為四化建設的隊伍中去。也希望,他們將來無論身在何處都不要忘了劉家村這片土地。更歡迎他們學了更多優秀、先進的文化知識后,回到劉家村生產大隊來,一起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 240.號召,待遇,安排 寧建設緊隨其后:“可不咋?啥南京北京的,哪兒也不趕咱們劉家村好!” 連月、邱芳和幾個最是崇拜、信任劉守仁的小隊長、村干部等也跟著附和。 這人么,都有個從眾心理。 他們這么一喊,一幫子熱血小青年也趕緊地跟著嚷嚷。生怕慢了一星半點兒,嗓門低了一度半度的,就顯不出他們學成歸來后積極參加家鄉建設的決心般。 劉守仁含笑點頭,充分肯定了這些個新鮮出爐的大學生們對家鄉建設熱情同時。也在他們的家長或者伴侶不贊同的眼光中說出了一旦回村,村委會將比照他們原本被分配工作的雙倍待遇發放。 這話一出,頓時歡聲雷動。 畢竟這廢寢忘食地學習考大學,除了報效祖國、出人頭地外最緊要的也就是養家糊口對付個更好的生活。 若是守家在地的就能把理想、名譽和生活三位一體了,誰還樂意離鄉背井呢? 而且建設家鄉和報效祖國,兩者根本也不矛盾??! 劉家村也是共和國的劉家村,把它建設的更好、更美、更繁榮了,那不就建設家鄉的同時報效祖國了么? 當然也有不少受夠了鄉下地里田間的辛苦,一朝魚躍龍門就再也不想回來吃苦受罪的。 寧可少掙些個,他們也樂意住樓房、坐辦公室騎著自行車、甚至摩托車地上下班。 然而等多年后再回首,看著翻天覆地般變化的家鄉時再惦記著進村里的工廠、公司甚至村委會時才發現:層層篩選篩選、擇優錄取什么的,難度堪比考取國家公務員! 不過這個是后話,暫且不提。 這會兒就說知道小姑子兩口子、小叔子兩口子都榜上有名,考取了京城的大學后。淑珍和連山就主動上門,想著幫忙照看幾個小家伙兒。也免得他們一股腸子八下扯,惦記學習又惦記家里的。 “哥,嫂子,真的是謝謝你們的美意。但是你們這也挺忙不說,自家來由大大小小六個,我們哪里還好意思再厚著臉皮拖后腿?”連海憨笑撓頭,滿滿領情卻拒絕如是安排的樣子。 “可不唄!家里杰子和小睿淘著呢,佳佳也不是啥省油的燈。整仨混世魔王,離了我和他們爸眼皮底下絕對要翻天的孫猴子。就那個鬧騰勁兒,還是不要麻煩嫂子和大哥了。不然啊,你們整治這幾個混世魔王就夠忙活的了,哪兒還有時間和精力搞種子研究呦!”邱芳捂嘴,很是把自家幾個調皮孩子給調侃了一番。 被混世魔王的連杰、連佳和連睿齊齊不服臉,很想反駁下自家無良老媽??梢幌脒@反駁的結果很可能沒有辦法去向往已久的京城,而是被留在劉家村當可憐兮兮的留守兒童。仨孩子小肩膀頓時一縮,有志一同地選擇了裝慫。 最疼孩子的寧建設自然舍不得說自家孩子們鬧騰,只不愿意給哥嫂添負擔、跟孩子們長期分開疏遠了感情說起。 “可……” “沒啥可不可的,大嫂你放心。我們之前聽著劉大哥的口風,知道要恢復高考、準備參加高考的時候就做好了對孩子們的安排。武叔叔和魏來叔早就幫忙給幾個小不點安排了學校,到時候辦了手續直接把他們送進去上學就好。學校那邊也都打好了招呼,我們完全可以走讀。 原想著我們兩家租在同一個小院里,孩子大人的彼此相互有個照應。結果慶功宴席開過之后老楊叔就遞過來個房契,說是他剛剛被歸還的四合院中的一套。正好在q大附近,交通方便環境好的兩進小院兒,正適合我們兩家。 昨兒他說都拜托武叔叫人把房子給清理了出來,還叫吳昊哥找了個對兒憨實可靠的老夫妻給咱們看家護院帶哄孩子做飯呢! 細致周到的,讓我們都不知道咋感激好了……”連月笑著打岔,快言快語把大家伙兒的好意和她們的準備都一一說了說。 見連海、邱芳和寧建設齊齊點頭,印證了連月的話。淑珍也就不再糾結,反正不管咋滴,只要孩子們得到了妥善的安排就成。 倒是連山不滿皺眉,很是橫了連月一眼:“既然早不早地就有安排了咋不早說?害得你們嫂子跟著著急上火,費心費力地琢磨著咋幫你們照看好孩子們。想著幫你們穩定了大后方,好叫